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32184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897254.1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额外附加传感器的并网逆变器鲁棒性增强方法,属于逆变器并网技术领域,首先根据系统结构及控制框图建立了系统数学模型,将其等效为诺顿电路,分析了输出等效阻抗的无源性,进而提出了在并网电流反馈通道加入补偿环节,调整输出等效阻抗的相位,使其最大化地满足无源性条件;为提高系统鲁棒性,又加入了电网电压前馈,进而等效为新的输出阻抗,利用三段式相位分析,使输出等效阻抗全频段满足无源性条件。本发明所采用的一种无额外附加传感器的并网逆变器鲁棒性增强策略,减少了额外电流电压传感器的使用,实现了全频段无源性,在LCL参数(‑80%,30%)失真以及极弱电网下仍然保持系统的稳定性和无源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574793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311376746.8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纳米受限效应的多孔隙页岩挥发油藏模拟方法。本发明通过获取目标区块的页岩挥发油藏开发资料和岩心资料,建立页岩挥发油藏数值模拟模型并划分各类孔隙所对应的网格数,同步建立页岩挥发油藏数学计算模型,利用蒙特卡洛方法在页岩挥发油藏数学计算模型内随机分配各类孔隙位置,并在页岩挥发油藏数值模拟模型中同步更新施加孔隙内组分在受限状况下的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构建考虑受限效应的多孔隙页岩挥发油藏模型,利用考虑受限效应的多孔隙页岩挥发油藏模型模拟计算油气产量,分析受限效应及孔径分布对页岩挥发油藏油气产量的影响。本发明实现了页岩挥发油藏生产动态的精确获取,有利于指导页岩挥发油藏的高效开发。
-
公开(公告)号:CN117744541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410191320.3
申请日:2024-02-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6F30/28 , G06F17/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微尺度流固耦合尺度升级的页岩渗透率求解方法,属于页岩油勘探开发技术领域,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构建压力驱动下流体通过单一长细缝,使得介质发生变形的微观几何模型;构建微观几何模型的理论模型;通过渐近展开的方法对理论模型进行求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能够准确表征接近真实复杂情况的页岩体系的渗透率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036635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301400.1
申请日:2023-10-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6T17/05 , G06V20/10 , G06V20/64 , G06V10/28 , G06V10/54 , G06V10/762 , G06V10/7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图像纹理分类的页岩多尺度数字岩心构建方法,涉及数字岩心构建技术领域,具体包括如下步骤:针对页岩样品开展多级多尺度多分辨率扫描,获取页岩岩心在不同尺度下图像,包括获取:页岩三维图像和二维扫描电子图像。根据SEM‑Maps图像的子图像的纹理特征,利用特征参数聚类分析,将纹理特征分类。根据每类纹理特征构建数字岩心,并计算岩石物性参数。根据灰度建立微米CT图像与SEM‑Maps图像的联系,用数字岩心物性参数表征混合相,获得多尺度数字岩心。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能精确表征多尺度孔隙结构特征、模拟岩石物理属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990196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1255747.7
申请日:2023-09-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1N1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态接触角测量装置与方法,属于非常规油气藏开采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第一流体注入装置、第二流体注入装置、纳米流控芯片和可视化成像系统;纳米流控芯片上设置有流体通道;流体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流体入口、第一流体微通道、纳米流管、第二流体微通道和第二流体入口;第一流体注入装置与第一流体入口连通;第二流体注入装置与第二流体入口连通。本发明通过模拟非常规油气的纳米级孔隙,同时通过在纳米流管的两侧分别注入非润湿相流体和润湿相流体,依靠毛管渗吸作用或毛管力和驱替压差的共同作用下驱替纳米流管内的非润湿相流体,解决了现有的测量流体接触角的装置与方法无法测量纳米受限空间中的动态流体接触角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690811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973567.6
