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补型电流源和时分复用输出的四通道功能电刺激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031813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430828.5

    申请日:2015-07-21

    Abstract: 一种基于互补型电流源和时分复用输出的四通道功能电刺激装置,包括:主控处理器电路、多路复用器及分别连接于多路复用器输出端的第一输出通道、第二输出通道、第三输出通道、第四输出通道,所述主控处理器电路对外部输入的触发通道信号处理并产生通道选择信号,用于控制多路复用器的选通,所述主控处理器电路还根据外部输入的触发通道信号和外部输入的幅度控制信号产生原始通道刺激小信号,所述四通道功能电刺激装置还包括刺激电路驱动级和H型桥,所述刺激电路驱动级包括压控电流源和互补型电流源,所述互补型电流源包括镜像电流源和镜像电流漏。本发明用于使用功能电刺激治疗瘫痪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重建相关的科研和临床实验中。

    一种低功耗高增益宽带混频器

    公开(公告)号:CN103532493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310538734.0

    申请日:2013-11-0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低功耗高增益宽带混频器,含吉尔伯特混频器的基本结构,设有射频巴伦、本振巴伦、跨导单元、开关单元和含有差分电感与负载端寄生电容并联的负载单元,射频巴伦将输入的射频单端信号转换成差分信号后输出至跨导单元,跨导单元将射频电压信号转换成射频电流并输入至开关单元;本振巴伦将输入的本振单端信号转换成差分信号后亦输出至开关单元,开关单元将输入的射频差分信号与输入的本振差分信号相乘后输出中频差分信号并通过含有差分电感与负载端寄生电容并联的负载单元输出,其特征在于:在开关单元之后增设正反馈单元、LCR谐振单元和缓冲单元,与含有差分电感及并联寄生电容的负载单元共同构成新的负载单元,由缓冲单元输出最终的中频差分信号。

    变浓度药物作用下神经细胞放电性能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45724A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310191156.8

    申请日:2013-05-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变浓度药物作用下神经细胞放电性能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体外培养的神经细胞制成细胞悬液加入到微电极阵列芯片的生物相容性玻璃套环中,并使神经细胞的部分胞壁结构与微电极阵列的微电极接触,形成生物电接口,将1μg/ml浓度的药物添加到生物相容性玻璃套环中,将微电极阵列芯片放入微电极阵列系统支架上,由微电极阵列MEA系统产生1mV的激发脉冲信号激励神经细胞,以1mV为增量由低到高逐渐改变激发脉冲信号的电压幅值,将神经细胞产生标准动作电位信号时的激发脉冲信号的电压幅值作为当前药物浓度下的电激发信号条件阈值;随后按照1μg/ml浓度梯度改变药物浓度,继续探测相应的电信号激发条件阈值。

    低功耗宽带压控振荡器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078591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210590369.3

    申请日:2012-12-3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3B5/1265 H03B5/1212 H03B5/129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低功耗宽带压控振荡器,包括第一负阻电路模块、第二负阻电路模块和四阶谐振腔,利用四阶谐振腔的双谐振频率特性,通过控制第一负阻电路模块或第二负阻电路模块补偿四阶谐振腔的能量损耗,使四阶谐振腔择一地谐振在高、低两个相邻频段并使两个频段有一定的重合来覆盖一个非常宽的频率范围。此外,第一负阻电路模块和第二负阻电路模块采用电流复用技术来降低功耗并改进相位噪声,使得所述压控振荡器电路在输出宽频率范围的同时能获得较低的功耗和相位噪声。

    一种可重构无源混频器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051288A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210544211.2

    申请日:2012-12-1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可重构的无源混频器,包括跨导级、双平衡开关级以及跨阻级,跨导级将输入射频信号转化成射频电流,射频电流经过双平衡开关级实现电流下变频,下变频之后的电流通过跨阻级转换为中频电压输出。其中跨导级的跨导值由一位控制字(VC)控制,跨阻级的跨阻值由另一位控制字(VC1)控制。无源混频器通过这2位控制字(VC、VC1)配置其4种增益模式,其他性能如噪声系数、线性度和功耗也得到相应配置。

    基于肌电信号通信机理的瘫痪肢体功能重建方法及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824691A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210342507.6

    申请日:2012-09-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肌电信号通信机理的瘫痪肢体功能重建方法及其装置。该重建装置包括探测电极阵列、信号处理电路、通信信道、激励生成电路和刺激电极阵列。所述的探测电极阵列采用多个探测电极和一个共用参考电极的单端形式,或采用两两配对的差动形式。本发明具有电路简单、器件体积小、功耗低、成本低、有利于推广应用的特点,可用于任何需要动作功能重建的场合,包括脊髓损伤的瘫痪病人动作功能重建,中风导致的偏瘫病人动作功能重建,健康人的动作训练等等。

    一种低功耗宽带低噪声放大器

    公开(公告)号:CN102332868A

    公开(公告)日:2012-01-25

    申请号:CN201110315639.5

    申请日:2011-10-1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低功耗宽带低噪声放大器,设有输入单元1、输入单元2、隔离单元3、隔离单元4以及负载单元5。输入单元1、输入单元2采用电流复用共栅结构,并在输入级的MOS管栅极到源极和衬底到源极进行了双交叉耦合,差分输入端通过输入单元1、输入单元2实现50欧姆输入阻抗。PMOS管产生的信号电流通过隔离单元4后与NMOS管产生的信号电流相叠加,再通过隔离单元3送至负载单元5,最终输出放大的电压差分信号。

    一种用于体内经络信号传递特性测试的同心圆电极

    公开(公告)号:CN102204865A

    公开(公告)日:2011-10-05

    申请号:CN201110065475.5

    申请日:2011-03-1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体内经络信号传递特性测试的同心圆电极,包括电极接口、电极针体和电极尖端,电极针体和电极尖端均包括同心设置的电极内芯和电极导电套筒,电极内芯位于电极导电套筒的圆心处,并且电极内芯与电极导电套筒之间由绝缘套筒填充,电极针体的尾端与电极接口相配合,电极针体的顶端与电极尖端连接,所述的电极尖端呈圆锥体状。在使用该结构的同心圆电极进行激励与探测时,无方向性,并且电极内芯导电部分露出的面积小,电极的选择性高,并可以有效屏蔽外界信号干扰。

    应用于毫米波频段的正反馈宽带低噪声放大器

    公开(公告)号:CN102176657A

    公开(公告)日:2011-09-07

    申请号:CN201110055831.5

    申请日:2011-03-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应用于毫米波频段的正反馈宽带低噪声放大器,包括:共栅输入级、中间级以及源极跟随器输出级,共栅输入级的输入端为所述放大器的总输入端、源极跟随器输出级的输出端为总输出端,各级之间依次连接,所述的中间级包括由第二和第三晶体管构成的共源-共栅结构,信号由第二晶体管的栅极输入从第三晶体管的漏极输出,输出级包括第四晶体管与第四晶体管的源极连接的第五晶体管、栅极与第五晶体管的栅极相连的第六晶体管以及一端与第六晶体管的漏极和栅极相连且另一端与总电源相连的偏置电阻,信号由第四晶体管的栅极输入源极输出,在中间级与输出级之间设有反馈电感,其一端与总电源相连,另一端连接于第三晶体管的栅极和第四晶体管的漏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