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995028B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210491407.X
申请日:2012-11-27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辐照损伤扩散合金化的铜/钼/铜复合材料,是以钼金属板为基体,将铜金属元素按照一定的剂量和能量注入到经过打磨、脱脂处理、酸洗活化处理和表面化学刻蚀处理的钼金属板状材料中,并采用电镀的方法在钼金属板表面覆铜,然后再进行氩气保护下的高温退火工艺,使铜金属元素扩散渗入到钼金属板中,钼金属与铜金属之间产生界面扩散层,形成铜/钼/铜界面的冶金结合,其中,铜金属厚度为20μm,基体钼金属厚度为1mm,其点焊时焊接(界面)强度达到73MPa。本发明获得的铜/钼/铜复合材料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电镀表面致密均匀,材料的致密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4141060A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申请号:CN201410378652.9
申请日:2014-07-31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互不固溶金属钽-银基体致密的块状复合材料的制备,复合材料的结构为基体中部分液相的银包围着钽颗粒,同时钽骨架缝隙中渗透着液相的银,该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大于304Mpa。制备方法的步骤包括:1)称量摩尔比为1:1的纯钽粉和纯银粉并混合;2)将上述混合粉体在球磨机中搅拌,确保粉体混合均匀;3)对混合均匀的粉体进行压膜,成块体;4将坯料在稍低于银熔点温度下烧结,最后获得拉伸强度大于304Mpa的钽-银块状复合材料。本发明生产工艺简单,较容易实现高效生产。本发明不仅可用于制备钽-银互不固溶金属块体复合材料,也同样适用于其它体系的互不固溶金属块体复合材料的制备,如钼-铜、钨-银和铌-铝等。
-
公开(公告)号:CN104018197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410252578.6
申请日:2014-06-09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锈钢纤维表面电镀四氧化三铁磁性层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不锈钢纤维的前处理,不锈钢纤维的电镀,不锈钢纤维电镀后处理,其中包括电镀液的制备;通过电镀四氧化三铁磁性层后的XRD分析、表面形貌SEM观察及磁性VSM分析,本发明通过采用电镀技术在不锈钢纤维上沉积具有良好软磁性能的四氧化三铁磁性,实现了对四氧化三铁磁性层成分及软磁性能的调节,使纤维在导电性和磁性能方面都有明显的改善,综合电磁性能较好,这使得其在反射电磁波和吸收电磁波都有良好的表现,且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有望在宽频段电磁屏蔽领域得到良好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241763A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310129193.6
申请日:2013-04-15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金属氧化物核壳结构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过程包括,配制氯金酸与葡萄糖的混合溶液,进行反应得到金/碳核壳结构微球,将金/碳核壳结构微球分散于可溶性金属盐的水溶液或金属盐的乙醇溶液中浸泡,分离干燥得到吸附有金属离子的金/碳核壳结构微球,经过煅烧之后得到金/金属氧化物核壳结构纳米材料。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该方法工艺过程简单,生产易于放大,合成的产品形貌精确可控,具有广阔的实际应用价值与工业生产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191721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10129434.7
申请日:2013-04-15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氧化钨/二氧化钛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过程包括,将葡萄糖水溶液转移至密闭的容器中,经过水热反应得到碳微球,然后将碳微球分散于四氯化钛与六氯化钨的乙醇混合溶液中浸泡,分离清洗并干燥得到吸附有钛离子与钨离子的碳微球,最后将该碳微球进行煅烧得到三氧化钨/二氧化钛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该方法过程简单,合成成本低廉,无毒,易于工业化规模生产,所制得的三氧化钨/二氧化钛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尺寸均匀,分散性良好,在光电材料或光催化材料制备方面具有广阔的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2995028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210491407.X
申请日:2012-11-27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辐照损伤扩散合金化的铜/钼/铜复合材料,是以钼金属板为基体,将铜金属元素按照一定的剂量和能量注入到经过打磨、脱脂处理、酸洗活化处理和表面化学刻蚀处理的钼金属板状材料中,并采用电镀的方法在钼金属板表面覆铜,然后再进行氩气保护下的高温退火工艺,使铜金属元素扩散渗入到钼金属板中,钼金属与铜金属之间产生界面扩散层,形成铜/钼/铜界面的冶金结合,其中,铜金属厚度为20μm,基体钼金属厚度为1mm,其点焊时焊接(界面)强度达到73MPa。本发明获得的铜/钼/铜复合材料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电镀表面致密均匀,材料的致密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978629A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210507713.8
申请日:2012-12-03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Mo/Ag层状金属基复合材料作为SERS基底的制备及应用。以纯Ag板为阳极,Mo箔片为阴极,Ag的硫酸盐作为主盐。其制备方法是在恒温条件下进行电镀,镀层形貌通过施镀时间来控制。本发明提供的Mo/Ag层状金属基复合材料的Ag镀层的形貌是岛状结构,镀层成分为Ag。该复合材料作为SERS基底的制备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结构稳定,有望作为具有高的增强能力、可重复性强的基底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1648036B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0910070245.0
申请日:2009-08-26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层状羟基磷灰石与壳聚糖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和应用,它是以层状羟基磷灰石和壳聚糖为原料,按照羟基磷灰石和壳聚糖的质量比1∶0.25~4进行配料,其制备方法是将层状羟基磷灰石的乳浊液与壳聚糖溶液于60℃下搅拌反应5~7h,水洗离心后37℃下干燥;本发明提供的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材料具有插层结构,层间距为5.8~6.3nm。实现了羟基磷灰石和壳聚糖在纳米尺度上的复合,达到了模拟天然骨组织结构和提高羟基磷灰石作为骨组织替代材料的各项性能的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容易,成本低,对于改善羟基磷灰石和壳聚糖在在骨修复材料、创伤敷料和三维生长支架等方面的应用具有重大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2519935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110407840.6
申请日:2011-12-08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环氧基碳纤维复合材料压应力加载测试装置,主要包括上、中、下三块垫板、一压簧和两螺栓联接件;上垫板下面和中垫板上面分别设有垂直对正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轮廓形状略大于被测试样横断面形状;所述中垫板下面和下垫板上面分别设有垂直对正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为圆形;所述压簧两端均嵌入两个第二凹槽中;被测试样两端嵌入两个第一凹槽中;所述上、中、下三块垫板上均设螺栓过孔,所述螺栓将三个垫板固定。本发明装置体积小、结构简单,可直接用于复合材料吸湿实验,实验过程中不用拆装试样,可直接用于吸湿过程中近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的采集。加载应力方便,直接由高性能弹簧加载,应力由弹簧允许应力范围确定。
-
公开(公告)号:CN101274107B
公开(公告)日:2011-08-17
申请号:CN200810053175.3
申请日:2008-05-21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细菌纤维素与聚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复合材料和制备方法,它是以细菌纤维素与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为原料,其制备方法是将细菌纤维素膜浸入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混合溶液中,取出后通入氮气保护,在70℃下反应6~8h,在去离子水中浸泡1~2周;本发明提供的细菌纤维素与聚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复合材料具有有良好的力学性能透明性,高的含水率,同时较好紫外光屏蔽效果。它的拉伸强度可达3.5MPa,平衡含水率约为36%~38%,透光率可达75%~80%。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