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酰胺组合物
    1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003757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180010395.1

    申请日:2021-01-2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成型时的流动性与成型品的表面外观、耐渗出性、耐冲击性、刚性等方面均衡性良好地优异的聚酰胺组合物,本发明涉及聚酰胺组合物,其包含聚酰胺(A)40.0~98.9质量%、满足下述要件(b‑1)~(b‑3)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B)1.0~40.0质量%、及满足下述要件(c‑1)~(c‑5)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C)0.1~20.0质量%〔其中,设定(A)+(B)+(C)=100质量%。〕。(b‑1)于230℃以2.16kg的负荷测定的熔体流动速率(MFR)为0.1~200g/10min。(b‑2)来自具有极性基团的乙烯基化合物的骨架单元的含量MB为0.01~10质量%。(b‑3)包含来自乙烯的骨架单元50~95mol%、和来自碳原子数3~8的α‑烯烃的骨架单元5~50mol%(其中,将来自乙烯的骨架单元与来自α‑烯烃的骨架单元的合计量设定为100mol%)。(c‑1)150℃时的布鲁克费尔德粘度(BF粘度)为1~5000mPa·s。(c‑2)是被赋予了除饱和烃以外的取代基的改性共聚物,并且被赋予的取代基的含量MC为0.1~20质量%。(c‑3)包含来自乙烯的骨架单元30~80mol%、和来自碳原子数3~20的α‑烯烃的骨架单元20~70mol%(其中,将来自乙烯的骨架单元与来自碳原子数3~20的α‑烯烃的骨架单元的合计量设定为100mol%)。(c‑4)在‑100℃~150℃的温度范围内,观测不到由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测定的熔点。(c‑5)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求得的重均分子量(Mw)在1,000~50,000的范围内。

    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其用途、其制造方法、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共聚物及其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07428956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1680016771.7

    申请日:2016-03-1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成为轻量,与以往的交联型热塑性弹性体相比具有优异的耐油性,并且具有与以往的交联型热塑性弹性体同等以上的硬度和抗拉强度及拉伸伸长率等机械物性的成型体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以及提供低温下的压缩永久变形小,并且具有柔软性,低温下的橡胶弹性和常温下的抗拉强度的平衡优异的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共聚物。解决手段是制造:将包含结晶性烯烃系聚合物(A)、满足特定要件的乙烯‑α‑烯烃(碳原子数4~20)‑非共轭多烯共聚物(1B)和酚醛树脂系交联剂(C)的混合物动态交联而获得的热塑性弹性体组合物,以及满足特定要件的乙烯‑α‑烯烃‑非共轭多烯共聚物(2B)。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