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场强下金属化膜电容器绝缘电阻测量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435852A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1110299451.6

    申请日:2011-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金属化膜电容器绝缘电阻测量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将电容器置于恒温恒湿环境下,对电容器串接一兆欧级采样电阻RS,再对电容器和采样电阻施加直流高压,通过直流高压下采样电阻和电容器的分压比计算出高场强下金属化膜电容器的绝缘电阻。本发明还提供实现上述方法的装置,主要包括恒温恒湿箱、电容测量仪、直流高压耐压仪、兆欧级采样电阻、直流高压分压器和高压探头。本发明能准确测量高场强下金属化膜电容器的绝缘电阻,解决了常规绝缘电阻测量仪输出电压大小有限、耐压时间不足和绝缘电阻测量不稳定等缺点。

    一种两电极气体火花开关

    公开(公告)号:CN101783480A

    公开(公告)日:2010-07-21

    申请号:CN201010128326.4

    申请日:2010-03-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电极气体火花开关,其结构为:开关外壳由上底座、底座套筒和下底座共同构成密封的圆筒状,下底座的侧面设有两个气嘴;上底座和下底座为轴向对称形式的整体件,下底座为圆筒状,下石墨电极通过下电极套筒固定在下底座的支座上,下电极套筒与下底座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上石墨电极通过上电极套筒固定在上底座的支座上,上底座的支座的长度大于下底座的支座的长度,上石墨电极部分伸入至下底座的圆筒内,且上、下石墨电极之间留有间隙。底座套筒为环氧树脂材料制作,石墨电极使用各向同性的石墨;上、下底座均用金属材料。该火花开关具有工作性能稳定,通流能力强,寿命长的优点,可以实现各种能量等级的电荷储能的微秒级快速释放。

    一种气体开关电极
    10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741018A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1010104489.9

    申请日:2010-0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体开关电极,包括石墨电极、电极套筒和电极座,石墨电极被电极套筒紧密压接在电极座上,石墨电极的外圆锥面和电极套筒的内圆锥面的锥度一致,电极套筒利用螺钉和螺母通过安装定位孔固定在电极座上,电极座和电极套筒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安装定位孔最好为内壁光滑的通孔,通孔直径大于螺钉的直径;螺钉外也可以套有一层有机绝缘材料。本发明在保证电极和电极座紧密接触,不影响开关电气性能的同时,能防止电极座和相关紧固件(如螺钉、螺母等)在开关多次导通放电之后发生严重烧蚀粘连,显著地改善开关多次导通放电之后电极结构的可拆卸性,从而方便电极的维修和更换。

    电力线路保护与故障定位方法及用于该方法的行波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138329C

    公开(公告)日:2004-02-11

    申请号:CN00131128.X

    申请日:2000-11-08

    Abstract: 本发明电力线路保护与故障定位方法及用于该方法的行波传感器,属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领域,在线路两端进行稳态量常规检测的同时用行波传感器测量CVT地线和/或TA二次回路电流行波,通过行波波头检测单元辨识波头极性或波头到达时间,用极性或故障点距离两种方法判断本线路故障,行波传感器由铁钴镍合金环形铁芯和偶数层线圈构成,二次侧并联避雷器和瞬态电压抑制器,分压输出信号,本发明能实现高精度故障定位,提高保护的动作速度和灵敏度。

    绝缘电介质击穿的尺寸效应预测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49395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474967.3

    申请日:2024-1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绝缘电介质击穿的尺寸效应预测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绝缘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多个不同尺寸的大尺寸电介质各自的混合分布模型,基于混合分布模型计算各大尺寸电介质的整体击穿强度,并计算得到电介质的击穿强度随尺寸变化的尺寸效应曲线;混合分布模型的获取方式包括:选取相同多个相同尺寸的小尺寸电介质,分别确定击穿强度后,通过频数分析得到击穿峰个数和各击穿峰对应的击穿强度范围;根据击穿强度范围确定各击穿峰对应的击穿强度概率分布形式,拟合得到小尺寸电介质的混合分布模型Fsmall(E);构建方程[1‑Fsmall(E)]k=1‑Flarge(E)并求解,得到大尺寸电介质的混合分布模型Flarge(E)。本发明能够提高大尺寸电介质击穿强度的计算精度。

