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重配置的卫星遥测在轨监视与量化管理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33527B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510584661.8

    申请日:2015-09-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重配置的卫星遥测在轨监视与量化管理系统及其实现方法,该系统包括:星务数据接收模块、星务数据查找表记录与存储模块、遥测监视表接收与记录模块、遥测监视表重配置模块、遥测参数监视匹配与更新模块、遥测异常监测模块、遥测参数统计模块、故障事件包自主生成模块、统计事件包自主生成模块、总线传输模块。因此,本发明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在轨可操作性,能够显著提升遥测在轨监视方式标准化程度和在轨自主运行管理效率,解决了在轨遥测监视信息的可重配置问题,并且解决了遥测异常事件和统计事件量化管理的问题,接口明确,可实施性强。

    一种基于机电联合扫描的SAR卫星在轨性能提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32537B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710292249.8

    申请日:2017-04-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电联合扫描的SAR卫星在轨性能提升方法,包括:将成像场景中心位置回波多普勒频率为零时刻设置为成像中心时刻;设计方位向不同时刻的地面瞄准点;根据卫星到场景的斜距范围,计算瞬时回波时间范围;选择合适的脉冲重复频率;根据卫星天线电扫描能力,确定天线扫描范围;根据电扫描范围和波束扫描步进值,计算驻留脉冲数;按匀速扫描的规律,计算全部时间点天线电扫描角;根据瞬时星历数据、地面瞄准点和瞬时时刻天线电扫描角,利用矢量法计算瞬时成像所需姿态角;判断卫星控制系统是否能实现上述姿态需求;完成参数设计。可见,本发明采用机电联合扫描的方式,实现了在轨相控阵体制SAR卫星图像性能的全面提升。

    一种基于序列图像的柔性星载天线在轨振动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47110A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910180967.5

    申请日:2019-03-11

    Abstract: 一种基于序列图像的柔性星载天线在轨振动测量方法,在柔性星载天线上粘贴目标标志点,按照时序进行图像采集,得到柔性星载天线的序列图像;从柔性星载天线的序列图像中提取目标标志点,得到各个目标标志点的轮廓;将各个目标标志点的轮廓,分别拟合成亚像素精度椭圆,确定各个亚像素精度椭圆的中心像素坐标;建立相机投影模型;根据各个亚像素精度椭圆的中心像素坐标,标定相机投影模型的外参,完成在轨标定;根据标定外参后的相机投影模型,对柔性星载天线粘贴的目标标志点进行在轨振动测量。测量结果为天线面型精调、振动抑制、动力学模型在轨修正、载荷对地成像补偿提供输入,同时为卫星在轨故障诊断,在轨健康监测提供测量和图像信息。

    一种蓄电池充电调节保护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06787067B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710103382.4

    申请日:2017-02-24

    Abstract: 一种蓄电池充电调节保护电路,包括充电保护主电路、故障诊断电路、自主保护使能电路;充电保护主电路与充电调节电路数量一致,每个充电保护主电路包括磁保持继电器J1、三极管Q2、Q3、霍尔电流传感器H4、限流电阻R5以及电源VCC41~VCC43;故障诊断电路与充电保护主电路数量一致,每个故障诊断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U11~U14、三极管Q15、Q16、隔离二极管D9、D10、限流电阻R21~R32、分压电阻R33~R36以及电源VCC45;自主保护使能电路与充电保护主电路数量一致,每个保护电路包括电源VCC44、磁保持继电器J40以及限流电阻R37。本发明蓄电池充电调节保护电路采用保护开关串联方式,实现方式简单,可靠性高,并提供了两种保护模式供选择,控制方式灵活。

    一种基于星载AIS实时信息引导的星上自主成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07665A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811280751.8

    申请日:2018-10-30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基于星载AIS实时信息引导的星上自主成像方法,步骤如下:(1)捕获并确认需观测的舰船目标;(2)确定卫星观测时刻和观测区域;(3)计算卫星对船只的观测姿态;(4)调整卫星姿态,确定SAR载荷可进行成像工作。本发明利用星载AIS信息实时对感兴趣的目标进行匹配筛选,并确定目标所在的区域,实现SAR载荷成像所需要时间、姿态、成像参数等数据的实时解算,自动生成卫星姿态调整指令及SAR载荷开机成像指令,完成对选定区域和选定目标的成像任务。AIS信息和SAR成像信息的综合利用,提高了海上舰船目标的识别确认效率,提高了舰船目标的成像准确率,提高了系统的观测效能。

    敏捷合成孔径雷达卫星聚束模式姿态机动需求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00700A

    公开(公告)日:2017-10-27

    申请号:CN201610238755.4

    申请日:2016-04-1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敏捷合成孔径雷达卫星聚束模式姿态机动需求计算方法,在聚束模式工作时包括:对雷达波束的地面瞄准点和成像时序进行规划;根据所规划的成像时序,对所述雷达波束的姿态机动需求信息进行粗算;将粗算获得的姿态机动需求信息作为初始信息进行精算以完成最终的姿态机动需求计算。因此,本发明考虑了雷达波束离轴角的影响,适用于包含任意离轴角的敏捷SAR卫星聚束模式姿态机动需求计算,也可应用于机械扫描和电扫描联合实现的SAR卫星聚束模式姿态机动需求计算,得到满足精度要求的需求姿态,能够适用于天线安装于星体任何位置的敏捷SAR卫星聚束模式姿态机动需求计算。

    基于多遥感器联合探测的海洋盐度卫星

    公开(公告)号:CN107300561A

    公开(公告)日:2017-10-27

    申请号:CN201610238753.5

    申请日:2016-04-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2/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遥感器联合探测的海洋盐度卫星,同时配置多种遥感器对海洋盐度进行同步探测,多种遥感器被置于海洋盐度探测遥感卫星的平台上并且至少包括:L波段二维综合孔径微波辐射计、L波段一维综合孔径微波辐射计、L波段数字波束形成散射计、C波段微波辐射计、Ku波段微波辐射计和K波段微波辐射计.因此,本发明采用联合观测、同程观测的手段,既完成了高分辨与高稳定的结合,又具备同程观测数据精确校正L波段亮度温度的能力。与此同时,一维综合孔径与散射计等多个频段共用同一柱形反射面天线,降低了系统的复杂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