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865462B
公开(公告)日:2012-01-18
申请号:CN201010200845.7
申请日:2010-06-0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F23D1/02
Abstract: 一种弱旋一次风多级分离旋流燃烧器,属于煤粉燃烧设备和燃烧技术。本发明的特征是在带弯头一次风管内加装开放式导流弯头和芯筒,芯筒将一次风管水平段分为内外两个通道,芯桶一端与导流弯头相连。导流弯头加装在一次风管弯头处,并与一次风管的弯头同向布置;同时在芯筒外壁和一次风管内壁之间布置有一次风旋流叶片,使浓股煤粉产生低旋流数气流。该弱旋一次风多级分离旋流燃烧器利用弯头对煤粉进行惯性分离,并利用弱旋一次风将浓股煤粉在一次风管靠近壁面处均布。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浓淡分离效果好,浓股煤粉分布均匀等优点,从而保证旋流燃烧器的稳定燃烧以及低N0x排放特性,尤其适用于燃用贫煤。
-
公开(公告)号:CN101701704B
公开(公告)日:2011-04-27
申请号:CN200910237722.8
申请日:2009-11-1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循环流化床的潜流外置式换热床,该潜流外置式换热床包括进料立管、进料室、换热室、设置在换热室内的蛇形管受热面、进口联箱、出口联箱、第一隔墙、第二隔墙、溢流室、回灰管、潜流孔,在所述的进料室和换热室之间的第一隔墙下部设置一排潜流孔,使得换热室上下部分都有高温循环灰补充,改善换热室内换热死区的流动和换热状况,而且由于换热室上下温度梯度减小,有利于循环灰的混合,换热室内整体换热性能增强;紧挨侧墙设置砌墙,所述蛇形管受热面弯头部分埋于砌墙内,不仅承担支撑和固定蛇形管换热器的功能,减轻换热器振动,而且保护蛇形管换热面弯头不受循环灰磨蚀。本发明方案实现简单,有利于解决外置换热床内的传热、振动和磨蚀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1972593A
公开(公告)日:2011-02-16
申请号:CN201010287482.5
申请日:2010-09-1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钠-锌烟气脱硫联产高浓度二氧化硫工艺,可广泛的应用于化工、电力、建材和冶金等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亚硫酸钠溶液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用氧化锌实现二氧化硫的浓缩提纯,并利用热分解法得到二氧化硫产品。本发明不仅避免了钙法脱硫中亚硫酸钙难以利用的问题,也解决了锌法脱硫结垢的问题,并有效节约了烟气脱硫的成本,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1865462A
公开(公告)日:2010-10-20
申请号:CN201010200845.7
申请日:2010-06-0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F23D1/02
Abstract: 一种弱旋一次风多级分离旋流燃烧器,属于煤粉燃烧设备和燃烧技术。本发明的特征是在带弯头一次风管内加装开放式导流弯头和芯筒,芯筒将一次风管水平段分为内外两个通道,芯桶一端与导流弯头相连。导流弯头加装在一次风管弯头处,并与一次风管的弯头同向布置;同时在芯筒外壁和一次风管内壁之间布置有一次风旋流叶片,使浓股煤粉产生低旋流数气流。该弱旋一次风多级分离旋流燃烧器利用弯头对煤粉进行惯性分离,并利用弱旋一次风将浓股煤粉在一次风管靠近壁面处均布。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浓淡分离效果好,浓股煤粉分布均匀等优点,从而保证旋流燃烧器的稳定燃烧以及低N0x排放特性,尤其适用于燃用贫煤。
-
公开(公告)号:CN101745299A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910235421.1
申请日:2009-10-2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42 , Y02C10/04
Abstract: 一种三相循环流化床氨法捕获烟气中CO2的方法及装置,采用氨水作为CO2吸收剂,反应装置为三相循环流化床。通过控制烟气流速和主水流流速,使得三相循环流化床中的气液流动状态处于连续鼓泡状态,气液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铵,烟气中的飞灰可以促进酸氢铵结晶,便于回收利用;三相循环流化床中具有剧烈的气液返混和传质,具有较高的CO2脱除效率和处理能力;工艺流程设备运行简单,对烟气除尘要求不高,不容易发生堵塞,较之填料塔便于维修,占地面积小,投资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01701704A
公开(公告)日:2010-05-05
申请号:CN200910237722.8
