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束加工系统
    9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481913B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610405200.4

    申请日:2016-06-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束加工系统,其包括:一真空装置;一设置于所述真空装置内的电子枪,所述电子枪用于发射电子束;一设置于所述真空装置内的载物装置,所述载物装置用于承载待加工件;以及一控制电脑,所述控制电脑用于控制整个电子束加工系统的工作;其中,进一步包括一设置于所述真空装置内的衍射装置;所述衍射装置包括一二维纳米材料;所述电子枪发射的电子束先透过该二维纳米材料后形成一透射电子束和多个衍射电子束,所述透射电子束和多个衍射电子束照射在该待加工件表面形成一透射斑点和多个衍射斑点。本发明提供的电子束加工系统通过电子束衍射装置将一个电子束衍射成多个电子束,既成本低廉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一种分子检测方法
    9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470681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710808050.6

    申请日:2017-0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子检测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待测样品,该待测样品的表面分布有待测物分子;提供一分子载体,该分子载体包括一基底,一中间层以及一金属层,所述中间层夹于所述基底和所述金属层之间;所述中间层包括一基板及多个设置在该基板上的图案化凸起;将所述金属层远离所述基底的表面贴合于该待测样品的表面,使得所述待测物分子形成于所述金属层的表面;采用检测器对该金属层表面的待测物分子进行检测。

    用于分子检测的分子载体
    9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470679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710807473.6

    申请日:2017-0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分子检测的分子载体,其包括:一基底;一中间层,设置于所述基底的表面;一金属层,设置于所述中间层远离基底的表面;其中,所述基底为一柔性基底;所述中间层包括一基板及多个设置在该基板上的图案化凸起,所述金属层设置于所述图案化凸起的表面;进一步包括一碳纳米管复合结构,该碳纳米管复合结构设置在所述图案化凸起的顶面与所述金属层之间。

    分子检测的方法
    9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470678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710807472.1

    申请日:2017-0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子检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待测样品,该待测样品的表面分布有待测物分子;提供一分子载体,该分子载体包括一柔性基底,所述柔性基底包括一第一基板以及多个设置于该第一基板表面上的图案化的第一凸起;所述多个图案化的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一基板为一体结构;所述图案化的第一凸起包括多个凸条或凸块,从而定义多个第一孔洞;以及一设置于该柔性基底的金属层,所述金属层设置于柔性基底具图案化的第一凸起的表面;将所述金属层远离所述柔性基底的表面贴合于该待测样品的表面,使得所述待测物分子形成于所述金属层的表面;采用检测器对该金属层表面的待测物分子进行检测。

    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28009A

    公开(公告)日:2019-03-05

    申请号:CN201710765645.8

    申请日:2017-08-30

    Abstract: 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第一碳纳米管复合结构,该第一碳纳米管复合结构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该第一碳纳米管复合结构包括聚合物和分散在该聚合物中的多个第一碳纳米管,该多个第一碳纳米管的长度方向从所述第一表面延伸至所述第二表面;提供一预制结构,该预制结构包括一支撑体、一阳极电极、一空穴传输层和一有机发光层依次层叠设置;将所述第一碳纳米管复合结构和所述预制结构层叠设置,且所述第一碳纳米管复合结构的第一表面与所述有机发光层直接接触;以及在所述第一碳纳米管复合结构的第二表面设置一阴极电极。

    自由曲面离轴三反光学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739073B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410756284.7

    申请日:2014-12-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由曲面离轴三反光学系统,包括一主反射镜,设置在物方光线的出射光路上,用于将所述物方光线反射,形成一第一反射光;一次反射镜,设置在所述主反射镜的反射光路上,用于将所述第一反射光二次反射,形成一第二反射光,该次反射镜的反射面为一光阑面;一第三反射镜,设置在所述次反射镜的反射光路上,用于将所述第二反射光再次反射,形成一第三反射光;以及一图像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三反射镜的反射光路上,用于接收所述第三反射光,所述主反射镜以及第三反射镜的反射面均为一6次的xy多项式自由曲面,所述次反射镜为一球面,所述自由曲面离轴三反光学系统在y轴方向的视场角大于等于65°,在x轴方向的视场角大于等于0.8°。

    N型薄膜晶体管
    9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810746B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410848088.2

    申请日:2014-12-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N型薄膜晶体管,其包括:一绝缘基底;一半导体碳纳米管层设置于所述绝缘基底表面;一源极及一漏极,间隔设置,且分别与该半导体碳纳米管层电连接,源极与漏极之间的半导体碳纳米管层形成一沟道;一栅极,所述栅极与半导体碳纳米管层、源极、漏极绝缘设置;其中,进一步包括:一功能性介质层,所述功能性介质层覆盖所述半导体碳纳米管层远离绝缘基底的表面,所述栅极设置于所述功能性介质层远离所述绝缘基底的表面;一氧化镁层,所述氧化镁层设置于所述半导体碳纳米管层与绝缘基底之间,并且覆盖所述半导体碳纳米管层靠近所述绝缘基底的表面。

    锂硫电池隔膜以及锂硫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8987652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710417608.8

    申请日:2017-06-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硫电池隔膜,包括一隔膜基底以及至少一功能层,所述隔膜基底具有一第一表面以及与该第一表面相对设置的第二表面,所述至少一功能层层叠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所述至少一功能层中的每个功能层包括一碳纳米管层以及一氧化铪包覆层,所述碳纳米管层包括多个碳纳米管,所述氧化铪包覆层包括多个氧化铪纳米颗粒,该多个氧化铪纳米颗粒吸附在该多个碳纳米管的表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锂硫电池隔膜的锂硫电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