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定子、电机及定子绕组的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76953A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10861895.0

    申请日:2019-0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定子、电机及定子绕组的安装方法,所述电机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和定子绕组,定子铁芯包括定子铁芯齿和定子铁芯轭,定子铁芯齿沿所述定子铁芯轭的周向方向分布,且定子铁芯齿之间形成有用于承载所述定子绕组的定子槽,定子铁芯齿包括平行齿和非平行齿,平行齿和非平行齿间隔设置,相邻的平行齿和非平行齿的相对的两个齿面互相平行。本发明的电机定子采用了平行齿和非平行齿间隔设置且形成的定子槽均为平行槽,不仅降低了定子槽内线圈之间的间隙,增加了槽满率,降低了定子内部的热阻,从而提高了电机的功率密度,而且也方便定子绕组线圈安装,降低线圈的的组装难度。

    转子及包括其的电机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667568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210146362.6

    申请日:2022-02-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转子及包括其的电机,转子每一极的永磁体包括多个沿磁场运动方向依次排布的永磁体分块,在第一方向上,对于同一永磁体内的相邻两永磁体分块,靠近永磁体前端的永磁体分块大于等于另一永磁体分块沿磁场运动方向的宽度或角度,位于永磁体前端的永磁体分块大于位于永磁体后端的永磁体分块沿磁场运动方向的宽度或角度。对于发电机的转子,第一方向为转子旋转方向;对于电动机的转子,第一方向为与转子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本发明根据电机种类和转子旋转方向,将永磁体沿磁场运动方向分成宽度或角度不同的永磁体分块,保证同一个永磁体中的多个永磁体分块的涡流损耗均匀,避免永磁体局部过热,降低永磁体的退磁风险。

    齿轮箱、传动链及风力发电机组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853972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0981206.1

    申请日:2022-08-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齿轮箱、传动链及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包括依次设置的差动行星级、准行星级及基本行星级齿轮组,还包括输入、输出轴及主轴承;输入轴与轴承外圈、轮毂联接固定;准行星级布置在主轴承内部,其行星架与轴承内圈、主机架联接固定;输出轴与发电机转子联接固定,发电机定子与齿轮箱后箱体联接固定。该齿轮箱采用差动行星和准行星齿轮传动实现功率分流,功率密度大,可靠性高;轴承外圈旋转,缩小了轴承的直径,降低了轴承成本。将齿轮箱准行星级布置在主轴承内部,实现将其差动行星级布置在轮毂后部腔体,基本行星级及发电机布置在主机架前部腔体,缩短了传动链的长度,降低了风轮对塔架的弯矩,进而降低了风力发电机组的整体成本。

    发电机定子及发电机
    1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928839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10121345.2

    申请日:2021-01-2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发电机定子及发电机。发电机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多个定子绕组及液冷系统。定子铁芯包括冷却风道,定子绕组和与该定子绕组相邻的至少一个所述定子齿在齿宽方向形成有通风间隙,所述冷却风道连通所述通风间隙与所述空腔,所述通风间隙用于与所述发电机定子与发电机转子之间的气隙连通。此外,液冷管路沿定子铁芯的轴向穿过各所述翅片以及各所述空腔侧径向段,所述翅片形成为所述液冷管路的换热翅片,当冷却介质与发电机定子进行热交换时,还可以与液冷管路接触,并将热量传递给液冷管路中的冷却液,较单独采用空冷系统而言,可以带走更多的热量,冷却效果更加显著。

    折流风冷式的发电机定子及具有高转矩密度的发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12928837B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0119240.3

    申请日:2021-01-2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折流风冷式的发电机定子及具有高转矩密度的发电机。发电机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和多个定子绕组。定子铁芯包括多个叠片组,多个叠片组排列成中空柱状结构,且在靠近发电机转子侧形成有多个定子齿,定子铁芯包括位于中空处的空腔和冷却风道,至少一个叠片组包括沿厚度方向堆叠的多个相同叠片,以及设有冷却风道。多个定子绕组组装于各定子槽,定子绕组和与该定子绕组相邻的至少一个定子齿在齿宽方向形成有通风间隙,通风间隙沿定子齿延伸,冷却风道连通通风间隙与定子铁芯中空处的空腔。该方案实现了对发电机电磁性能及冷却效果的综合优化,有效提升了发电机的转矩密度上限,并且,定子铁芯采用相同叠片堆叠,不易造成物料混淆。

