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667381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10554212.X
申请日:2020-06-17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输电线路走廊通信覆盖与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建立输电线路走廊通信覆盖架构;根据所述输电线路走廊通信覆盖架构建立输电线路走廊通信数据传输模式;根据所述输电线路走廊通信的数据传输模式建立输电线路走廊通信机制,通过计算得到最优的输电线路走廊通信机制,实现了输电线路走廊的通信全覆盖,为输电线路走廊沿线的线路传感器、巡检设备、人工运维设备等提供电网专有通信方案;使用无线通信技术灵活地实现输电线路走廊通信设备的数据传输,并且充分考虑输电线路走廊沿线的取能供电问题,在限制条件下满足功率及服务质量的要求,采取最优的输电线路走廊通信机制进行通信。
-
公开(公告)号:CN111552959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2010558726.2
申请日:2020-06-18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21/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程序特征序列生成方法和装置,用于判断运行中的程序是否被篡改。本发明包括:当扫描程序时,扫描多条程序指令中指令序号最小的未扫描的程序指令,并判断当前扫描的程序指令的指令类型;当指令类型为跳转类指令时,生成所述当前扫描的程序指令的跳转关系数字对,并保存所述跳转关系数字对;判断当前运行的程序指令的指令序号是否等于预设阈值;若否,则跳转至扫描多条程序指令中指令序号最小的未扫描的程序指令的步骤;若是,则采用保存的跳转关系数字对生成特征序列,并停止扫描程序。
-
公开(公告)号:CN111488597A
公开(公告)日:2020-08-04
申请号:CN202010244766.X
申请日:2020-03-31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跨网络安全区域的安全审计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管理模块、数据传输管理模块、数据使用管理模块和数据导出管理模块;数据采集管理模块,通过数据采集管理模块、数据传输管理模块、数据使用管理模块、数据导出管理模块对系统数据从采集、传输、使用、存储、导出进行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不可否认性的安全设计,解决了现有安全审计系统在安全设计上,没有对系统数据从采集、传输、使用、存储进行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不可否认性的安全设计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447057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219065.0
申请日:2020-03-25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4L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门限秘密共享技术的安全存储方法及设备,包括:节点选举出秘密分发者及秘密保存者;秘密分发者通过门限密码算法将需要储存的数据分为n个秘密份额,进行签名加密后传输给秘密保存者;秘密保存者对秘密份额储存后,秘密分发者将秘密份额的签名加密后传输至用户,用户对其解密后进行储存。本发明节点的地位平等,在不同数据存储访问过程中可根据不同情况担当不同的角色,其中秘密分发者、秘密恢复者和秘密保存者均通过选举竞争产生,避免节点角色固定容易遭受拒绝服务攻击。在节点与节点之间、节点与用户之间的数据传输过程,该机制采用了非对称加密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密和签名,保证了数据传输过程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277372A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910667327.7
申请日:2019-07-23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1L23/544 , H01L21/027 , G03F7/00 , G03F1/8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电路光刻蚀结构,包括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第一导体与第二导体均通过预设版图光刻蚀而成;预设版图包括对应第一导体的第一遮蔽图形,以及对应第二导体的第二遮蔽图形;第一遮蔽图形包括至少一个沿预设方向延伸的遮蔽指。在光刻蚀工艺中由于光学邻近效应会使得版图中的拐角处发生畸变,由于受制备工艺中随机扰动的影响,该畸变具有较强的随机性,使得集成电路光刻蚀结构的寄生电容值也不相同。该集成电路光刻蚀结构可以较好的捕获集成电路生产过程中的工艺随机扰动,可用于生成集成电路的标识信息;使用该集成电路光刻蚀结构的制作成本很低。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方法及一种集成电路,同样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244188A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910619963.2
申请日:2019-07-10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网故障诊断方法,应用于配电开关监控终端,且所述配电开关监控终端设置有具有运算处理能力的元件,包括获取神经网络模型;获取当前待检数据;根据所述神经网络模型对所述当前待检数据进行分析,确定故障为潜在故障或者已发故障。本申请中的故障诊断方法直接在配电开关监控终端上进行,对当前待检数据进行诊断,不需将数据发送至配电主站,增强电网运行的鲁棒性,符合电网实时性要求,且减轻了配电主站的压力。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优点的装置和配电开关监控终端。
-
公开(公告)号:CN110224898A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910561762.1
申请日:2019-06-26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终端的规约加密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预先封装通信协议库、规约协议库和加密协议库,根据测试人员输入的通信类型选择、规约类型选择和加密类型选择分别从库中调用相应的通信协议、规约协议和加密协议,将调用的通信协议、调用的规约协议和调用的加密协议写入预设的规约加密测试模板,得到规约加密测试程序,并利用规约加密测试程序对待测配电终端进行规约加密测试,相当于仅存储了一个测试流程,由测试人员选择通信协议、规约协议和加密协议进行自由组合得到规约加密测试程序即可进行测试,而无需存储通信协议、规约协议和加密协议自由组合后的所有测试流程,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大大缩减了代码冗余量。
-
公开(公告)号:CN110110565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388822.4
申请日:2019-05-10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K7/1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RFID设备数量的估算方法,包括读卡设备确定参考值并将参考值发送至各RFID设备,以使RFID设备分别生成以参考值为上限的预估区间内的任一随机数;读卡设备轮询预估区间内的各整数并将所述整数发送至各RFID设备,以使RFID设备根据自身生成的随机数与接收的整数做出应答;读卡设备根据RFID设备的应答消息进行参数统计,并在遍历预估区间的各整数后根据统计参数及参考值计算得到RFID设备的数量。该估算方法可有效克服人工设定RFID设备数量所存在的缺陷,能够准确高效的估算RFID设备的数量。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读卡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均具有上述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775331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910168054.1
申请日:2019-03-06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料带的芯片查补设备,包括:底座、控制装置以及依次设于底座上的输送装置、检测装置、剥离装置、补料装置以及封合装置,输送装置用于驱动料盘旋转以将料盘中的料带从第一料盘输送至第二料盘;检测装置位于料带输送路径上并用于检测料带中是否缺失芯片;剥离装置用于剥离料带中芯片缺失处的载带与盖带;补料装置用于补充芯片至与盖带分离的载带上;封合装置用于封合已补充芯片的载带与盖带;输送装置、检测装置、剥离装置、补料装置和封合装置信号连接于控制装置。能实现芯片缺失的自动检测与自动补充,有效避免了手工操作时效率低、材料浪费等问题,极大提高了芯片出厂效率与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9737045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910027185.8
申请日:2019-01-11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芯片生产的空压机故障预警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包括:获取空气压缩机的历史观测向量,其中,历史观测向量中包括多个变量的监测数据;将历史观测向量分为第一历史观测向量和第二历史观测向量,通过第一历史观测向量构建故障预警模型,根据故障预警模型及第二历史观测向量确定故障预警阈值;获取空气压缩机的实际观测向量;通过故障预警模型及故障预警阈值判断实际观测向量是否满足故障预警条件,若是,生成预警信号。本申请中,当判定实际观测向量满足预警条件时,生成故障预警信号,使现场的工作人员提前发现空气压缩机故障的早期征兆,采取正确措施,以降低故障损失,极大提高启动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