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淋巴引流装置及系统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987380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119200.9

    申请日:2024-08-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淋巴引流装置及系统,淋巴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连接管和引导针,引流管被配置为淋巴液在引流管内单向流动;连接管的后端与引流管的前端固定连接,引导针的后端与连接管的前端连接,引导针的前端为针头段,引导针被配置为引导引流管达到目标位置处。淋巴引流系统包括淋巴引流装置和夹住引导针的针头段或引流管的引导钳。本发明的淋巴引流装置,通过手术植入患者的颈部或者四肢,利用引流管内外压力差,使液体流入引流管内并沿引流管单向流动,使引流管代替淋巴管功能,完成淋巴液的转运,解决患者淋巴液淤积滞留问题,抑制炎症以及增生等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水肿症状。

    一种神经离断吻合器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903539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419713.6

    申请日:2022-04-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神经离断吻合器,包括: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和连接部;所述第一延伸部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延伸部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部为柔性结构并存在两种状态,所述连接部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另一端均悬空,所述连接部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另一端紧贴,使得所述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和连接部形成环体;所述环体设置有切断区域,所述切断区域上设置有对准标记。本发明能够在方便切断神经的同时,有效避免吻合错位的情况发生。

    带电刀电极的医用手套
    1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022328B

    公开(公告)日:2022-02-22

    申请号:CN202010782569.3

    申请日:2020-08-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电刀电极的医用手套,包括绝缘手套,绝缘手套的中指外侧设有电刀的电极头,绝缘手套的食指上设有柔性电路板,柔性电路板的电流输出端与电极头之间通过柔性电路形成电连接,柔性电路板的电流输入端通过电线与电连接件连接,柔性电路板上设有用于控制电极头进行切割工作的切割开关和用于控制电极头进行电凝工作的电凝开关,切割开关和电凝开关均为薄片式按压开关。本发明实现了电刀电极的元器件与绝缘手套之间的结合,结构布局合理,操作方便,最大限定地降低了对操作人员手指活动的影响,避免了操作人员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反复取放电刀电极,极大地提高了电刀电极间断性反复使用的便捷性。

    一种等距三剪口套叠的血管吻合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10485A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CN201710569564.0

    申请日:2017-07-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B17/11 A61B2017/1107 A61B2017/11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等距三剪口套叠的血管吻合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剥离外膜时用显微镊子将血管外膜向断端的方向牵引,用显微剪剪去拉出的外膜,使其回缩而显露出光滑的血管壁;整切血管断端时用直显微剪剪去0.2-0.5cm的血管断端,使断面齐整;缝合时将套端血管剪开,剪开长度等于套端血管直径,在套端血管剪开处的120°左右两侧的套入端剪开同样长度,第一至三针将套端剪口顶部与相应套入端进行全层缝合,即将点A与点B进行对位缝合,点C与点D进行对位缝合,点E与点F进行对位缝合,第四至六针将套端剪开的游离角原位缝合;本发明简便易行,操作时间短,血管通畅率高,主要适用于血管直径在3mm及以上的血管吻合。

    血管吻合器
    1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808441U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20255595.3

    申请日:2019-02-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血管吻合器,外套血管套轴和内套血管套轴分别固定于连接体的两侧,外套血管套轴和内套血管套轴的内侧分别设有血管限位结构,外套血管压头沿外套血管套轴周向均匀分布并能够与外套血管套轴轴面配合对外套血管进行压紧,内套血管压头沿内套血管套轴周向均匀分布并能够与内套血管套轴轴面配合对内套血管进行压紧,开口刀片沿外套血管套轴周向均匀分布并能够与外套血管套轴轴面配合对外套血管进行切口,外套血管套轴对应开口刀片开设有外套血管穿线槽,内套血管套轴沿周向开设有内套血管套接穿线槽且内套血管套接穿线槽的周向位置与外套血管穿线槽相对应。本实用新型能够保证血管吻合精度,降低手术操作难度,提高手术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血管夹
    1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907575U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20584775.3

    申请日:2021-03-23

    Inventor: 任振虎 张志愿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血管夹,包括第一握持部和第二握持部,所述第一握持部和第二握持部通过转轴相连,所述第一握持部的工作端为环状的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二握持部的工作端为盘状的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握持部和第二握持部之间还设有弹性件;所述第一握持部的握持端和所述第二握持部的握持端的相对位置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当所述第一握持部的握持端和所述第二握持部的握持端的相对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处于闭合状态;当所述第一握持部的握持端和第二握持部的握持端的相对位置在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处于打开状态。本实用新型能够同时阻断血管的近端和远端,方便操作。

    一种带有钛板就位凹槽的骨段就位导板

    公开(公告)号:CN222018410U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322924998.1

    申请日:2023-10-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钛板就位凹槽的骨段就位导板,骨段就位导板为一体成型。骨段就位导板依次包括骨段作用单元,和分别设置在骨段作用单元上的若干固定段,骨段作用单元和若干固定段上设置钛板就位凹槽,钛板就位凹槽的形状、尺寸和位置均与钛板匹配,骨段作用单元和若干固定段上端波浪形结构够契合钛板形状,起到钛板承载固定作用;骨段作用单元和若干固定段均与相应骨段外形吻合,并通过定位孔直接或间接与受区骨固定连接,起到一定固定效果,在骨段制备的外形与术前设计方案发生部分偏差时保证钛板准确就位,将骨段制备差异对钛板就位的影响降至最低。

    颈清术灌洗引流管
    1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343914U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022869171.1

    申请日:2020-12-04

    Inventor: 曹巍 任振虎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颈清术灌洗引流管,包括引流管体和灌洗管体,引流管体和灌洗管体为并排设置的一体结构,引流管体和灌洗管体的前后两端开口,引流管体的前端部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引流孔,引流管体的后端与气囊连通,气囊上设有启闭可控的放液口,灌洗管体的后端设有灌洗接头。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对颈清术创面渗出积液进行引流和灌洗,保证引流的顺畅性。

    血管吻合器
    1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213314U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1921787927.9

    申请日:2019-10-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血管吻合器,包括第一吻合套管、第二吻合套管和锁钉,第一吻合套管和第二吻合套管相互对称地可拆卸连接且连接整体呈两端截头的梭形,第一吻合套管和第二吻合套管的内管壁覆有人工血管,第一吻合套管和第二吻合套管的近连接端分别沿周向均匀间隔设有若干吻合孔,锁钉配合嵌插在吻合孔中分别对套在第一吻合套管和第二吻合套管外侧的血管或人工血管进行锁定。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血管吻合操作,有利于提高血管吻合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步式血管吻合器
    2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808439U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20209784.7

    申请日:2019-02-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步式血管吻合器,固定杆与滑动导杆固定连接,移动杆可滑动安装在滑动导杆上,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固定端分别与固定杆转动连接,第一支撑杆下端与移动杆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杆上端与移动杆转动连接,第一连杆与第一支撑杆轴接,第二连杆与第二支撑杆轴接,固定杆和移动杆相对侧分别设有可拆卸第一穿接针和第二穿接针,第一穿接针和第二穿接针邻近错位设置并通过移动杆移动进行相对运动,第一连杆活动端和第二连杆活动端沿转动周向相对侧分别设有可拆卸的第三穿接针和第四穿接针,第三穿接针和第四穿接针邻近错位设置并通过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转动沿周向相对运动。本实用新型能够保证血管吻合精度,降低手术操作难度,提高手术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