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损换热器
    14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220303A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910139478.5

    申请日:2019-02-2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采用吸收式热泵和电动热泵内部换热过程耦合的换热器,属于广义换热器范畴。该换热器采用同时实现制冷剂冷凝、氟利昂冷凝和制冷剂蒸发的一体化结构的换热器,并采用板式再生器和热管溶液热交换器,可以将热水出口温度降低到远低于冷水入口温度的水平,显著的降低了热水和冷水换热过程的损失并提升换热效率,同时减小热泵设备体积。

    一种耦合热泵换热器
    14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057129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910455981.1

    申请日:2019-05-29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高效的提取冷水的热量用于加热热水的高效换热器,将三级压缩过程、稀释-再生过程以及热管换热器耦合实现该换热过程。该高效换热器可以根据换热的参数要求选择一种或者多种成分组成循环工质。同时,两级压缩机可以采用汽轮机或者电机驱动,相比现有换热方式而言,可实现在“热侧与冷侧温差大”和“热侧出口温度高”的极限工况下高效工作,具有显著的性能优势。

    一种废弃SCR脱硝催化剂的循环再利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22399B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611165982.5

    申请日:2016-12-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保技术和脱硝催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弃SCR脱硝催化剂的循环再利用方法。本发明首先对废弃SCR脱硝催化剂进行吹灰除杂,然后依次用去离子水和酸溶液进行超声清洗,随后将催化剂粉碎并进行结构调整,最后采用等体积浸渍法进行活性负载,所得物料经成型、干燥、焙烧获得循环再利用催化剂。本发明中的方法工艺简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适合大规模生产,循环再利用催化剂的脱硝效率达到甚至超过新鲜催化剂的水平且SO2氧化率在最大程度上得到了控制;不仅可以变废为宝、化害为益,还可以解决一系列潜在的环境污染问题,从而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不可估量的环境效益。

    集成太阳能煤气化的超临界二氧化碳零排放发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356721A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811342746.5

    申请日:2018-1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煤基发电领域的集成太阳能煤气化的超临界二氧化碳零排放发电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太阳能气化炉、燃烧室、透平、回热器、空气分离装置等部分组成。在该系统中,聚集的高温太阳能为煤气化提供热量,产生的合成气与氧气燃烧直接加热驱动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燃烧产物可从尾气中分离实现零排放;煤气化产生的多余合成气储存在储气室内,用于储能;合成气净化、空气分离等过程的废热通过加热循环工质、产生蒸汽、干燥原煤实现回收利用。该系统通过高效的系统集成耦合,有望降低化石能源消耗,拓宽太阳能的利用途径,实现煤基燃料高效清洁发电。

    一种支持多热源输入的蓄热中心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237975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202743.1

    申请日:2018-10-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蓄热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支持多热源输入的蓄热中心系统;包括蓄热中心,多温区蓄热单元,热源,增压泵等;本发明可利用来自多热源的不同品味的热能,通过蓄能中心的多温区蓄热单元进行分类存储,同时在放热时也可满足不同温区热用户的要求;本发明可以将利用蓄热中心实现了多温区蓄热单元的统一管理,同时利用单一的蓄热热源流体实现了多热源蓄热,单一的放热冷源流体满足多用户的热需求,较常规蓄热系统更能满足复杂的热源和热用户需求,提高了蓄热技术的适用性。

    一种针对膜基气体吸收的热循环利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993096A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10635630.4

    申请日:2018-06-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交换技术,提出一种针对膜基气体吸收的热循环利用系统,包括:升温装置(3),设置在第一容器(1)和第二容器(2)的一个输送导管上;降温装置(4),设置在第一容器(1)和第二容器(2)的一个回流导管上;热循环装置,热循环装置设置在升温装置(3)和降温装置(4)之间,用于将输送导管内的高温流体和回流导管内的低温流体进行热交换,其中,所述热循环装置包括半导体组,半导体组通过导热元件连接在升温装置(3)和降温装置(4)之间,而且半导体组通电。本发明直接利用装置中的余热,配合少量的电能就可以完成热量从低温热源到高温热源的传递,而且装置的占地面积会大大减小,紧凑度大大提高。

    一种乳化装置
    14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889150A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10645360.5

    申请日:2018-06-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混合器技术,提出一种乳化装置,包括:用于高粘度流体的第一流体通道(13);用于低粘度流体的第二流体通道(23);第一流体导流器(12),第一流体通道(13)的流体入口端连接到第一流体导流器(12);第二流体导流器(22),第二流体通道(23)的流体入口端连接到第二流体导流器(22);导流联箱(3),第一流体通道(13)的第一流体出口(11)和第二流体通道(23)的第二流体出口(21)共同连接到导流联箱(3)。本发明的乳化装置降低了油相的压降,提高了混合效果。

    一种模块化的板式凝汽器
    15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568332B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610833745.5

    申请日:2016-09-1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热交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的板式凝汽器。所述板冷凝汽器主要由凝汽模块、不凝结气体冷却模块和凝汽器壳体构成,凝汽模块和不凝结气体冷却模块主要包括板片、板片接口、首箱和尾箱构成。多块板片通过焊接组装在一起,形成交错的蒸汽与冷却水流道,循环水流道两端与板片接头焊接,板片接头通过螺栓与首箱和尾箱组装构成凝汽模块和不凝结气体冷却模块,凝汽模块和不凝结气体冷却模块插于凝汽器壳体内的插槽内并通过螺栓与壳体连接。板式凝汽器传热系数高,压降阻力小,结构紧凑空间利用率高,模块化的设计使得板片的清洗、维护和更换更加方便快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