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边形液压主动支护支架
    13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052083B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010580087.6

    申请日:2010-12-09

    Abstract: 一种多边形液压主动支护支架,包括分别设在两侧帮上的液压支撑器,液压支撑器的两头分别铰接有支撑杆,两帮上的左右两个支撑杆之间铰接有顶板支护梁;两帮下的左右两个支撑杆之间铰接有底板支护板,液压支撑器包括帮部支护板,帮部支护板的底部设有与下支撑杆相连接的铰接头,帮部支护板上设有液压缸,液压缸上设有与其相配合的液压柱,液压柱上设有与上支撑杆相铰接的导向栓,帮部支护板的两侧设有支撑杆导向槽,液压缸上设有安全溢流阀。克服了现有支护设备中的不足,实现了支架的主动支护,同时实现了对高压力的让压,实现支架的持续有效支护而免遭压坏。其结构简单,成本低,效果好。

    切顶巷预裂顶板布置方法
    13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797492A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210316458.9

    申请日:2012-08-31

    Abstract: 一种切顶巷预裂顶板布置方法,尤其适用于具有厚层坚硬顶板的工作面进行顶板预裂,避免顶板在工作面后方形成大面积悬顶而使煤体产生高应力集中诱发冲击矿压灾害。在需要预裂顶板的位置掘进巷道,联通工作面沿采空区一侧的顺槽与瓦斯高抽巷,此掘进的巷道称为切顶巷。切顶巷在厚层坚硬顶板中形成一个巷道大小的孔洞,将顶板强度弱化,当工作面推进至切顶巷区域时,顶板沿切顶巷预裂弱化区产生断裂,从而避免厚层坚硬顶板在工作面后方形成大面积悬顶,避免悬顶导致的工作面前方煤体形成高应力集中诱发冲击矿压,同时该方法预裂顶板无需爆破,避免因爆破产生的火花诱发矿井瓦斯爆炸灾害。该方法简单、安全、实用、切顶效果好。

    一种锚固体结构抗冲击性能原位测试系统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23769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420571.0

    申请日:2024-10-1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锚固体结构抗冲击性能原位测试系统及试验方法,其包括锚杆、煤岩体和反力钢架,锚杆通过托盘和锚杆螺母固定在煤岩体内,反力钢架上固定设置有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杆通过液压装置供油推动控制,锚杆远离煤岩体一端通过拧固头与液压缸的活塞杆连接,拧固头包括金属外壳、锚杆夹具和活塞杆夹具,锚杆夹具和活塞杆夹具位于金属外壳内部两侧,锚杆夹具和活塞杆夹具之间设置有荷载传感器,金属外壳上安装有位于锚杆夹具靠近锚杆一侧的垫板,垫板内设置有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与液压装置相连,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部设置有连接头。对锚杆在实际工程环境中的动态响应进行模拟,对锚杆的抗冲击性能进行原位测试。

    一种粒子高频多点位连续冲击辅助破岩试验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66048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18347.9

    申请日:2024-07-2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粒子高频多点位连续冲击辅助破岩试验系统及方法,涉及岩石测试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设置有防护罩,防护罩一侧开设有粒子通道,工作台上设置有粒子冲击加载单元,粒子冲击加载单元包括气压泵、高压气管、粒子加速盒和粒子发射管,粒子加速盒安装在工作台上靠近粒子通道一侧,粒子加速盒内开设有粒子储存室,粒子加速盒内设置有控制阀,控制阀的出口通过连通管与粒子储存室连通,控制阀与高压气管连通,高压气管与气压泵相连通,工作台上设置有用于调整粒子加速盒角度的角度调节单元,工作台上设置有用于对试验过程进行记录的冲击过程记录单元。简便有效地对粒子冲击破岩效率进行测试。

    一种基于大直径钻孔的煤体应力集中程度判别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993844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210800840.0

    申请日:2022-07-08

    Abstract: 一种基于大直径钻孔的煤体应力集中程度判别方法及装置,该方法是先确定定制气囊的直径及长度;在巷道实体煤侧施工大直径钻孔后,通过多功能数据采集仪测得n个大直径钻孔的初始状态的时间T0、开尔文温度K0、气囊压力P0和在回采期间的时间T、开尔文温度K和气囊压力P;计算n个大直径钻孔的钻孔相对变形量指标B、相对应力集中程度指标J、相对变形量指标偏差值δB、相对应力集中程度偏差值δJ;选定#imgabs0#或#imgabs1#的钻孔作为第二轮卸压目标区。该方法能降低下一轮大直径钻孔卸压的工程量,从而降低矿井的防冲成本,提升矿井的采煤效率和经济效益。

    一种基于钻孔应力监测的大直径钻孔合理间距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96252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111661776.4

    申请日:2021-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钻孔应力监测的大直径钻孔合理间距确定方法,先确定回采工作面巷道冲击危险区域;设定n个大直径钻孔的施工位置,相邻钻孔间距按照增加Δl差值计算;在相邻钻孔位置的中点均安装钻孔应力计,并设定参考钻孔应力计,在设计位置同时施工钻孔,同时持续监测所有钻孔应力计的应力值;以相同时刻参考钻孔应力计获取的应力值分别与其余钻孔应力计的应力值做差,然后各自除以初始油压分别获得各个钻孔应力计的钻孔应力变化率并绘制形成曲线;依照曲线变化趋势确定各个不同间距的试验大直径钻孔的卸压效果,最终选择卸压效果最好且施工成本低的确定为该冲击危险区域后续大直径钻孔的合理间距,从而保证对该冲击危险区域的卸压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