基于纠缠交换的量子无线mesh网络路由方法及架构

    公开(公告)号:CN109982410B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10311453.9

    申请日:2019-04-18

    Inventor: 张焱 昌燕 张仕斌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量子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纠缠交换的量子无线mesh网络路由方法及架构,以无线量子mesh网络中的节点跳数,往返时间参数的综合权值作为路由的开销值,利用最小生成树的方法使各节点逐级入网,构建网络中的经典信道;然后网络中的部分节点作纠缠粒子的制备和分发,另一部分节点做量子纠缠交换和测量,构建量子信道;最后通过量子隐形传态的方法,在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进行量子信息的传输。本发明可以将具有复杂结构的无线量子mesh网络早逻辑上视为一种树状无环的网络拓扑,从而避免了网络风暴的产生;提出了“两两结合”方案来建立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的量子信道。

    新型基于环签名技术的异构身份联盟用户信誉值传递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43846A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11230786.5

    申请日:2019-12-0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网络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基于环签名技术的异构身份联盟用户信誉值传递方法,对由用户的行为产生的信誉值更新时,由源系统发给其他系统的信誉值上进行一个不暴露行为发生系统的可验证签名;采用环签名技术对异构身份联盟中的信任传递过程中进行签名;收到更新后的信誉值的子系统可以很简单的对信誉值的真实性进行验证,但不能得到其发生的源系统的信息。本发明每个节点在执行信任值更新时都需要在新添加的块中对修改后的信息进行签名;签名可以保证信任值更新的有效性,因为只有身份联盟的成员才具有进行签名的私钥;环签名的匿名性有助于隐藏修改用户信任值的源成员,从而保护用户的行为隐私。

    一种基于量子行走的量子秘密共享方法及共享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445609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786258.1

    申请日:2019-08-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量子信息共享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量子行走的量子秘密共享方法及共享系统,秘密分发者根据规则将需要分享的秘密信息编码为量子态,并将编码粒子拆分为两部分;通过量子行走系统将两条加密信息分别隐形传态给第一参与者和第二参与者;第一参与者和第二参与者通过合作解密秘密分发者的秘密信息。本发明将量子行走系统的特性用于未知粒子的隐形传态,粒子间自发产生纠缠,免除了在粒子准备阶段制备纠缠态粒子以完成粒子隐形传态。本发明将基于量子行走的隐形传态方法结合编码规则,完成了一种基于量子行走的量子秘密共享方法。

    一种基于Bell态纠缠交换的量子盲签名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071814A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910395306.4

    申请日:2019-05-1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网络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Bell态纠缠交换的量子盲签名方法及系统,基于Bell态纠缠变换关系,提出了一个量子盲签名协议,消息拥有者对粒子序列执行泡利操作完成经典消息向量子消息的转变;三个参与方通过分别共享的量子密钥保证了协议的绝对安全性;通过本阿明方案分析可知本协议满足盲签名定义,通过效率分析可知完成n比特消息的盲签名,本协议的粒子效率为14.3%;通过严格的安全性分析过程,证明了本协议能实现盲签名功能,且能以较好的粒子效率完成整个签名过程;本发明选择Bell态粒子作为信息载体,避免了三粒子及以上粒子态的复杂制备成本。

    基于纠缠交换的量子无线mesh网络路由方法及架构

    公开(公告)号:CN109982410A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910311453.9

    申请日:2019-04-18

    Inventor: 张焱 昌燕 张仕斌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量子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纠缠交换的量子无线mesh网络路由方法及架构,以无线量子mesh网络中的节点跳数,往返时间参数的综合权值作为路由的开销值,利用最小生成树的方法使各节点逐级入网,构建网络中的经典信道;然后网络中的部分节点作纠缠粒子的制备和分发,另一部分节点做量子纠缠交换和测量,构建量子信道;最后通过量子隐形传态的方法,在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进行量子信息的传输。本发明可以将具有复杂结构的无线量子mesh网络早逻辑上视为一种树状无环的网络拓扑,从而避免了网络风暴的产生;提出了“两两结合”方案来建立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的量子信道。

