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98899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210722012.X
申请日:2022-06-1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6F30/20 , G06Q10/063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设备差异的多重雷击风险定级方法及存储介质,属于过电压与绝缘配合领域,包括:收集多重雷击参数、输电线路模型参数以及变电站模型参数,并基于所收集的参数建立电磁暂态仿真模型;电磁暂态仿真模型包括:雷电激励模型、线路的ATP模型和变电站的EMTP‑ATP模型;确定最严苛的多种工况,并利用电磁暂态仿真模型分别对各种工况进行仿真;对仿真结果进行处理,得到风险指标,包括:变电站中各避雷器的吸收总能量,各避雷器的电流,以及各设备的过电压;按照预设的风险等级标准对风险指标中的每一项分别进行定级,得到多重雷击风险定级结果。本发明能够准确表征雷击对于不同设备的危害等级,有利于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271321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640933.1
申请日:2022-06-0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工作电压的雷电侵入波过电压计算方法、系统及介质,属于变电站侵入波过电压及其防护领域,包括:(S1)获取雷击时刻线路的工作电压U0;(S2)计算在所述工作电压U0的影响下,避雷器两端电压达到残压值Uref所需的时间t;(S3)按照Umax=2at+U0计算设备过电压最大值Umax;(S2)包括:计算设备与避雷器之间的临界距离lc;临界距离lc满足:设备反射波到达避雷器时,避雷器电位恰好到达残压值Uref;获取设备与所述避雷器之间的距离l,若l≤lc,则按照计算时间t;若l>lc,则按照计算时间t;其中,v为雷电入侵波在线路上的传播速度。本发明能够实现对变电站设备雷电侵入波过电压的快速、准确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4614458B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0291501.4
申请日:2022-03-2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避雷器与设备电气距离的雷电侵入波过电压计算方法,属于过电压与绝缘配合领域。方法包括:基于雷电侵入波陡度和避雷器残压值,计算变电站设备过电压的临界电气距离;其中,临界电气距离指的是雷电波到达变电站设备后发生的反射波到达避雷器时,避雷器两端电压恰好达到残压值时对应的变电站设备与避雷器之间的电气距离;根据变电站设备与避雷器间实际电气距离与临界电气距离的大小关系,采用不同的表达式计算设备过电压最大值。本发明基于设备过电压的工程算法,对其在长电气距离下的应用进行修正,延续了工程算法快速简洁的优点,同时在长电气距离下过电压计算中提高了工程算法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098899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722012.X
申请日:2022-06-1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设备差异的多重雷击风险定级方法及存储介质,属于过电压与绝缘配合领域,包括:收集多重雷击参数、输电线路模型参数以及变电站模型参数,并基于所收集的参数建立电磁暂态仿真模型;电磁暂态仿真模型包括:雷电激励模型、线路的ATP模型和变电站的EMTP‑ATP模型;确定最严苛的多种工况,并利用电磁暂态仿真模型分别对各种工况进行仿真;对仿真结果进行处理,得到风险指标,包括:变电站中各避雷器的吸收总能量,各避雷器的电流,以及各设备的过电压;按照预设的风险等级标准对风险指标中的每一项分别进行定级,得到多重雷击风险定级结果。本发明能够准确表征雷击对于不同设备的危害等级,有利于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614458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291501.4
申请日:2022-03-2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避雷器与设备电气距离的雷电侵入波过电压计算方法,属于过电压与绝缘配合领域。方法包括:基于雷电侵入波陡度和避雷器残压值,计算变电站设备过电压的临界电气距离;其中,临界电气距离指的是雷电波到达变电站设备后发生的反射波到达避雷器时,避雷器两端电压恰好达到残压值时对应的变电站设备与避雷器之间的电气距离;根据变电站设备与避雷器间实际电气距离与临界电气距离的大小关系,采用不同的表达式计算设备过电压最大值。本发明基于设备过电压的工程算法,对其在长电气距离下的应用进行修正,延续了工程算法快速简洁的优点,同时在长电气距离下过电压计算中提高了工程算法的准确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