申请日:2009-11-1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循环流化床的潜流外置式换热床,该潜流外置式换热床包括进料立管、进料室、换热室、设置在换热室内的蛇形管受热面、进口联箱、出口联箱、第一隔墙、第二隔墙、溢流室、回灰管、潜流孔,在所述的进料室和换热室之间的第一隔墙下部设置一排潜流孔,使得换热室上下部分都有高温循环灰补充,改善换热室内换热死区的流动和换热状况,而且由于换热室上下温度梯度减小,有利于循环灰的混合,换热室内整体换热性能增强;紧挨侧墙设置砌墙,所述蛇形管受热面弯头部分埋于砌墙内,不仅承担支撑和固定蛇形管换热器的功能,减轻换热器振动,而且保护蛇形管换热面弯头不受循环灰磨蚀。本发明方案实现简单,有利于解决外置换热床内的传热、振动和磨蚀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1655235A
公开(公告)日:2010-02-24
申请号:CN200910088898.1
申请日:2009-07-2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F23C10/28
Abstract: 裤衩腿结构的流化床锅炉一次风调节方法,涉及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一次风调节技术。该方法由两个一次风机出来的一次风分别进入五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两个分仓,从两个分仓出来的加热后的一次风分别通过独立的管路进入锅炉两侧的两个风室。根据反馈的锅炉两侧风室的风压,采用高压变频装置调节两个一次风机电动机的转速,控制两台一次风机出来的一次风的风量和风压,从而使锅炉两侧风室的风压达到平衡。当变频装置不能工作时,还可以恢复到原有的调节方式,避免因检修停炉而影响到电站的经济运行。本发明在满足运行安全性的前提下,能够对锅炉左右风室的一次风风压进行调节,防止“翻床”现象的发生,提高了电厂运行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0570318C
公开(公告)日:2009-12-16
申请号:CN200810104397.3
申请日:2008-04-18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G01M19/00
Abstract: 一种变物料浓度下测量分离器压降特性的实验装置及方法,该发明在普通流化床实验装置中的下降管下端添加了换向装置,换向装置下端分别与回料管和称重旁路相连通。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调整换向装置内挡板的位置,使得物料切换至称重旁路,实现分离器入口物料浓度的连续、均匀降低。在以上过程中,可通过设置在分离器出、入口的压力传感器和称重旁路下部的称重压力传感器采集数据,计算出分离器压降的变化与分离器入口物料浓度的变化,建立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实现只需通过一次实验就可获得分离器在特定流化风速下、较宽物料浓度范围内的压降特性,发明经济实用,简单易行。
-
公开(公告)号:CN100491824C
公开(公告)日:2009-05-27
申请号:CN200710176731.1
申请日:2007-11-0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F23C1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3C10/10 , F23C10/002
Abstract: 低床压降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工艺方法,涉及快速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技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在保证循环流化床形成快速床流态,以及控制床内燃烧温度850~930度、流化风速4-6.2m/s,循环物料的平均粒度小于300μm的前提下,使燃烧室二次风口以上部位空间的物料浓度为1~15kg/m3快速床状态。本发明由于降低了空间物料的浓度,减少了物料存量,可使一次风机和二次风机的压头大幅度下降,从而有效降低辅机电耗。另外,由于空间物料浓度降低,改进了气体的混合,强化了燃烧,可进一步提高锅炉燃烧效率。由于降低了密相区的床层高度,减少了大颗粒被扬析到燃烧室上部,因此可以减少燃烧室水冷壁受热面的磨损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00490985C
公开(公告)日:2009-05-27
申请号:CN200510011117.0
申请日:2005-01-0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底部带导流盘的旋风分离器,涉及循环流化床锅炉用的旋风分离器。本发明的特点是在现有旋风分离器的基础上,在锥体底部与储灰斗之间设置一环形导流盘,该环形导流盘包括框架和设置在框架内的中心园盘;框架与锥体底部固定在一起,其形状同分离器底部锥体出口形状相同,并通过连接筋和中心园盘连接。本发明不仅结构简单,便于安装,成本低;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阻止旋风筒内旋转气流进入储灰斗,从而避免了由于气流对储灰斗内已分离下来的固体颗粒的二次夹带,进一步提高了分离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