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3035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516829.7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IPC: C01B32/348 , C05G3/4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氮碱耦合改性生物炭及其制备方法、氮碱耦合改性生物炭基菌肥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氮碱耦合改性生物炭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101、将块状的杜仲枝干与尿素混合并研磨均匀;之后,在保护气氛中发生第一改性反应,得到氮改性生物炭;步骤S102、将氮改性生物炭先在无机碱的水溶液中浸渍、再在保护气氛中发生第二改性反应;之后,经过洗涤液洗涤,得到所述氮碱耦合改性生物炭。本申请通过氮碱耦合改性优化了生物炭的孔隙结构,增加了孔隙度、比表面积及活性位点,从而提高氮碱耦合改性生物炭对微生物的固定和释放效果,以及降低氮、磷、钾养分的淋溶速率,提升缓释效果,提高氮磷钾养分的有效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489561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0730504.2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穿梭培养保持长期继代杨树组培苗活力的方法,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穿梭培养保持长期继代杨树组培苗活力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先将长期继代杨树组培苗放置于生根继代培养基中继代培养三次,之后转移到双层复壮培养基中复壮培养一次,最后转移到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本发明公开的将杨树组培苗生根继代培养和复壮培养交替进行的培养过程,解决了长期继代的杨树组培苗生长衰退的难题。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较常规继代培养的方法所培育得到的组培苗生根更迅速,生长更健壮,质量更好,为杨树的遗传转化、工厂化育苗和推广奠定了良好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9287058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71170.0
申请日:2024-09-29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 G01N1/28 , G01N1/30 , G01N21/84 , C12N15/82 , C12N15/29 , A01H5/00 , A01H6/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评估转基因杨树苗期植株材性的方法和过表达pagEXPA1基因在促进杨树木质部发育中的应用,涉及林木材性测定技术领域。本发明评估转基因杨树苗期植株材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PCR检测外源基因是否整合到杨树基因组中;S2.检测外源基因在杨树中的表达水平;S3.对转基因杨树的茎干维管组织进行显微结构分析;S4.通过纤维离析将纤维、导管、筛管细胞分离,将离析好的纤维染色,观察纤维、导管、筛管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在杨树生长早期就能对木材材性进行全面评估。本发明还提供了过表达pagEXPA1基因在促进杨树木质部发育中的应用,为杨树种植资源改良打下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9265335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0922435.5
申请日:2024-07-10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IPC: C12Q1/6895 , C12Q1/6837 , G16B30/10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白落叶松SNP分子标记及其制备的全基因组液相芯片及其应用。所述长白落叶松SNP分子标记包括61,680个SNP分子标记中的至少一种,所述61,680个SNP分子标记的物理位置是基于日本落叶松参考基因组GCA_027924585.1进行序列比对确定的;本发明的长白落叶松SNP分子标记可用于特异性鉴定长白落叶松树,将位点用于制备长白落叶松树种全基因组液相芯片,可以实现低成本基因分型、长白落叶松遗传多样性评估、种质资源和亲缘关系鉴定、分子设计育种、遗传图谱构建及功能基因定位、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和智慧育种,在长白落叶松育种的多个领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214078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645875.7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油橄榄四倍体的诱导方法,属于油橄榄育种领域。本发明提供的诱导方法包括使用诱导液对油橄榄无菌组培苗的子叶间的生长点处进行处理,其中所述诱导液为使用0.2%二甲基亚砜(DMSO)水溶液作为溶剂配制的含有0.1%~0.5%的秋水仙素和0.02%~0.04%的安磺灵的混合溶液。本发明的方法可有效诱导油橄榄四倍体的产生,并且兼具有相对较低的材料死亡率和较高的材料倍性变异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120766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492032.8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 陇南市经济林研究院油橄榄研究所 , 丹江口市兴源生橄榄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 A01H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对油橄榄‑尖叶木樨榄BC1代个体的染色体遗传信息成分来源进行分析的方法,属于作物品种鉴定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的方法利用SEQ ID NO:1‑SEQ ID NO:92所示的46对引物扩增得到油橄榄‑尖叶木樨榄BC1代个体的基因组中的46个片段并测序,并通过测序结果对其染色体遗传信息成分来源进行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9082132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360505.9
申请日:2024-09-27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控木本植物根系吸收利用氮素的PagPB基因及其应用,涉及基因工程育种技术领域,所述PagPB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发现沉默PagPB基因可以提高杨树根系对氮素的吸收利用效率,过表达PagPB基因降低杨树根系对氮素的吸收利用效率,为木本植物氮素吸收利用关键调控基因挖掘提供重要基因资源,在林木基因工程领域和无性系林业领域有重要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489563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0738537.1
申请日:2024-06-07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简单高效的杨树组培苗培养及移栽方法,属于林木组织快繁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杨树组培苗生根和移栽的专用培养基,该专用培养基是在杨树基本生根培养基的基础上加入特美汀和头孢霉素。本发明还提供了该专用培养基的生根培养方法和简化移栽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克服了普通苗木移栽时因细菌及真菌感染、清洗伤根等原因造成组培苗死亡的缺点,降低了因移栽死亡造成的组培苗损失。本发明移栽后的存活率达到100%,移栽后的杨树组培苗根系发达,植株健壮。本发明的方法简单易学,应用范围广,适用于杨树组培苗生根培养和移栽,易于工厂化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893192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043265.X
申请日:2024-07-31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皮石斛中在重力和微重力下参与淀粉合成和花青苷积累的WRKY基因及其应用,从铁皮石斛(Dendrobium catenatum)中分离和鉴定出一个在重力和微重力下参与淀粉合成和花青苷积累的WRKY基因,其在淀粉合成和花青苷积累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能够在重力和微重力下丰富铁皮石斛叶片淀粉含量增高和叶片红色性状的转基因材料库,为未来在重力和微重力下培育和调控铁皮石斛叶片淀粉含量和红色性状叶片的分子育种提供了有力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8643417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705655.2
申请日:2024-06-03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Inventor: 张雄清
IPC: G06F18/243 , G06F18/214 , G06N5/01 , G06N20/20 , G06T11/00 , G06V20/69 , G06F123/0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树木生长预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确定目标地区;根据所述目标地区确定目标树木和多个气候因子;确定时间参数;基于所述时间参数获取所述目标地区的多个气候因子对应的气候数据;将所述目标树木的标识、所述时间参数和所述多个气候数据输入到树木生长预测模型中,生成树木生长预测数据;对所述树木生长预测数据进行图像模拟,生成多个树木细胞预测图像。本申请涉及的树木生长预测方法及装置,能够模拟出不同阶段的气候敏感的木质部细胞变化信息,准确的对树木微观径向生长进行预测,进而预测地区生物量、碳储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