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595632B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110916230.2
申请日:2021-08-10
Applicant: 长春理工大学
IPC: H04B10/112 , H04B10/29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激光通信领域,针对空间激光通信所使用的空间激光通信设备在面对不同使用要求时,需要整体更换,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单元拼接阵列的空间激光通信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对原信号光进行预处理得到多组信号子光,将所有信号子光发送给通信输入设备的多个通信输入单元,每个通信输入单元对应唯一的信号子光;通信输入设备中每个通信输入单元,对所接收到的信号子光进行放大后,发送给对应的通信输出设备中的通信输出单元;所述通信输入单元与对应的通信输出单元相互耦合;通信输出设备中的通信输出单元,将所收到的信号光根据波长分为两个传播方向的通信光和信标光;所有通信输出单元的所输出的通信光进行耦合,并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14895455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210472186.5
申请日:2022-05-01
Applicant: 长春理工大学
IPC: G02B26/08
Abstract: 一种高稳定性光路切换系统及其切换方法,属于光学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方案无法很好解决空间光路低损耗高稳定性光路切换的需求,提出了一种高稳定性光路切换系统。该系统中主要由高稳定性光路切换装置实现光路切换,当光线射入A五角棱镜的一条直角边时,经过折射,角度改变90°后从另一条直角边射出;照射到反射镜上,经反射镜反射后,光线角度变化90°后照射入B五角棱镜的一条直角边,经过折射,角度改变90°后从另一条直角边射出。因此,B五角棱镜的最终出射光路与初始入射光路成90°,实现对入射光角度的改变。
-
公开(公告)号:CN114301536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111677419.7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长春理工大学
Abstract: 基于双液晶偏振光栅伺服跟踪的空间激光通信系统及方法,涉及空间激光通信领域,该系统中,外界光经液晶偏振光栅一衍射、液晶偏振光栅二衍射、主镜反射、次镜反射、快速反射镜一反射、波长分光片透射后进入通信接收支路;一部分光束依次经能量分光片反射、窄带滤光片一滤光、透镜组一会聚后进入CCD成像传感器;另一部分光束经能量分光片透射、窄带滤光片二滤光、透镜组二会聚后进入通信接收模块;激光器的激光依次经1/2波片转换、1/4波片转换、快速反射镜二反射、波长分光片反射、快速反射镜一反射、次镜反射、主镜反射、液晶偏振光栅二衍射、液晶偏振光栅一衍射后射出。本发明具有体积小、质量轻、扫描范围大、指向精度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603807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495757.3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长春理工大学
IPC: H04B10/079 , H04B10/112
Abstract: 全自动光束捕获扫描跟踪系统、方法、存储介质以及设备,涉及空间激光通信技术领域,解决了空间激光通信光斑中心对准困难的问题。系统包括光端机A和光端机B;所述光端机B用于通过接收视场进行凝视,并通过信标光将光能量信息实时传递至光端机A,所述光端机A用于在螺旋扫描的同时根据接收的光能量信息解算出光斑偏离位置,并根据光斑偏离位置调整方向;所述光端机A还用于将接收的光能量信息通过信标光传输至光端机B,判断接收到最大能量的位置,作为光端机B方向调整的依据。本发明可应用于大气湍流信道下实现探测接收峰值能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783626B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110974468.0
申请日:2021-08-24
Applicant: 长春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人机激光通信装置的通信接收光学系统,包括伺服摆镜、反射镜、分光片和透镜组,伺服摆镜和反射镜平行设置,反射镜位于伺服摆镜的上方,伺服摆镜和反射镜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反射镜和分光片平行布置,反射镜和分光片位于同一水平平面内,透镜组位于分光片的透射方向,透镜组包括沿光线入射方向同光轴依次排布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分光片的透射光轴与透镜组的光轴同轴布置,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均为正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均为负透镜,光学系统采用入瞳前置布置,入瞳位于伺服摆镜处。本发明采用入瞳前置设计,使光学系统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易于通信系统的轻小型化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5657299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179649.5
