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及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2659562U

    公开(公告)日:2021-03-05

    申请号:CN202021794405.4

    申请日:2020-08-25

    发明人: 张爱迪

    IPC分类号: H01L51/50 H01L51/54 H01L51/56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及显示装置,属于显示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其包括:阳极层、阴极层、设置在所述阳极层和所述阴极层之间的量子点层,设置在所述量子点层和所述阴极层之间的电子传输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电子传输层和所述量子点层之间的电子阻挡层;其中,所述电子阻挡层和所述量子点层之间的界面含有金属‑硫化学键;所述金属‑硫化学键包含来自所述量子点层的金属元素和来自所述电子阻挡层中的硫元素。(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0535695U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1921618042.6

    申请日:2019-09-26

    IPC分类号: H01L51/52 H01L51/54 H01L27/3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该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包括:基底;形成在所述基底上的至少一像素;所述像素包括至少两种不同颜色的子像素,所述子像素具有远离所述基底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电极有机发光层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包括金属反射层和修饰层,像素包括红色子像素,对应红色子像素设置的修饰层包括氮化钛修饰层,和/或,像素包括绿色子像素,对应绿色子像素设置的修饰层包括镍修饰层,和/或,像素包括蓝色子像素,对应蓝色子像素设置的修饰层包括钼修饰层。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增加了整个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有机发光器件及显示面板

    公开(公告)号:CN210379116U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21206826.8

    申请日:2019-07-29

    IPC分类号: H01L51/50 H01L51/5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机发光器件及显示面板,其中,有机发光器件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电极、空穴传输单元、发光层、电子传输单元和第二电极;所述电子传输单元包括至少两层电子传输层,所述电子传输单元中各电子传输层的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能级和最高占据分子轨道能级从所述第二电极至所述发光层方向依次变深,靠近所述发光层的所述电子传输层的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能级和最高占据分子轨道能级深于所述发光层的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能级和最高占据分子轨道能级。通过在最外层电子传输层和发光层之间形成阱,可减慢电子传输速度,增大发光层中的激子复合区域,提高的寿命。

    显示屏及显示设备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272432U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21662702.0

    申请日:2019-09-30

    发明人: 高静

    摘要: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显示屏和显示设备,属于显示屏技术领域。本公开提供的显示屏在满足全面屏显示效果的前提下,整体显示效果均匀、稳定,优化用户体验。具体地,该显示屏包括主显示区和与所述主显示区相连的副显示区。其中,主显示区包括第一阳极,副显示区包括第二阳极。第二阳极包括第一子阳极部和第二子阳极部。第一子阳极部和第一阳极均采用第一材质构成,第二子阳极部采用第二材质构成。第二材质的光透过率大于第一材质的光透过率。

    一种量子点电致发光器件

    公开(公告)号:CN210272429U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20523781.0

    申请日:2019-04-1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量子点电致发光器件,包括依次层叠的透明衬底,阴极、量子点发光层、空穴传输层、空穴注入层及金属阳极,所述阴极为透明的氮化镓材料。针对现有的量子点材料电致发光器件存在的能级不匹配问题,采用了透明的氮化镓材料作为电致发光器件的阴极及电子注入层,结合氮化镓材料的高的电子迁移率及其与量子点材料的LUMO能级匹配的表面功函数,有利于降低量子点器件的启亮电压,提升其电致发光效率与工作寿命,推动量子点材料在下一代显示和照明领域的应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OLED器件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3839418U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420226994.4

    申请日:2014-05-06

    发明人: 林朝晖

    IPC分类号: H01L51/50 H01L51/52 H01L51/5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OLED器件,包括:玻璃基板层;金属电极层,形成在所述玻璃基板层上;OLED有机发光层,形成在所述金属电极层上;屏蔽栅栏层,形成在所述金属电极层上OLED有机发光层不同像素之间;石墨烯电极层,形成在所述有机发光层上。本实用新型采用石墨烯薄膜作为OLED器件正极结构,制得的OLED器件光通透性高,轻薄,可以实现柔性显示。

    基于ITO透明导电玻璃的透明阴极

    公开(公告)号:CN203277507U

    公开(公告)日:2013-11-06

    申请号:CN201320297363.7

    申请日:2013-05-28

    申请人: 云南大学

    IPC分类号: H01L51/52 H01L51/54

    摘要: 基于ITO透明导电玻璃的透明阴极,涉及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OLED领域,尤其是制备简便的透明阴极。本实用新型的基于ITO透明导电玻璃的透明阴极,包括ITO透明导电玻璃,其特征在于在ITO透明导电玻璃上蒸镀一层纳米厚度量级的C60层,将ITO透明导电玻璃从透明导电阳极转化为透明导电阴极。本实用新型是基于ITO透明导电玻璃的透明阴极,工艺简单,直接在ITO透明导电玻璃上蒸镀C60即可,当ITO上的导电阳极与C60的欧姆接触时,C60由绝缘体转变成导体,ITO透明导电玻璃的导电阳极转化为透明导电阴极,在转换完成后,电子的传输没有势垒障碍,可提高倒置OPV器件的电子收集效率以及倒置OLED的电子注入效率。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084751Y

    公开(公告)日:2008-07-09

    申请号:CN200720152011.7

    申请日:2007-06-21

    IPC分类号: H01L51/50 H01L51/54

    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电材料应用科技领域,具体为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中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基片层(101),阳极(102),空穴注入层或空穴传输层(103),发光层(105),电子注入层或电子传输层(106)以及阴极(107),其特征在于空穴注入层或空穴传输层(103)为掺杂的空穴注入层或掺杂的空穴传输层。所述空穴注入层或空穴传输层掺杂有一种掺杂材料此类材料的掺杂不但可以改善和提高有机半导体的导电性能和提供较好的欧姆接触,而且由于此类材料低挥发性的特点,在利用它们采取真空蒸镀的方式制作掺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时,可重复性高、由于材料的蒸气压高而导致的真空室交叉污染问题可以有效地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