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225387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810055516.4
申请日:2018-01-19
申请人: 山东大学 , 长江地球物理探测(武汉)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线性工程安全监测的全分布式光纤监测系统与方法,包括全分布式传感光纤,所述全分布式传感光纤并行布置在线性工程的内部或表面;所述全分布式传感光纤将采集的信号分两路分别传输至激光器及光电调制器,所述光电调制器将接收的信号进行处理后依次传输至光探测器、数据采集设备及计算机。这套分布式监测系统的第一个优点是利用光纤的特性可以实现远程、长距离监测;第二个优点是可以实现分布式监测,掌握线性工程整体的运行状态;第三个优点是由于使用了光纤和光信号,可以在雷电、潮湿等的恶劣环境下使用;第四个优点是可以实现自动化测量与分析,比较迅速地获得线性工程的变形或温度异常,及时给出异常区域,并给出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05676279B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610032385.9
申请日:2016-01-18
申请人: 长江地球物理探测(武汉)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1V1/28
CPC分类号: G01V1/42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同心圆等炮检距的地震反射数据采集方法,属于工程地球物理勘探技术领域,该方法具体是将检波器以同心圆的方式布置,首先在隧道掌子面上选取一个岩石密实点为震源点,以该震源点为圆心,设置3条同心圆测线,在圆心激发地震波,通过检波器获取隧道前方的反射波信息,基于掌子面检波器的空间位置生成三维模型图,可清晰地观测到三维地质构造面,通过相应的分析处理方法,获取前方地质构造或不良地质体的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06382115A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610767943.6
申请日:2016-08-30
申请人: 长江地球物理探测(武汉)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E21B47/002 , H04N7/1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滚轮递送式钻孔电视系统及其检测方法,它包括:钻孔电视主机,电缆,高清探头,滚轮式探头外壳,孔壁清洁刷,柔光照明装置,可拼接式滚轮递送杆,以及红外测距装置。该系统较好的解决了目前钻孔电视检测中常见的4个问题:①钻孔电视探头不能一直保持较平稳、居中的姿态进行影像采集的问题;②钻孔内壁上附着的泥沙和碎石等导致探头卡孔的问题;③通过电缆的递送距离确定探头在钻孔中的深度导致探头定位不准确的问题;④光源直射孔壁导致采集到的孔壁影像不自然、失真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047122B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111164985.8
申请日:2021-09-30
申请人: 长江地球物理探测(武汉)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1N21/01 , G01N21/95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管道缺陷检测设备,涉及管道检测技术领域,管道缺陷检测设备包括:安装件,具有安装腔,所述安装件上开设有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用于朝向待测管道的管腔设置;检测装置,包括气囊以及摄像设备,所述气囊活动设于所述安装腔内、且所述气囊为密封设置,所述摄像设备设于所述气囊内;充气装置,与所述气囊连通,用于向所述气囊内充气;以及,驱动装置,包括牵引件以及弹射机构,所述牵引件设于所述气囊,所述弹射机构驱动连接所述牵引件,以将所述牵引件弹射出所述第一开口。本发明提供的管道缺陷检测设备,解决了传统的管道检测设备无法适用于复杂管道工况下的管道检测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509316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111624564.9
申请日:2021-12-28
摘要: 本发明涉及堆石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堆石混凝土的预制模型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堆石混凝土的预制模型包括:混凝土本体、第一架空缺陷、第二架空缺陷及第三架空缺陷;混凝土本体呈长方体状;第一架空缺陷与第二架空缺陷均设于混凝土本体内,第一架空缺陷与第二架空缺陷均设于第一棱边与第三棱边所形成的平面上;第一架空缺陷靠近第一棱边设置,第二架空缺陷靠近第三棱边设置;第三架空缺陷设于混凝土本体内,第三架空缺陷设于第二棱边与第四棱边所形成的平面上;第三架空缺陷靠近第四棱边设置;其中,第一架空缺陷、第二架空缺陷及第三架空缺陷均呈圆柱状。本发明通过设置多个架空缺陷从而验证各种无损检测方法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704709B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210334134.1
申请日:2022-03-30
