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相似模拟实验台
    10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120818B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1711222841.7

    申请日:2017-11-29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相似模拟实验台,包括:底梁基础、侧板架、角板架、侧板和顶盖板,底梁基础至少包括底纵梁、底横梁、角托板和底盖板,角托板上开设底梁连接孔,角托板通过底梁连接孔与底纵梁和底横梁连接,侧板架至少包括底梁连接侧板和底梁连接中板,底梁连接侧板和底梁连接中板分别与底纵梁和底横梁的连接孔连接,底纵梁和底横梁交叉形成正方形栅格,侧板架的长度大于正方形栅格的边长,侧板架的宽度等于正方形栅格的边长,角板架的宽度为正方形栅格的边长的一半,角板架的高度等于侧板架的长度。本发明的相似模拟实验台能够调整尺寸,同时也能够满足相似模拟实验台在两个方向上进行尺寸调整,实现同时对多个工作面开采的模拟。

    地下污水存储水库及地下污水存储水库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049492B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711222842.1

    申请日:2017-1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污水存储水库,包括顶板、底板、连接在顶板与底板之间的煤柱坝体和人工坝体;在人工坝体和煤柱坝体的内表面上分别设置有隔水层;在隔水层的内侧设置有能够透水,并用于吸附地下污水中的污染物的吸附层;在人工坝体上靠近顶板的端部设置有与蓄水区连通的水库进水管,在人工坝体上靠近底板的端部设置有与蓄水区连通的水库排水管。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地下污水存储水库系统。通过对人工坝体和煤柱坝体的内表面设置隔水层,并在隔水层的内侧设置吸附层,起到了避免渗透和沉淀污染物的作用,矿井水处理产生的地下污水或浓盐水就地利用采空区进行封存,解决了地下污水或浓盐水外排问题,保证了水处理过程连续性运行。

    一种相似模拟实验台
    10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120818A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711222841.7

    申请日:2017-11-29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相似模拟实验台,包括:底梁基础、侧板架、角板架、侧板和顶盖板,底梁基础至少包括底纵梁、底横梁、角托板和底盖板,角托板上开设底梁连接孔,角托板通过底梁连接孔与底纵梁和底横梁连接,侧板架至少包括底梁连接侧板和底梁连接中板,底梁连接侧板和底梁连接中板分别与底纵梁和底横梁的连接孔连接,底纵梁和底横梁交叉形成正方形栅格,侧板架的长度大于正方形栅格的边长,侧板架的宽度等于正方形栅格的边长,角板架的宽度为正方形栅格的边长的一半,角板架的高度等于侧板架的长度。本发明的相似模拟实验台能够调整尺寸,同时也能够满足相似模拟实验台在两个方向上进行尺寸调整,实现同时对多个工作面开采的模拟。

    地下污水存储水库及地下污水存储水库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049492A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711222842.1

    申请日:2017-1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污水存储水库,包括顶板、底板、连接在顶板与底板之间的煤柱坝体和人工坝体;在人工坝体和煤柱坝体的内表面上分别设置有隔水层;在隔水层的内侧设置有能够透水,并用于吸附地下污水中的污染物的吸附层;在人工坝体上靠近顶板的端部设置有与蓄水区连通的水库进水管,在人工坝体上靠近底板的端部设置有与蓄水区连通的水库排水管。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地下污水存储水库系统。通过对人工坝体和煤柱坝体的内表面设置隔水层,并在隔水层的内侧设置吸附层,起到了避免渗透和沉淀污染物的作用,矿井水处理产生的地下污水或浓盐水就地利用采空区进行封存,解决了地下污水或浓盐水外排问题,保证了水处理过程连续性运行。

    一种露天煤矿地下水库的位置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81188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210473331.8

    申请日:2012-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露天煤矿地下水库的位置确定方法,包括:步骤①:勘探露天煤矿采区底部区域的地质构造,同时采集露天煤矿采区底部所勘探区域的岩石样本;步骤②:判断所勘探区域的地质构造,选择地质构造稳定的勘探区域的岩石样本进行渗透系数测定;步骤③:选择渗透系数小于或等于预定值的勘探区域作为备选区,测定备选区与下一采区的距离;步骤④:选择所有备选区中与下一采区的距离最小的备选区作为露天煤矿地下水库的建设位置。本发明通过探测露天煤矿采区底部地质构造及渗透系数,筛选出储水性能好且便于收集开采地层的地下水的露天煤矿地下水库位置,实现对露天煤矿地下水库位置确定进行综合把握,最大程度地保护露天煤矿地下水资源。

    一种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井工采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65079B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210134055.2

    申请日:2012-04-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井工采煤方法,用于解决井工矿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和由此引发的环境代价的问题,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损伤。该方法通过勘查煤田地质属性,在井工开采时采用超大工作面(超长工作面长度、超长推进距离和超大采高)开采工艺,同时通过设计合理的推进速度,不但满足了传统方法的防灾减灾效用,而且使得地表整体沉降,减少对地面的扰动次数,减少地表裂缝。该方法不但有利于煤炭高回收率的实现,还有利于对地表生态环境的保护。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