    一种基于路径调制的复用高功率电源和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76134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317687.1

    申请日:2024-09-20

    Inventor: 李化 张钦 林福昌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路径调制的复用高功率电源,属于电源设计技术领域,复用高功率电源包括:电压转换模块、开关调制模块和负载接入模块;通过控制MOS管的漏源极电压VDS和栅源极电压VGS的差值大小以调整开关调制模块的开关工作模式,进而使得第一输出端输出直流波形,或使第二输出端输出脉冲波形或者方波波形,以为不同的负载供电,也即一种拓扑结构的电源可以满足多种输出需求;此外,电压可达10kV级,电流可达10kA级,对应用于复杂输入电源、多类型负载条件下电源的小型化、集成化具有重要意义。此外,电压可达10kV级,电流可达10kA级,对应用于复杂输入电源、多类型负载条件下电源的小型化、集成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高压脉冲放电破岩驱动源拓扑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744738B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210207814.7

    申请日:2022-0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脉冲放电破岩驱动源拓扑系统,通过充电模块中的谐振升压模块能够提高回路谐振频率并通过变压器升压,每个开关周期内产生的充电脉冲传递很小一部分能量给负载,从而能够提高充电精度和充电效率,通过调整开关周期和谐振频率能够控制充电快慢,并有效控制充电启停;通过充电模块中的高压整流双极性输出单元,将高频高压整流为正负极性的两路直流输出,实现对储能模块的正负双极性充电,能够使储能模块的隔离开关数量减少一半,并能实现储能模块电容放电后残余电压的自动隔离,避免储能模块残压对充电模块造成损坏,相对于现有的在储能模块前级设置续流回路的方式,能够减小系统的体积并节约成本。

    一种电感储能型脉冲功率电源拓扑结构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21043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20005.X

    申请日:2024-07-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脉冲功率电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感储能型脉冲功率电源拓扑结构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初级电源、多级储能模块、逆流电容、负载电流开启及关断模块、晶闸管T1和T2、二极管D1及控制器;多级储能模块包括:储能电感L1和L2,以及n‑2个储能单元,n≥3;L1至Ln之间相互耦合;负载电流开启及关断模块用于负载电流导通及关断,以使负载上产生脉冲电流;控制器用于在逆流电容开始充电时触发T1、T3至Tn导通,并在L1至Ln充电至预设值时,触发T2导通。本发明的电感型脉冲电源具有能量效率高、储能密度高、负载电流峰值高、可实现辅助电容器的自充电、电路具备模块化的优点、可重复性动作强等优点。

    考虑设备差异的多重雷击风险定级方法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098899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210722012.X

    申请日:2022-06-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设备差异的多重雷击风险定级方法及存储介质,属于过电压与绝缘配合领域,包括:收集多重雷击参数、输电线路模型参数以及变电站模型参数,并基于所收集的参数建立电磁暂态仿真模型;电磁暂态仿真模型包括:雷电激励模型、线路的ATP模型和变电站的EMTP‑ATP模型;确定最严苛的多种工况,并利用电磁暂态仿真模型分别对各种工况进行仿真;对仿真结果进行处理,得到风险指标,包括:变电站中各避雷器的吸收总能量,各避雷器的电流,以及各设备的过电压;按照预设的风险等级标准对风险指标中的每一项分别进行定级,得到多重雷击风险定级结果。本发明能够准确表征雷击对于不同设备的危害等级,有利于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一种用于炮口消弧的新型电感储能脉冲功率电源

    公开(公告)号:CN115102526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210785038.9

    申请日:2022-06-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炮口消弧的新型电感储能脉冲功率电源,属于电磁发射技术领域,包括初级储能模块、中间储能模块、逆流回路模块、负载电流关断模块和能量自恢复模块;初级储能模块对中间储能模块充电并在充电电流达到预设值时关断充电回路;逆流回路模块用于当充电电流达到预设值时对中间储能模块施加逆流脉冲以提高中间储能模块对负载放电时的电流峰值;负载电流关断模块在负载电流脉宽达到预期值时施加逆流脉冲以关断负载电流一阶放电回路,从而使负载电流迅速关断;能量自恢复模块用于使电容电压恢复至预充电压。本发明具有充放电迅速、储能密度高、负载电流脉宽易调整、结构简单、可扩展性强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