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151729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310089943.1
申请日:2013-03-2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铁岭供电公司 , 长春晟德科技有限公司 , 长春吉致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IPC: H02G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架空线位置转换器,其结构为,固定底座固定于铁塔上,固定底座上连接转换轴,转换轴的底端与用于将架空线提起的线钩相连,转换轴的顶端连接调整架空线高度的调整扳手。本发明通过上述结构,实现紧线过程完成后施工人员能够快速将架空线放置于针式绝缘子上或与绝缘子串连接的线夹内,灵活轻便转移架空线位置,减轻劳动强度并保证人身安全。省时省力,缩短施工时间,降低劳动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196342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201375.X
申请日:2023-09-18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辽源供电公司 , 长春晟德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7 ,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18/2415 , G06V10/77 , G06V10/8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靶向预警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输配电线路的状态等级动态评估及靶向预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通过输配电线路联网系统获得输配电线路状态,通过远程摄像头获取一级指标信息图片;S2:对获取的图片进行预处理,并保存预处理后获得的图片矩阵;S3:通过对图片矩阵标准化处理获得标准化矩阵,对标准矩阵进行PCA降维处理获得主要评价指标,对输配电线路状态进行评估;S4:将评估结果作为控制中心的输入,当状态不正常时即可进行靶向预警。本发明对输配电线路进行动态评估并且通过一个角度不同距离广度的照片进行融合,确保正确性,最后通过靶向预警系统及时获取故障内容地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010767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1118940.6
申请日:2023-09-01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辽源供电公司 , 长春晟德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Q1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输配电线路状态等级评估领域,尤其为一种输配电线路状态等级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统一的环境下输入配电线路状态信息数据,根据国家规定的相关指标建立原始的评价指标,对输入的数据进行置信度求解标量化处理,对标量化处理的结果进行PCA数据降维,构建自己的评价体系并把降维后的数据作为输入数据进行评价。本发明通过改进的算法放宽了对指标的要求同时也放宽了对环境的要求,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只需要根据现实环境和各个评价指标的置信度就可以对输配电线路状态等级进行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8671518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1171493.5
申请日:2024-08-26
Applicant: 长春工程学院 , 浙江钰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长春建筑学院
Inventor: 齐恩铁 , 王敏珍 , 刘明慧 , 张灿煜 , 冯思瑶 , 潘中峰 , 张琦 , 赵立英 , 张敬尧 , 于鑫 , 刘刚 , 王德智 , 倪虹霞 , 张广新 , 高光敏 , 陈翰林 , 宋志杰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边缘计算的新能源并网线路故障定位装置,属于故障定位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和故障检测传感器,故障检测传感器设置于壳体内部,壳体下方开设有进入口,还包括第一夹持爪、第二夹持爪、转动驱动机构、转动齿轮机构、开关驱动机构和滑动驱动机构,壳体外侧开设有转动槽,转动齿轮机构转动设置于转动槽内,转动驱动机构设置于壳体外侧,转动齿轮机构与转动驱动机构传动连接,该发明具备安装便捷,安装速度快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基于边缘计算的新能源并网线路故障定位装置在安装时,操作十分复杂,安装极其不便,设备无法快速安装,进而影响设备的使用效果和使用者生命及财产安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612476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011582207.6
申请日:2020-12-2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GPU的SLAM控制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对输入的每一帧图像信息进行误差的预测,得到预测值;判断预测值是否小于设定阈值;若是,则在运行SLAM算法的过程中,只启动多个代表性warp,记录代表性warp内所有线程的分支方向,并将记录的分支方向传给与之相邻的warp。这样从根本上解决了branch divergence现象,减少了冗余计算,提升了SLAM的运行速度,且实现了对SLAM误差的精细化控制使其一直保持在可接受的最大误差值之下,并探索了近似计算技术应用于SLAM这种高精度应用的前景和机会。
