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DST和双通道PCNN的异源图像融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09026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241540.1

    申请日:2019-0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FDST和双通道PCNN的异源图像融合方法,对多传感器的异源图像,先采用FDST工具将原始图像分解到多个尺度上,再对低频子带通过简单加权平均的方式进行融合,对高频子带通过双通道PCNN进行融合,最后通过FDST反变换得到融合图像。本发明技术解决方案简单,鲁棒性高,实用性强,能够很好地保持原始图像中的细节信息,增强异源图像信息在融合图像中表达的一致性,提升融合图像的质量,可以很好地解决目前异源图像融合方法性能不稳定、效率低下、部分特征缺失、意外引入瑕疵等问题。

    一种反射波分解和峰度分选的电缆故障定位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64403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555681.8

    申请日:2024-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射波分解和峰度分选的电缆故障定位方法和系统,旨在解决低阻抗变化率下电缆故障难以检测的问题。方法包括:对电缆发射入射激励信号获取电缆内部第一反射信号;采取改进的VMD算法分解得到K个IMF分量,选取最大峰度IMF作为第二反射信号;利用短时傅里叶变换和频谱再分配技术,以获得第二反射信号的时频分布曲线;通过提取最大能量幅值点所在频率下的能量值与时间,构建二维能量‑时间曲线,确定故障位置。系统由入射激励、分解、STFT‑RSP及故障定位输出模块组成,实现上述定位方法。本发明有效克服了传统扩频时域反射定位方法在电缆故障检测中的局限性,为电缆故障定位和检测提供了高效、准确的指导性技术。

    一种变电站巡检机器人位姿误差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57243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210737308.9

    申请日:2022-06-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巡检机器人位姿误差计算方法,涉及电站运维技术领域,包括建立巡检机器人位姿计算模型;计算巡检机器人位姿误差;对巡检机器人进行重新定位,对所述巡检机器人位姿误差进行补偿,将所述巡检机器人导航到预定巡检点。能够对变电站巡检机器人每次在预设的停留位置与实际的停留位置的导航误差进行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对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的当前位置进行校准,使巡检机器人到达标定停靠点并以标定的云台角度拍摄巡检图像,避免巡检机器人,沿着预定的巡检路线在各个巡检点上停留时,导航误差会逐渐累积,导致预先标定的目标检测图像和实际检测图像之间的像素偏差将线性增加。

    一种积水电缆早期故障增强识别装置及其增强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24643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362942.4

    申请日:2024-09-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积水电缆早期故障增强识别装置及增强识别方法。增强识别装置位于铜屏蔽层与接地点之间的接地线上,电流采集装置采用绕制于接地线上的电流互感器(CT),每个电缆接头除了故障电流测量装置之外,还另外安装了重复性信号计数器,来自故障电流测量装置的故障信号经过检测点上传至信息节点,为故障信号的重复性检测提供结构支持。增强识别方法包括电流信号APE低秩算法的增强处理,计时阈值检测、连续性检测、谐波采样、谐波含量比较与重复性检测五步,不仅实现了对电缆接头早期故障的识别,还防止了其他设备的故障信号引发误报。本发明提出的增强识别逻辑可有效筛除其他干扰信号,总准确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一种基于动态绝缘油流体与金属颗粒运动判断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852308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241302.1

    申请日:2024-0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动态绝缘油流体与金属颗粒运动判断方法及系统,涉及高压有载分接开关油中杂质颗粒运动技术领域,包括通过开关动静触头及运动建模仿真;根据流体场湍流模型建模仿真;基于间隙内电场建模仿真;通过间隙内金属颗粒运动建模仿真;基于仿真结果输出绝缘油动间隙内金属颗粒运动规律判断故障。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动态绝缘油流体与金属颗粒运动判断方法通过构建动触头的对称平动模型和非对称绕轴转动模型,提高有载分接开关长期运行的可靠性,采用标准矿物绝缘油模拟流体动力学行为,确保了流体运动的仿真准确性,本发明在可靠性、仿真准确性以及预测准确性方面都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