申请日:2023-08-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磁式换向增压射流实现岩石切槽的实验装置及方法,属于石油钻井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电磁换向增压射流结构、岩石旋转支撑结构;电磁换向增压射流结构包括增压器、供水系统、射流系统;增压器包括增压缸、活塞组件;活塞组件将增压缸内的空间分隔为第一增压区域、第二增压区域,第二增压区域内设置柱塞杆,柱塞杆与增压缸的相应端部进行密封滑动配合;岩石旋转支撑结构包括岩石夹持结构以及驱动机构。本发明能够通过电磁换向增压射流结构的高压射流实现岩石切槽,获取相关的实验室测试数据,这些实验数据可为电磁式换向井下增压装置的研制以及提高深部油气资源的开采效率提供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6696255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960526.3
申请日:2023-08-02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E21B19/0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换向式井下增压装置,属于石油钻井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增压器及钻头,钻头上设置喷嘴和钻头水眼,增压器包括电磁阀座、增压缸、泄流短节;电磁阀座内部设置电磁阀,电磁阀座上设置电磁阀座流道;增压缸内设置活塞杆,活塞杆上端的活塞将增压缸内腔分隔为无杆腔、有杆腔;增压缸上设置增压缸第一流道、增压缸第二流道;增压缸第一流道与有杆腔之间设置单向阀,有杆腔与增压缸第二流道相连通;泄流短节内部设置输送管,输送管外壁与泄流短节内壁之间形成流道;钻头与泄流短节相连。本发明利用钻井液能量驱动,利用活塞杆上端活塞两侧的液体压差力进行增压通过井底钻井液射流实现井底切槽破岩。
-
公开(公告)号:CN116498275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245401.2
申请日:2023-03-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枯竭气藏的呼吸式注采储氢系统,包括第一注采井、第二注采井和注入井,第一注采井底端位于气藏底部,用于CO2的注入采出,第二注采井设置于注入井与采出井之间,第二注采井底端位于气藏顶部,用于采出天然气和注入采出H2,注入井伸入底水层内,用于注入CO2。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用于枯竭气藏的呼吸式注采储氢方法,包括呼吸式注采储氢系统设置阶段、天然气采出阶段、氢气注采阶段和后期氢气使用阶段,将枯竭气藏改建为储氢库,先利用第二注采井向气藏内注入CO2,从第二注采井中采出气藏内残余的天然气后,再过控制第一注采井和第二注采井实现气藏内H2的呼吸式注采,提高了氢气的采收率,为大批量氢气的长期安全储存提供了新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5688470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211426528.6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6F30/20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页岩油两相多组分相态孔隙尺度模拟方法。本发明通过实验测量页岩油内各组分的相变参数,基于范德瓦尔斯理论分别得到页岩纳米孔隙内组分的相对临界温度变化量、相对临界压力变化量与Lennard‑Jones碰撞直径、孔喉半径之间的关系,确定毛细管压力后,结合PR‑EOS状态方程和页岩纳米孔隙内各组分之间的本构关系进行闪蒸计算,得到相平衡时页岩纳米孔隙内的气相摩尔分数、油相摩尔分数、气相和油相中各组分的摩尔分数后,基于Cahn‑Hilliard方程构建页岩油两相多组分相态孔隙尺度模型,模拟得到不同页岩纳米孔隙参数和纳米受限效应对页岩油油气两相多组分相态的影响。本发明实现了对页岩油两相多组分混合物相态的精确模拟,为指导页岩油高效开发提供了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5688590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395425.8
申请日:2022-11-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G06F30/27 , G06T17/05 , G06T7/11 , G06F18/214 , G06N3/0464 , G06N3/0985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多矿物相岩心渗透率预测方法。本发明通过构建三维数字岩心并随机生成孔隙结构,利用图像分割三维数字岩心获取多个多矿物数字岩心图像后,再利用多物理场仿真模拟软件分别模拟求取各多矿物数字岩心图像所对应的渗透率,基于各多矿物数字岩心图像及其所对应的渗透率,构建多矿物数字岩心数据集,再构建SE‑ResNet18卷积神经网络,利用多矿物数字岩心数据集训练SE‑ResNet18卷积神经网络计算多矿物数字岩心图像所对应的渗透率,并将待预测多矿物岩心的图像输入至训练后的SE‑ResNet18卷积神经网络中,确定多矿物岩心的渗透率。本发明实现了多矿物相岩心渗透率的快速准确计算,降低了计算成本,为指导油田勘探开发提供了依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