申请日:2022-09-27
Applicant: 长春理工大学
IPC: G02B26/10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柔性光栅的激光扫描设备及激光扫描方法,所述激光扫描设备包括光纤激光器、光纤放大器、空间光准直器、柔性光栅、机械拉伸装置、聚焦透镜和接收装置;光纤激光器射出的激光光束经光纤放大器进行功率放大,空间光准直器将功率放大后的激光光束整形为平行光束,平行光束经过柔性光栅产生多级衍射光束,机械拉伸装置将柔性光栅进行固定和拉伸以改变衍射光束的位置,衍射光束由所述聚焦透镜进行汇聚,并由接收装置接收衍射光束;本发明采用柔性光栅和机械拉伸装置相结合的扫描结构,利用机械拉伸装置改变柔性光栅的周期,通过衍射光束位置的改变实现对多个方向进行扫描,大幅增加扫描速度且降低扫描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361062B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256427.9
申请日:2022-10-14
Applicant: 长春理工大学
IPC: H04B10/112 , H04B10/079 , H04B10/556 , H04L1/00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信道状态反馈的空间信息处理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信息收发模块和信息处理模块;信息收发模块包括湍流状态接收装置、调制器、概率整形编码器和激光器,调制器与概率整形编码器连接,概率整形编码器分别与激光器和湍流状态接收装置连接;信息处理模块包括光电探测器、电流镜、解调器、示波器、闪烁指数计算装置和湍流状态发送装置,光电探测器与电流镜连接,电流镜分别与解调器和闪烁指数计算装置连接,解调器与示波器连接,闪烁指数计算装置与湍流状态发送装置连接;信息收发模块和信息处理模块通过大气信道联通。本发明可提高激光通信系统通信速率,改善通信误码率性能指标,满足空间激光通信系统大气信道下应用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639519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432293.1
申请日:2022-11-16
Applicant: 长春理工大学
IPC: G01S3/782 , G06V10/40 , G06V10/764 , G06V10/80 , G06V10/82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光谱融合的光端机初始指向方位测量方法及设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光端机多光谱图像;S2:将采集到的光端机多光谱图像分成两个通道的光端机图像,分别为可见光波段图像和红外波段图像;S3:分别通过可见光目标检测模型和红外目标检测模型对可见光波段图像和红外波段图像进行目标检测处理;S4:将两个通道的检测结果进行图像融合检测处理,得到光端机初始指向方位测量结果;本发明可以在不同环境背景下完成光端机初始指向方位的测量,初始指向测量速度快,具有很高的操作实时性,检测准确度高且鲁棒性好,对激光通信光端机初始指向方位测量过程中光端机目标的快速检测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393440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321922.3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长春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光端机信标光斑中心定位方法、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涉及空间激光通信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光斑中心定位方法定位精度低的问题。所述方法包括:S1、对粗定位检测到的信标光斑ROI区域进行二值化;S2、将二值化图像划分为4x4网格;S3、分别计算各个网格单元的有效响应面积,抑制噪声及光斑能量不均匀的影响;S4、将4x4网格的有效响应面积序列输入预训练的BP神经网络,得到光斑中心位置坐标。可应用于空间激光通信APT光束控制系统中光端机液晶空间光调制器光斑中心定位中。
-
公开(公告)号:CN115616760A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1092200.5
申请日:2022-09-08
Applicant: 长春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双液晶偏振光栅的高能激光系统色散补偿方法。所述高能激光系统包括主激光发射支路和信标光跟踪支路,通过在信标光跟踪支路加入振镜进行色散补偿;所述振镜与x轴夹角为135°,所述振镜放置在快反镜和波长分光片所在直线上,并且放置在窄带滤光片二正下方;根据液晶偏振光栅一和液晶偏振光栅二的周期参数、旋转角度对1064nm主激光和1053nm信标光两个波长的偏折角度差进行计算,将解算出的不同轴的偏折量发送到信标光支路的振镜,控制振镜进行补偿。解决了使用双液晶偏振光栅作为光束偏转装置所引入的色散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