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箱式电炉间接加热固体介质的高温储热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16164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578928.3

    申请日:2023-11-23

    申请人: 清华大学

    IPC分类号: F27B15/14 F28D20/02

    摘要: 本发明涉及储热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箱式电炉间接加热固体介质的高温储热装置及方法,其中,装置包括:箱式电炉;流化床提升管,用于将预设固体介质加热至目标温度;旋风分离器,用于接收高温固体介质;高温储料罐,用于存储高温固体介质,并在外部需要热量时释放高温固体介质;换热器,用于在外部需要热量时,将释放的高温固体介质的热能转化为高温蒸汽或热水;低温储料罐,用于收集冷却后的固体介质;返料设备,用于接收冷却后的固体介质,并将其以预设料流率返回至流化床提升管中,通过箱式电炉加热将电转换为热量进行存储。由此,解决了现有方案采用内置加热元件,周围颗粒速度较高,存在磨损风险,而且不易检修和维护等问题。

    一种利用流化床生产生物炭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573959B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1710882959.6

    申请日:2017-09-26

    申请人: 清华大学

    IPC分类号: C10B53/02 C10B49/10 C10B57/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流化床生产生物炭的装置,装置包括给料机、流化床炭化室、燃尽室、分离器、余热回收器、空气预热器、烟气净化器、篦冷机和滚筒筛等设备。生产过程包括将生物质(如木屑、稻壳等)输送到流化床炭化室中进行快速热解,热解后的气体进入燃尽室中燃烧,高温烟气经过余热回收器和空气预热器后降温,再经过除尘器和烟气净化器脱除污染物,最后通过烟囱排入大气中;从流化床炭化室上部稀相区排出的生物炭颗粒在篦冷机中冷却,冷却乏烟气流入燃尽室参与燃烧,滚筒筛筛选出合格的生物炭,而不合格的生物炭被送回流化床炭化室中。该装置充分利用了流化床的优势,可批量生产出粒径均匀的生物炭颗粒,能量利用率高且污染排放低。

    一种基于循环流化床的吸附燃烧一体化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72240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1620171.5

    申请日:2022-12-15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循环流化床的吸附燃烧一体化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吸附装置、运输装置、储存装置和循环流化床锅炉,所述吸附装置包括进气组件和吸附组件,所述进气组件用于向所述吸附组件中通入VOCs,所述吸附组件为多个,多个所述吸附组件依次连通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吸附组件可拆卸地相连,所述吸附组件具有吸附腔,所述吸附腔内填充有净化VOCs的吸附剂,所述运输装置用于将所述吸附组件中的所述吸附剂输送至所述储存装置中,所述储存装置为所述循环流化床锅炉提供所述吸附剂以作为所述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料。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循环流化床的吸附燃烧一体化系统具有成本低、结构简单和处理VOCs的效率高等优点。

    预混燃烧器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719254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232383.X

    申请日:2022-03-07

    申请人: 清华大学

    发明人: 李丹 张扬 张海 刘青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混燃烧器,预混燃烧器包括风箱、燃气进气室、套管和燃料管,风箱和燃气进气室相连,套管有多个并均位于风箱内,套管与风箱可拆卸地相连,套管的第一端设有混合气体出口,套管的周壁上设有空气进口,套管的第二端设有配合口,燃料管有多个,且与套管一一对应,燃料管与燃气进气室可拆卸地相连,燃料管的第一端设有与燃气进气室相连通的燃气进口,燃料管的第二端封闭,燃料管的周壁上设有燃气出口,燃料管设有燃气出口的部分由配合口配合在相应套管内。本发明提供的预混燃烧器具有燃料和空气混合均匀,回火对于燃烧腔室的损坏程度相对较低的优点。

    用于水煤浆气化炉的多通道组合烧嘴及水煤浆气化炉

    公开(公告)号:CN107033971B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1610080651.5

    申请日:2016-02-04

    申请人: 清华大学

    IPC分类号: C10J3/50 C10J3/4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水煤浆气化炉的多通道组合烧嘴及水煤浆气化炉,所述多通道组合烧嘴包括烧嘴本体和点火棒。烧嘴本体的一端设有与水煤浆气化炉的炉腔连通的烧嘴口,烧嘴本体内限定有分别与烧嘴口连通的第一氧气通道、第二氧气通道、燃料气通道和煤浆通道,煤浆通道的出口向外超出第一氧气通道的出口和燃料气通道的出口,点火棒可活动地设在烧嘴本体内,点火棒的点火端在水煤浆气化炉处于点火阶段时位于燃料气通道内且位于第一氧气通道的出口和煤浆通道的出口之间,以及在水煤浆气化炉点火完成后伸入第一氧气通道内。根据本发明的多通道组合烧嘴,通过将多个通道组合,可以提高水煤浆气化炉运行的可靠性,且可以延长点火棒的使用寿命。

