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120740A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711260877.4
申请日:2017-12-04
Applicant: 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 , 北京辰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清华大学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试热阻的系统及方法,涉及消防科学与技术领域,能够模拟高温热辐射环境中人体出汗状态,以测试到更加精确的热防护服的热阻。该方法包括启动加热器;当加热器达到预设热辐射功率后,启动人体出汗模拟系统;当人体出汗模拟系统达到预设人体皮肤出汗状态时,加热热防护服;在热防护服达到热平衡状态后通过热电偶测量系统测量热防护服外层的外表面温度与舒适层的内表面温度,并通过热流密度计测量热防护服舒适层的热流密度;最后通过数据采集系统根据预设热辐射功率、外层的外表面温度与舒适层的内表面温度、热流密度,得到热防护服的热阻。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适用于测试热防护服热阻的过程中。
-
公开(公告)号:CN115575604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211209416.5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滑坡诱发机理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其中滑坡诱发机理测试装置包括:框架体、设有敞口的箱体、夯实机构、施力机构和喷淋机构。箱体设在框架体内,箱体内用于装载模拟滑坡体。夯实机构和施力机构设在框架体上,夯实机构用于对模拟滑坡体进行夯实;施力机构的作用端伸入箱体内对模拟滑坡体施加作用力。喷淋机构包括可喷水的喷淋部件和锁固件,多组喷淋部件可转动地设在框架体的上部;喷淋时相向设置的两组喷淋部件朝向靠近彼此的方向转动,锁固件锁定两组喷淋部件,喷淋部件朝向敞口喷淋;完成喷淋时喷淋部件转动至避开敞口。本发明实施例的滑坡诱发机理测试装置,可实现多种外力耦合作用下的滑坡诱发机理的测试,可重复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575331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736072.8
申请日:2023-12-15
Applicant: 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
IPC: G06Q10/0635 , G06Q10/04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气泄漏预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燃气泄漏导致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等级;预测所述突发事件的严重性等级;根据所述可能性等级以及所述严重性等级进行燃气泄漏风险预警。本发明具有能够在发生燃气泄漏时及时预警,进而辅助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伤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571826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79101.4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地面沉降下埋地管道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本发明的地面沉降下埋地管道实验装置包括:箱体;固定板,固定板设在箱体内;升降板,升降板的厚度方向为上下方向,升降板的顶面和箱体的内壁面限定出沉降腔;第一驱动部,第一驱动部设在箱体内,第一驱动部与升降板相连;放置架,放置架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放置腔;第二驱动部,第二驱动部设在放置架上,第二驱动部可在第一方向上移动埋地管道以便放置腔内的埋地管道的至少部分可穿过固定腔并伸入沉降腔内;监测装置,监测装置包括声发射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地面沉降下埋地管道实验装置具有便于移动和更换管道和便于进行地面沉降实验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494896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437994.4
申请日:2022-11-17
Applicant: 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
IPC: G05D23/3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激光器的升温控制方法、装置,该方法首先通过第一感温组件反馈的温度场检测值确定安装槽的温度场的当前温度,然后确定激光器的当前环境温度变化情况,之后依据当前环境温度变化情况、温度场的当前温度和预设的目标温度确定加热组件在当前温控周期的加热功率,最后依据加热功率控制加热组件在当前温控周期的运行,利用温度场的自散热特性,结合内部加热组件,实现激光器内部恒温,并且采用单向控制来代替TEC的双向控制,简化了驱动方式和恒温方法,可采用常规器件进行制作,能够完全替代TEC调温器件,摆脱对进口器件的依赖,结构和组装工艺便捷,大幅度降低成本,且易于大批量生产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575604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209416.5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滑坡诱发机理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其中滑坡诱发机理测试装置包括:框架体、设有敞口的箱体、夯实机构、施力机构和喷淋机构。