申请人: 长江地球物理探测(武汉)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F16L55/28 , F16L55/32 , F16L55/40 , F16L55/48 , F16L101/3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管道内窥检测与示踪装置,包括:安装座;折叠组件,设于所述安装座,所述折叠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折叠件,所述折叠组件具有第一状态以及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下,各所述折叠件折叠设于所述安装座,在所述第二状态,各所述折叠件展开以形成检测带,所述检测带沿待测管道延伸;以及,检测机器人,设于所述安装座,所述检测机器人具有信号发射模块,所述信号发射模块用于发射示踪信号,所述检测机器人具有沿所述检测带运动的活动行程,用于检测待测管道内情况。本发明提供的管道内窥检测装置,旨在解决传统技术中小口径、未清淤管道难以检测与管内缺陷、支管暗接难以定位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356673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1710681165.3
申请日:2017-08-10
申请人: 长江地球物理探测(武汉)有限公司
摘要: 一种用于工程设备无损检测领域中锚杆无损检测方法的增强锚杆底端反射信号的装置以及相应增强锚杆底端反射信号的方法。装置包括最外层、第二层以及最内圈三层结构,具体由圆筒形外壳、接合段、空腔段、反射弧、固定螺栓等部分组成。圆筒形外壳作为装置最外层与锚杆孔孔壁及砂浆接触,接合段、固定螺栓与锚杆杆体接触,用来将装置固定在锚杆杆体上,空腔段及反射弧用来使入射信号产生强反射。增强锚杆底端反射型号的方法包括将上述装置固定在锚杆底端,利用锚杆杆体与底端环境波阻抗差异越大、反射能量越强特性,通过该装置可以使入射信号在锚杆杆体底端产生最大反射,从而达到增强锚杆无损检测底端反射信号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5829353B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211641791.7
申请日:2022-12-20
申请人: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长江地球物理探测(武汉)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6Q10/0637 , G06Q10/0631 , G06Q50/26 , G06F30/18 , G06F17/11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地下管网空间冗余度分析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基础资料收集;步骤二:管段扩容影响预判断、确定影响扩容管段;进行目标扩容管段选取并对当前考虑管段进行扩容影响预判断;若当前考虑管段不影响目标扩容管段的扩容,则重复步骤二,换取区域内其它考虑管段进行扩容影响预判断;若当前考虑管段影响目标扩容管段的扩容,则进入下一步骤;步骤三:管段中心线段间的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计算;步骤四:目标扩容管段冗余度计算。本发明解决了地下空间冗余程度难以量化与评估的问题;具有对研究区域内地下管网的空间冗余程度进行分析量化与评估,反应管网改扩建的可能性,便于内涝防治工程更加科学、高效的设计(56)对比文件郭亨波;倪丽萍;蒋欣.地下空间轴向包围盒树三维碰撞检测算法研究.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第04期),第707-710页.
-
公开(公告)号:CN109445497B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1811374256.3
申请日:2018-11-19
申请人: 长江地球物理探测(武汉)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G05D27/02
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温压自动平衡装置,该装置包括外壳、固定板、陀螺仪和电源,固定板安装于外壳上表面,陀螺仪固定于所述外壳的底面中部,外壳底面四角分别设有平衡气缸。陀螺仪包括支柱、横向杆、垂向杆和导电环,垂向杆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圆锤和第二圆锤。本发明提供的温压自动平衡装置利用陀螺仪作为温控电路通路与断路的枢纽,使装置内部的平衡气缸根据温控电路的通断作出响应,进行升温或降温的工作来调节平衡气缸内的压强;气缸本体因内部的压强发生改变而使其自带的气筒向下伸缩,从而使装置发生升降进而达到平衡的目的。本发明通过温压自动平衡装置自动调节仪器的平衡,减少了工作时间,提高了仪器数据采集的精准度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017577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111265260.8
申请日:2021-10-28
申请人: 长江地球物理探测(武汉)有限公司
IPC分类号: F16L55/16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排水管置换系统及方法,包括钻杆、环切钻头组件和顶进装置,穿过旧管的钻杆通过拉动环切钻头组件的方式,使环切钻头组件朝向旧管移动,转动的环切钻头组件在移动的同时对旧管进行破碎,跟随环切钻头组件移动的顶进装置通过推动新管朝向环切钻头组件移动以带动新管占据旧管移动前的位置,实现了旧管的破碎及新管的置换的同时进行,在此同时,移动中的环切钻头组件对新管产生拉力,保证了在置换过程中新管的稳定高效移动,另外,移动过程中的环切钻头组件将旧管的破碎碎片带出新管的置换位置,避免旧管碎片影响新管的置换,保证了新管的顺利置换,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对坍塌受损的旧管进行高效修复的缺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