    一种燃用高碱煤的锅炉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10557B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710552456.2

    申请日:2017-07-07

    IPC分类号: F23J15/06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用高碱煤的锅炉系统及方法,其中,燃用高碱煤的锅炉系统包括炉膛、保温层、水冷壁、屏式受热面以及燃烧器。此外,该锅炉系统还包括喷枪孔和喷枪,其中喷枪孔位于屏式受热面底端下方并位于燃烧器的上方,且喷枪孔贯穿保温层和水冷壁。喷枪,其喷头从保温层外侧穿过喷枪孔并伸入至炉膛内。喷头喷出的减温液体与燃烧器燃烧高碱煤产生的高温烟气混合,使屏式受热面底端下方的混合后的烟气温度达到指定温度以下。由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使容置在喷枪孔中的喷枪向炉膛中喷出减温液体,进而将屏式受热面下方的热烟气的温度降到碱金属及其氧化物或盐的气化点以下,从而能够有效地避免锅炉受热面沾污、结渣及腐蚀等问题。

    气化炉
    8.
    发明公开
    气化炉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08458336A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710096806.9

    申请日:2017-02-22

    发明人: 张建胜 刘青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化炉。所述气化炉包括:炉体;工艺烧嘴,工艺烧嘴设在炉体上;和纯氧燃气燃油开工预热烧嘴,纯氧燃气燃油开工预热烧嘴设在炉体的顶部且包括:燃油燃气管,燃油燃气管内具有燃油燃气通道;燃气喷头,燃气喷头与燃油燃气通道的燃油燃气进口相连;点火棒,点火棒设在燃油燃气通道内;氧气管,氧气管套设在燃油燃气管的外面,氧气管与燃油燃气管之间形成氧气通道;氧气喷头,氧气喷头与氧气通道的氧气进口相连;以及水冷夹套,水冷夹套套设在氧气管的外面,水冷夹套与氧气管之间形成冷却水通道。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气化炉可以免去以往气化炉空气燃油燃气预热烧嘴给气化炉预热后与工艺烧嘴更换的过程。

    顶置式多喷嘴气化炉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312633B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410578595.9

    申请日:2014-10-24

    申请人: 清华大学

    发明人: 刘青 吕俊复

    IPC分类号: C10J3/48 C10J3/5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种顶置式多喷嘴气化炉。所述顶置式多喷嘴气化炉包括:外壳;内壳;主喷嘴,主喷嘴为点火升温和工艺操作组合喷嘴或点火升温喷嘴,主喷嘴竖直地设在外壳和内壳的顶部;多个副喷嘴,每个副喷嘴为工艺操作喷嘴,每个副喷嘴倾斜地设在外壳和内壳的顶部,其中多个副喷嘴中的每个的出口的中心延长线与主喷嘴的出口的中心延长线在气化室内相交于点;第输送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第输送装置与主喷嘴相连,第二输送装置与副喷嘴相连;下壳;和冷却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顶置式多喷嘴气化炉具有物料混合好、物料停留时间长、碳转化率高、处理能力大、负荷调节方便、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一种径向一维导热的高温热流计

    公开(公告)号:CN105043597B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510197004.8

    申请日:2015-04-23

    申请人: 清华大学

    IPC分类号: G01K17/00

    摘要: 一种径向一维导热的高温热流计,属于热工检测技术领域。该热流计包括导热部件、热端热电偶、冷端热电偶、热电偶保护管、冷却介质进口和冷却介质出口以及绝热部件;绝热部件布置在导热部件后端,热端热电偶设置在导热部件的中心位置,冷端热电偶布置在热端热电偶的外围;两块隔板将热流计外壳内部分为进口流道和出口流道,导热部件四周与热流计外壳之间形成环形流道。本发明在导热部件前端形成环形冷却,避免了热流计侧面吸热对于热流测量精度的影响;同时采用隔板代替传统的套管结构,可更好的利用热流计内部空间;在绝热部件上开有通孔,方便热电偶走线,避免了深孔对导热部件导热特性的影响,从而提高了热流计的测量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