箱体设在框架体内,箱体内用于装载模拟滑坡体。夯实机构和施力机构设在框架体上,夯实机构用于对模拟滑坡体进行夯实;施力机构的作用端伸入箱体内对模拟滑坡体施加作用力。喷淋机构包括可喷水的喷淋部件和锁固件,多组喷淋部件可转动地设在框架体的上部;喷淋时相向设置的两组喷淋部件朝向靠近彼此的方向转动,锁固件锁定两组喷淋部件,喷淋部件朝向敞口喷淋;完成喷淋时喷淋部件转动至避开敞口。本发明实施例的滑坡诱发机理测试装置,可实现多种外力耦合作用下的滑坡诱发机理的测试,可重复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205669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110393906.4
申请日:2021-04-13
Applicant: 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 , 辰安天泽智联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8B29/18 , G08B17/12 , G08B17/06 , G08B17/1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火灾监测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融合式的消防物联网监测预警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通过发出报警信号的探测器获取理论火源位置θ;S2,通过任意两个探测器发出报警信号时的时刻构成的实际时间差Δtl′获取理论火源位置θ的极大似然位置S3,计算步骤S2中的任意两个探测器针对该火源位置发出报警信号时的时刻构成的时间差T;S4,获取修正之后的时间差S5,计算Δtl′与构成的相对误差δk;S6,若δk≤δmin,则报警信号为真,即发生火灾,进行火灾处理,否则进行步骤S7;S7,若Δtl′≤Δt′lmax且k≤kmax,则报警信号为真,进行火灾处理,否则进行步骤S8;S8,通过警报系统告知火灾处理单位。本发明通过多个探测器判断是否真的发生火灾,能够尽可能的降低火灾的误判。
-
公开(公告)号:CN109595474B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1910073995.7
申请日:2019-01-25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 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
IPC: F17D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波束形成的埋地输气管道泄漏交叉定位方法,该方法通过基于波束形成方法,结合交叉定位原理实现对所述埋地输气管道泄漏处所产生声源空间位置的定位,从而完成对泄漏点的定位。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的优点在于:本发明设置两个传感器阵列,通过波导杆将其延伸至土壤介质,利用交叉定位原理改进了基于波束形成的声源定位方法,使其能够实现对远场声源的三维定位,并将其运用在埋地输气管道泄漏声波定位场景,从而实现对管道泄漏的精确定位,是对现有基于声波法的管道泄漏检测方法的补充,解决了现有方法定位实时性高但精度不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275916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2010093290.4
申请日:2020-02-14
Applicant: 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 , 辰安天泽智联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8B1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本一种区域火灾报警模型的构建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01.搭建全尺寸试验平台得到建筑结构微元;在建筑结构微元内布设各个试验设备;S02.在其中一个建筑结构微元中点燃火源后,获取首个报警传感器信号及其附近传感器的信号,并将信号归入火灾报警模拟信号数据库;并赋予相应的真、假火警标签;S03.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样本数据;S04.对所述样本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学习样本;S05.模型训练。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利用搭建的试验平台,可以进行多传感器区域型火灾探测数据的收集,为多传感器区域型火灾报警模型提供了训练基础,由于获取的数据可覆盖各种建筑结构微元,从而使得到的目标模型在实际应用中,误报率低。
-
公开(公告)号:CN110836651A
公开(公告)日:2020-02-25
申请号:CN201911038348.9
申请日:2019-10-2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滑坡柔性监测装置及其方法,该装置包括:套筒内限定出彼此连通的上腔室和下腔室,锚索设于下腔室内且其下端伸出下腔室外,使用时的锚索在套筒内向下做单向运动,锚索的底端设置有锚固端,锚索贯穿滑体并通过锚固端固定在滑床上;滑动头与锚索的顶端相连,滑动头初始状态位于上腔室内,可向下做单向运动;橡胶管套在套筒外侧,橡胶管贯穿滑体,橡胶管与套筒之间填充颗粒物;套筒盖紧固在套筒上且封盖上腔室,声发射传感器设于套筒盖上表面。由此,提供了一种改进的滑坡柔性监测装置,使得该装置对滑坡进行监测的过程中不容易被滑坡的变形所破坏,提高了装置的寿命,更适用于对滑坡进行监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