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45592A

    公开(公告)日:2000-02-23

    申请号:CN97181711.1

    申请日:1997-12-2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同时确保离子导电率和粘接强度这两方的同时,小型紧凑且不需要牢固的外装罐的、薄型、任意形状、而且充放电效率高且稳定又实用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电池具有多层的叠层体(12),该多层的叠层体(12)的构造为:用由电解液相(9)、含有电解液的高分子凝胶相(10)、高分子固相(11)构成的粘接性树脂层(8),把正极(1)和负极(3)接合到含有含Li离子的非水电解质的隔离物(3)上。

    塑料分选方法以及塑料分选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476073B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110121056.9

    申请日:2011-05-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塑料分选方法以及塑料分选装置,作为分选带相同极性电的同种类的塑料(21)的塑料分选方法,其具备基于基准值分离基准值以上的塑料(21)和不足基准值的塑料(21)的工序,其中该基准值设定在塑料(21)之中的厚度厚的塑料(21a)的单位重量电荷平均值和厚度薄的塑料(21b)的单位重量电荷平均值之间。由此,可以得到可抑制由塑料形状造成的影响而按各厚度来分选塑料的塑料分选方法。

    塑料分选方法以及塑料分选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476073A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110121056.9

    申请日:2011-05-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塑料分选方法以及塑料分选装置,作为分选带相同极性电的同种类的塑料(21)的塑料分选方法,其具备基于基准值分离基准值以上的塑料(21)和不足基准值的塑料(21)的工序,其中该基准值设定在塑料(21)之中的厚度厚的塑料(21a)的单位重量电荷平均值和厚度薄的塑料(21b)的单位重量电荷平均值之间。由此,可以得到可抑制由塑料形状造成的影响而按各厚度来分选塑料的塑料分选方法。

    消弧用绝缘成型物及使用其的断路器

    公开(公告)号:CN102034624A

    公开(公告)日:2011-04-27

    申请号:CN201010132702.7

    申请日:2010-03-1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消弧用绝缘成型物和具有高断流性能的断路器,该消弧用绝缘成型物在过电流断流时也能将电弧迅速冷却,同时将全部电弧迅速导入到消弧装置,本发明涉及的第1消弧用绝缘成型物是配置在断路器的触头对周边的消弧用绝缘成型物,其特征在于,含有选自嘧啶、嘧啶衍生物、嘌呤、嘌呤衍生物、四唑和四唑衍生物中的1种以上的化合物。

    锂离子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255249A

    公开(公告)日:2000-05-31

    申请号:CN98804952.X

    申请日:1998-02-05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制造方法,这种电池能够容易制造,体积小而且不易产生短路。该方法包括:分别单独固定隔板(10和20),使所说的隔板至少覆盖正极(1)和负极(2)相对面的工序;以及将被上述隔板覆盖的正极和负极上各隔板面之间重叠固定的工序。这样一来,由于正极和负极的相对面分别被各自的隔板覆盖后才将正极和负极重叠起来,所以很难产生偏移,而且即使产生偏移,因为两电极的相对面被隔板所覆盖,所以电极之间很难产生短路。因为这种电池具有这样一种电极层叠体,其中正极和负极之间至少有两片隔板,在上述正极和负极与隔板之间以及在隔板之间均有粘接层(3),所以即使制成具有数层电极层叠体的积层电极型的电池,也能容易制成体积小且电极间不易产生短路,电池容量大而实用的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14480C

    公开(公告)日:2005-08-10

    申请号:CN97181711.1

    申请日:1997-12-2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同时确保离子导电率和粘接强度这两方的同时,小型紧凑且不需要牢固的外装罐的、薄型、任意形状、而且充放电效率高且稳定又实用的锂离子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电池具有多层的叠层体(12),该多层的叠层体(12)的构造为:用由电解液相(9)、含有电解液的高分子凝胶相(10)、高分子固相(11)构成的粘接性树脂层(8),把正极(1)和负极(3)接合到含有含Li离子的非水电解质的隔离物(3)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