-
公开(公告)号:CN115641349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301065.0
申请日:2022-10-24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延边供电公司 , 长春工程学院
IPC: G06T7/13
Abstract: 一种从雷达点云数据中获取静止及移动目标轮廓的方法,属于电力设备巡检技术领域,在杆塔雷达点云数据最大包裹范围基础上,利用输电线路杆塔中线收缩算子和输电线路杆塔纵向收缩算子,分别朝着杆塔中线和垂直向下两个方向将这一范围收缩,逐步获得输电线路杆塔的轮廓。采用本发明方法在收缩过程中可以忽略掉一些线路产生的点或者噪声点对轮廓的影响;由于分别朝着杆塔中线和垂直向下收缩,所以雷达在数据采集过程中由于遮挡在杆塔内部的一些缺失数据不会影响到杆塔的轮廓结果,使得本发明方法可以产生更加准确的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212612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268612.5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丹东供电公司 , 长春工程学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线缆自动收放线设备,涉及电力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收卷装置和放线装置,收卷装置包括安装板,安装板的收卷支架顶面合页连接有限位头盖,卷筒位于两个收卷支架之间,卷筒侧面螺栓固定有卡盘,丝杆表面套接有移动板,支脚的内壁设有计数按钮,支脚的侧面粘黏有计数器,放线装置包括推车,推车侧面设有定位板,推车顶面的液压缸伸缩端固定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内壁的a转动轴顶面设有加强板,加强板顶面的两侧固定有转移边框,转移边框一面开设有移动槽,移动槽为Z形,移动槽的通孔内设有连接杆,连接杆一端固定有电磁铁,放线装置和电力线缆收卷装置拼接,无需使用吊装设备,减少人力,操作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3610379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0879051.6
申请日:2021-08-02
Applicant: 长春工程学院 ,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长春供电公司 , 国家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大连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AHP‑CRITIC的输电线路运行状态综合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输电线路运行状态指标层次结构模型;构造判别矩阵;一致性校验;计算准则层指标权重;计算评价层指标权重;计算各指标主观权重;建立线路单元状态等级评分标准;计算各指标变异程度;计算各指标的相关系数、信息量、组合权重;计算输电线路运行状态评估结果;本发明充分将AHP法与CRITIC法各自的优点相结合,更加符合客观实际,对于输电线路运行状态评估及预警更具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212612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111268612.5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丹东供电公司 , 长春工程学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线缆自动收放线设备,涉及电力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收卷装置和放线装置,收卷装置包括安装板,安装板的收卷支架顶面合页连接有限位头盖,卷筒位于两个收卷支架之间,卷筒侧面螺栓固定有卡盘,丝杆表面套接有移动板,支脚的内壁设有计数按钮,支脚的侧面粘黏有计数器,放线装置包括推车,推车侧面设有定位板,推车顶面的液压缸伸缩端固定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内壁的a转动轴顶面设有加强板,加强板顶面的两侧固定有转移边框,转移边框一面开设有移动槽,移动槽为Z形,移动槽的通孔内设有连接杆,连接杆一端固定有电磁铁,放线装置和电力线缆收卷装置拼接,无需使用吊装设备,减少人力,操作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6153002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019470.1
申请日:2023-01-06
Applicant: 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延边供电公司 , 长春工程学院
IPC: G08B13/181 , G01D21/02 , G01S13/8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毫米波技术领域,尤其为基于毫米波及多传感技术的变电站作业越界预警系统,包括可重组空间移动监测终端,空间构建模块通过可重组空间移动监测终端快速搭建变电站检修工作环境的立体安全控制区域;越界监测模块通过可重组空间移动监测终端监测变电站检修作业存在的隐患行为;越限预警模块对监测的存在隐患的行为发出越限预警。通过抗干扰高频窄带毫米波扫描技术,构建变电站可重组空间移动监测模型,实现变电站复杂检修工作环境的立体安全控制区域快速搭建。建立复杂背景下动态多目标智能检测与跟踪模型,综合分析变电站安全区域越界隐患行为,实现变电站检修作业现场人员及设备的越限预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