    一种基于Bell测量的随机数提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47204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547505.4

    申请日:2018-12-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网络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Bell测量的随机数提取方法,任意制备2n对处于4种Bell态的粒子,每两对Bell态粒子为一组,将每组中每对Bell态粒子中的第一个粒子提取出来,进行联合Bell测量,获得测量结果;通过测量结果,得出纠缠交换中的剩余粒子的塌陷态组合,随机制备Bell态量子序列S1;将随机制备的Bell态量子序列S1通过Z基进行测量,获得测量结果序列S2;将S2中的00、11舍去,保留01、10,同时将01记为0,10记为1,最后得到n比特的最终序列S3。本发明生成的随机数序列具有更好的随机性。

    一种基于GHZ态的量子隐私比较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768641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603033.3

    申请日:2018-06-12

    Inventor: 昌燕 高翔 张仕斌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GHZ态的量子隐私比较方法及系统,使用半量子密钥分发协议;第三方用制备一系列的蜜罐粒子用于窃听检测;第三方用户准备两序列的检测粒子;第三方检测第一隐私信息持有者和第二隐私持有者的恶意行为;在确保都没有窃听行为时,第一隐私持有者和第二隐私持有者用Z基去测量剩余的粒子,形成二进制序列RA和RB。本发明不仅仅计算双方的秘密信息是否相同,还可以拓展到多方;假设有N方想要比较他们的秘密信息是否相同,本发明创造所需要的条件更少,更易实现,效率更高。

    一种设备无关的高信道容量量子通信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65955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810142677.7

    申请日:2018-02-11

    Inventor: 昌燕 张仕斌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设备无关的高信道容量量子通信系统及方法,通信方法采用多自由度下的超纠缠态作为量子载体,建立设备无关的超纠缠量子通信模型,进行密集编码;通过计算出每粒子能传输的信息量,并与其他协议中的该信息量对比,验证信道容量;同时本发明公开一种设备无关的高信道容量量子通信系统。本发明通过分发两个粒子完成了两位设备无关密钥的分发,量子效率达到了1;如果采用普通纠缠态如Bell态作为量子载体,通过分发两个粒子只能完成一位设备无关密钥的分发,量子效率只有0.5。

    量子身份认证方法、计算机、计算机程序、可读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08092770A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810142131.1

    申请日:2018-02-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量子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量子身份认证方法、计算机、计算机程序、可读存储介质,双方的二进制身份字符串按照指定规则制备两组粒子序列;Alice发送制备Bell态粒子序列的第一个粒子给Bob,Bob发送制备Bell态粒子序列的第二个粒子给Alice;双方各自对手中粒子进行Bell基测量,测量结果进行二进制表示。在身份认证的过程中,Bell态的传送过程中不需要做任何幺正变换,只需要执行Bell态测量和按位异或运算就可以实现信息的传输。在实际应用中该协议的实现只取决于Bell态的准确制备和Bell态的可靠测量,本协议能够抵御冒充攻击。

    以纠缠态为量子载体的用户行为可信管理模型的建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71587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610029094.4

    申请日:2016-0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9/3226 H04L9/0852 H04L63/08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纠缠态为量子载体的用户行为可信管理模型的建立方法,以未来量子通信网络系统为背景,利用基于纠缠态的量子身份认证技术和量子群签名技术,建立以纠缠态为量子载体的用户行为可信管理模型,设计出量子通信网络环境下对用户行为进行安全、有效管理和控制的机制与方法,解决量子通信网络环境下各网络用户的低可控性与安全需求之间的矛盾,有效防止了用户抵赖、篡改和侵犯用户隐私问题。本发明利用基于量子纠缠态的量子身份认证技术进行身份认证,利用量子群签名技术设计出对用户行为进行安全、有效地管理和控制的机制与方法,建立以纠缠态为量子载体的用户行为可信管理模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