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6387493U
公开(公告)日:2017-08-08
申请号:CN201720039938.3
申请日:2017-01-13
Applicant: 上海交大海洋水下工程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沉管隧道封门震动监测装置,包括:振动速度传感器,所述振动速度传感器通过石膏固定在沉管隧道的封门上;爆破测振仪,所述爆破测振仪通过信号采集线与所述振动速度传感器连接;显示设备,所述显示设备通过USB数据线与所述爆破测振仪连接。所述振动速度传感器为三轴向振动速度传感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既不影响正常施工作业,又能够监测炸礁时沉管隧道封门的振动。应用该技术可有效对沉管隧道施工时爆破振动进行评估,具有工程应用的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208201876U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20170902.3
申请日:2018-01-31
Applicant: 上海交大海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上海交大海洋水下工程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D15/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海洋废弃油井平台管切割的下沉定位装置,包括:安装在待切割钢管外的两块半圆形钢板保护罩,安装在保护罩内壁与待切割钢管之间的固定导向定位滑轮、可收缩导向滑轮、搅砂装置、冲砂装置、抽砂装置。工作时,启动液压动力源和高压水泵,高压油通过控制阀、油管使保护罩内安装的搅砂装置液压马达运转,通过减速器带动绞刀转动,搅动泥砂,同时高压水通过连接水管使高压喷头喷出高压水,使泥砂与水充分混合,最后由吸泥泵通过抽砂管把泥砂抽出保护罩外,通过不断排出泥砂,形成一个环形的凹坑使下沉定位装置沿待切割钢管下沉。本实用新型具有高效、经济、环保、安全等特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385577U
公开(公告)日:2017-08-08
申请号:CN201620763035.5
申请日:2016-07-19
Applicant: 上海交大海洋水下工程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2D33/00 , E02D29/07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冲击映像法的沉管隧道基础灌砂施工效果监测系统,包括:冲击波激发部件、冲击波检测部件、冲击波测量仪器以及数据处理模块,冲击波激发部件设置在沉管底板的两条相邻测线(7)之间并能够发出冲击波信号,冲击波检测部件位于沉管底板的测线(7)上并将检测到的冲击波信号传输至冲击波测量仪器;数据处理模块根据冲击波测量仪器的测量结果生成沉管隧道基础灌砂相应位置的共偏移距映像剖面。本实用新型中的监测系统能够准确检测灌砂施工效果,装置成本低、便于检测;应用本系统能够直接根据波形变化情况推测出沉管基础灌砂施工时砂积盘的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8548868B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1810172460.0
申请日:2018-03-0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交大海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1N2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壳混凝土结构缺陷检测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数据采集步骤:获取通过激振使得在钢壳混凝土结构上形成的全局波形数据;信息识别步骤:对全局波形数据进行处理,获取与钢壳混凝土结构中任一个或任多个构件对应的子全局波形信息;成像步骤:提取子全局波形信息中的特征值,进行三维脱空厚度图像的成像。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钢壳混凝土结构缺陷检测系统与装置,以及一种存储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可以对较大体量的钢壳内混凝土填充密实情况及缺陷大小进行快速检测及快速三维成像,保证了钢壳混凝土的各项性能指标,为其实际的使用保驾护航。
-
公开(公告)号:CN108548868A
公开(公告)日:2018-09-18
申请号:CN201810172460.0
申请日:2018-03-0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交大海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1N2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壳混凝土结构缺陷检测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数据采集步骤:获取通过激振使得在钢壳混凝土结构上形成的全局波形数据;信息识别步骤:对全局波形数据进行处理,获取与钢壳混凝土结构中任一个或任多个构件对应的子全局波形信息;成像步骤:提取子全局波形信息中的特征值,进行三维脱空厚度图像的成像。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钢壳混凝土结构缺陷检测系统与装置,以及一种存储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可以对较大体量的钢壳内混凝土填充密实情况及缺陷大小进行快速检测及快速三维成像,保证了钢壳混凝土的各项性能指标,为其实际的使用保驾护航。
-
公开(公告)号:CN117739827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311736948.9
申请日:2023-12-18
Applicant: 上海交大海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沉管隧道运维期三维位移状态测量设备及系统,属于三维位移状态测量设备技术领域,操作人员手持套管对中空架进行携带,达到需要进行检测的沉管隧道的时候,通过启动内调节齿轮调节水平调节齿条带动U型内滑动杆向外延伸至第一侧移动轮体与沉管隧道内壁接触,然后启动第二移动电机驱动第一侧移动轮体旋转将调节中空架在沉管隧道内壁进行上下移动,通过启动第三移动电机调节调节机械臂带动第二侧移动轮体与沉管隧道内壁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13390348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110654920.5
申请日:2021-06-11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交大海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沉管隧道水下智能对接监测试验装置及其方法,包括管节移动端模型、管节固定端模型、试验水池、移动机构以及控制端,所述管节固定端模型安装在试验水池的内部并位于水面以下,所述移动机构安装在试验水池的上方,管节移动端模型连接所述移动机构并能够在移动机构的驱使下调节与管节固定端模型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距离;所述管节移动端模型上设置有发射机构,所述管节固定端模型上设置有测量机构,所述控制端分别与发射机构、测量机构、移动机构信号连接,本发明通过远距离水声导引系统以及近距离位移监测系统,模拟监测管节对接过程实时姿态信息,实现了对沉管管节沉放对接高精度、多尺度的全过程实时监测模拟。
-
公开(公告)号:CN115075307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675674.6
申请日:2022-06-15
Applicant: 上海交大海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E02D33/00 , E02D29/07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沉管隧道管节沉放对接空间定位监测系统及方法,包括倾斜仪、移动站组以及监测数据分析软件;所述倾斜仪获得倾斜仪监测数据;所述移动站组获得移动站监测数据;所述监测数据分析软件根据倾斜仪监测数据、移动站监测数据和待沉放管节自身的数据获得待沉放管节上特征点坐标。本发明通过双轴倾斜仪、RTK移动站和数据处理分析软件可监测沉管隧道管节沉放对接空间位置;提供的沉管隧道管节沉放对接空间定位监测系统无需人工报数,可实现高精度、自动实时、可视化的管节沉放对接监测;操作简单,有助于保障沉管施工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2506820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320672.7
申请日:2011-10-2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交大海科(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水下支撑块水平度检测装置及方法,包括放置在水下待测支撑块表面用于检测其倾角和深度的倾斜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所述倾斜传感器输出的倾角信号和所述液位传感器输出的深度信号通过接收模块和信号转换模块输出到计算机上,保存数据并通过显示软件进行显示。本发明提供的检测装置和方法,不仅大大提高了测量精度和可靠度,快速、准确地测出被测物是否安装到位,同时还能将测量数据记录下来,以作为调整的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2505711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110320668.0
申请日:2011-10-20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交大海科(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2D33/00
Abstract: 一种监测沉管隧道基础施工管段位移的系统及方法,包括:安装在沉管隧道前一个管段管尾位置的激光发射装置,安装在监测管段管尾位置的激光接收装置,所述激光发射装置将其发射的激光束投射到所述激光接收装置,所述激光接收装置将其接收到的激光束位移数据传输到控制室的监测处理器进行实时监测、数据处理并存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连续、精度高、直观的全自动监测功能的系统及方法,并在实现自动连续监测过程中,能够保证监测数据可靠,自动储存监测数据,且操作简单快捷、工作效率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