    发电机定子及发电机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928840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121358.X

    申请日:2021-01-2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发电机定子及发电机。发电机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和多个定子绕组。定子铁芯包括冷却风道。多个定子绕组组装于各定子槽,定子绕组和与该定子绕组相邻的至少一个定子齿在齿宽方向形成有通风间隙,冷却风道包括相连通的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第一连通口与所述通风间隙连通,第二连通口与定子铁芯中空处的空腔连通,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中的一者为进风口,另一者为出风口,第一连通口与第二连通口至少部分错开,通风间隙用于与发电机定子和发电机转子之间的气隙连通。当冷却介质从第一连通口流向第二连通口时,会与冷却风道的内壁发生碰撞,起到扰流作用,由此使得冷却介质可以更加充分地流动与混合,加强定子铁芯的换热效果。

    发电机定子及发电机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928839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121345.2

    申请日:2021-01-2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发电机定子及发电机。发电机定子包括定子铁芯、多个定子绕组及液冷系统。定子铁芯包括冷却风道,定子绕组和与该定子绕组相邻的至少一个所述定子齿在齿宽方向形成有通风间隙,所述冷却风道连通所述通风间隙与所述空腔,所述通风间隙用于与所述发电机定子与发电机转子之间的气隙连通。此外,液冷管路沿定子铁芯的轴向穿过各所述翅片以及各所述空腔侧径向段,所述翅片形成为所述液冷管路的换热翅片,当冷却介质与发电机定子进行热交换时,还可以与液冷管路接触,并将热量传递给液冷管路中的冷却液,较单独采用空冷系统而言,可以带走更多的热量,冷却效果更加显著。

    风力发电机的冷却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1648915B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010435895.7

    申请日:2020-05-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的冷却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冷却设备至少部分地使用所述风力发电机输出的电能为所述风力发电机进行冷却,所述冷却控制方法包括:S1、获取所述风力发电机的输出功率;S2、根据所述风力发电机的输出功率及所述风力发电机的额定功率,控制所述冷却设备的消耗功率。本发明使得冷却设备的消耗功率的调控依赖于风力发电机的输出功率,能够实现风能利用率最大化,提高了发电机的电磁、散热等综合性能,并提升了发电机内受温度影响的关键部件的可靠性及寿命。

    风力发电系统
    19.
    发明公开
    风力发电系统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1884396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827031.X

    申请日:2020-08-1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风力发电系统,包括M个功率转换电路和电机,M为不小于2的正整数。电机包括至少一个定子段,每个定子段包括多个定子线圈单元,多个定子线圈单元分为i组,i为正整数;每一组定子线圈单元形成M套多相绕组,分别对应连接到M个功率转换电路,其中,定子段上每一组的定子线圈单元中相邻的定子线圈单元连接到不同的功率转换电路。通过调整定子线圈单元的分布,使在线圈绕组或功率转换电路出现故障时,切除部分发生故障的线圈绕组或功率转换电路,能够保持输出的交流电相间平衡,以避免引起电机的振动以及电网的次同步振荡。

    定子及包括其的电机
    2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994283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110009111.9

    申请日:2021-0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子及包括其的电机,定子绕组包括多个缠绕在定子齿上的绕组线圈,任一绕组线圈在其所缠绕的定子齿的径向方向上还设置有至少一另一绕组线圈;对于在定子齿的同一径向方向上的多个绕组线圈;自定子齿的径向内侧朝向定子齿的径向外侧的方向,绕组线圈的线圈直径逐渐增大和/或线圈并绕根数逐渐增大;和/或;自靠近定子铁芯朝向远离定子铁芯的方向,多个绕组线圈的电阻率逐渐减小和/或绝缘性逐渐减小和/或线圈匝数逐渐减少。本发明通过增大绕组线圈的线圈直径和/或线圈并绕根数来提高槽满率,并通过降低绕组线圈的电阻率和/或绝缘性和/或线圈匝数来降低绕组线圈的导体损耗,从而能够减少电机的发热损耗,提高电机的可靠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