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714215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811648961.8
申请日:2018-12-30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志勇 , 林涛 , 及洪泉 , 陈艳霞 , 谷君 , 吕立平 , 刘漫雨 , 王宁 , 闻宇 , 王松 , 陈玉慧 , 孙云枫 , 孙世明 , 苏标龙 , 顾文杰 , 靳晶 , 葛以踊 , 马锋 , 谭志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通信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通过配电数据网建立目标链路;依据上述目标链路建立第一核心系统和第二核心系统之间的网络连接,其中,上述第一核心系统为配电架构中的主核心系统;上述第二核心系统为上述配电架构中的副核心系统;在上述第一核心系统或上述第二核心系统中任意之一出现故障的情况下,依据上述目标链路对出现故障的核心系统进行数据同步。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配电网系统在两个核心系统间的直连光纤中断的情况下无法进行通信,导致配电网通信系统的通信效率较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709418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811573672.6
申请日:2018-12-2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充电设施的检测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处理器。该方法包括:获取对充电设施进行检测的测试用例列表,其中,测试用例列表中包括多个测试用例;基于多个测试用例的属性对多个测试用例进行划分,得到第一测试用例集合和第二测试用例集合;对第一测试用例集合中的测试用例按照对充电设施进行检测的次序进行排序,基于排序后的第一测试用例集合对充电设施进行检测,对第二测试用例集合中的各个测试用例单独执行,以对充电设施进行检测,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在电动汽车充电桩的检测过程中,单独执行每一个测试用例需要启停充电桩多次,导致检测效率低下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598452A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811645824.9
申请日:2018-12-30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艳霞 , 吕立平 , 谷君 , 及洪泉 , 林涛 , 王志勇 , 于希娟 , 王宁 , 闻宇 , 张金虎 , 杨青青 , 陈玉慧 , 孙云枫 , 徐希 , 王元元 , 吴婧妤 , 孙世明 , 苏标龙 , 马锋 , 谭志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监测配电网的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通过对配电网的待处理模型进行预处理,得到上述配电网的主配用一体化模型,其中,上述待处理模型至少包括:主网模型、配网模型、用户电网模型,上述预处理包括:模型拆分处理和模型合并处理;基于上述主配用一体化模型,依据目标设备的标识信息生成上述配电网的供电路径;分析运行在上述供电路径上的目标设备的运行风险,得到风险评估数据,其中,上述风险评估数据用于评估上述配电网的运行情况;依据上述风险评估数据确定上述配电网的运行情况是否安全。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实时准确监测配电网的运行情况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412138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1648940.6
申请日:2018-12-30
Inventor: 金渊 , 刘秀兰 , 朱洁 , 及洪泉 , 陈平 , 李国昌 , 李香龙 , 赵宇彤 , 张宝群 , 陈熙 , 曾爽 , 关宇 , 陈艳霞 , 于希娟 , 迟忠君 , 孟颖 , 张倩 , 程林
IPC: H02J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均流控制系统和方法。其中,该系统包括:多个待均流模块;均流母线模块,与所述待均流模块相连,用于确定多个所述均流模块输出的平均电流;多个均流控制模块,与多个所述待均流模块一一对应,用于根据所述待均流模块的输出电压、输出电流和所述均流母线的所述平均电流,确定基准电流,并根据所述输出电流和所述基准电流,控制所述待均流模块输出均流电流。本发明解决了无法进行均流控制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253419B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610929617.0
申请日:2016-10-31
Applicant: 威胜电气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威胜能源产业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台区内充电桩的用电管理装置,包括电源模块、控制模块、测量模块和通信模块;电源模块供电;测量模块测量数据并上传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做出决策,通过通信模块发出控制信号。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台区内充电桩的用电管理装置的用电管理方法,包括获取台区内电力系统参数,并事先存储台区内充电桩的控制流程;计算台区变压器和充电桩的工况参数;对充电桩进行用电管理。本发明通过测量充电桩的工作参数和电网的实时运行参数,然后测量的参数送入控制板进行比对,并最终通过本发明提供的用电管理方法进行决策和下发控制指令,因此本发明能够实现台区内充电桩的自动化有序管理,从而保证台区用电安全和科学。
-
公开(公告)号:CN119166994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187335.9
申请日:2024-08-27
IPC: G06F18/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号噪声的抑制方法及其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噪声抑制领域,其中,该抑制方法包括:采集目标信号,并对目标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目标信号的信号频谱,基于背景噪声频谱的标准差,确定频谱阈值,并基于频谱阈值,去除信号频谱中的噪声分量,对去除噪声分量的信号频谱进行傅里叶反变换,得到初始降噪信号,基于初始降噪信号以及目标信号,定位目标信号中的脉冲噪声信号,并对脉冲噪声信号进行平滑处理,得到目标降噪信号。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无法有效抑制信号噪声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070292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194156.8
申请日:2024-08-2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配电网能源保护系统。涉及配电网能源领域或其他相关领域,该系统包括:数据分析系统,用于接收配电网设备的能源数据,根据能源数据确定配电网设备的安全检测结果;故障检测设备用于接收能源数据及控制器发送的安全检测结果,根据能源数据和安全检测结果确定配电网设备的配电网调整策略;控制器,用于接收数据分析系统发送的安全检测结果,将安全检测结果转发给故障检测设备,还用于接收故障检测设备发送的配电网调整策略,将配电网调整策略转发给调整设备;调整设备用于在接收到配电网调整策略的情况下,根据配电网调整策略对配电网设备进行调整。通过本申请,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对配电网设备进行安全检测的效率低、效果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736582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771268.9
申请日:2024-06-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力施工安全知识图谱的构建装置,该构建装置包括:构建主机,包括座体、控制件、第一显示单元以及第二显示单元,控制件、第一显示单元以及第二显示单元均设置在座体上,座体设置有电子文档端口,控制件分别与电子文档端口和第一显示单元信号连接;纸质文档采集件,包括采集箱和图像采集件,采集箱具有采集腔以及与采集腔相连通的采集口,采集腔内设置有纸质文档采集位,采集箱设置有位于纸质文档采集位的正上方的采集窗口,图像采集件设置在采集窗口处,控制件分别与图像采集件和第二显示单元信号连接。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电力施工安全知识图谱的构建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951687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211334934.X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信应用共享的双机远动装置,包括软件层相同的主机和备机,主机与备机之间通过串口线连接,串口线作为专用数据通道共享可信应用管理数据,确保备机上电后运行环境的可信;本发明的方法包括步骤如下:通过可信平台控制模块启动主机上的操作系统,确保主机上电后运行环境的可信;通过可信平台控制模块支撑可信软件基的控制功能,为主机应用程序和备机提供可信运行环境;通过专有数据通道共享可信应用管理数据,确保备机上电后运行环境的可信;通过可信软件基完成对应用程序的白名单管理,防止白名单以外的恶意进程启动。本发明能将双机远动装置现有的被动安全防御提升为具备可信安全的主动免疫能力,支撑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7728510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460479.2
申请日:2023-1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电机的控制方法、装置和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确定目标区域的负荷功率为目标功率;获取多个发电机各自的容量;根据多个发电机各自的容量,确定多个发电机各自的目标系数;按照多个发电机各自的目标系数,将目标功率分为多份待输出功率,其中,多份待输出功率与多个发电机分别对应;控制多个发电机分别输出多份待输出功率。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发电机控制策略中只有部分发电机可以参与系统调节导致调节能力不足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