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66301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466357.9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湖北交投双柳长江大桥有限公司 , 湖北省智慧交通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钻孔灌注桩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复合光缆的钻孔灌注桩全寿命周期监测方法及系统,基于复合光缆的钻孔灌注桩全寿命周期监测方法包括:混凝土浇筑完成且混凝土水化热趋于稳定后,获取不同深度的温度光纤传感器测得的温度数据和初始中心波长,以及不同深度的应变光纤传感器测得的初始中心波长,对桩身加热,获取加热后不同深度的温度光纤传感器测得的温度数据,根据加热前后的温度数据,计算全桩身范围内的含泥量情况,判断桩身缺陷;实时获取不同深度的温度光纤传感器和应变光纤传感器测得的当前中心波长,计算桩身轴力分布和侧摩阻力。本发明利用布置在钻孔灌注桩内的复合光缆,实现了钻孔灌注桩全寿命周期多参量监测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958388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0920126.4
申请日:2024-07-10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探测地基承载力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地基承载力探测方法及探测装置。包括在监测点安装微型探测装置,通过微型探测装置对监测点进行分级加载,记录加载过程中活塞杆的伸出位移、活塞杆施加的均布荷载;基于活塞杆的伸出位移、活塞杆施加的均布荷载以及活塞杆与监测点接触尺寸计算监测点的标准极限承载力;在考虑基础尺寸情况下,基于标准极限承载力计算第一极限承载力;在同时考虑地基基础尺寸以及地基基础对地基变形的要求的情况下,计算第二极限承载力;基于第一极限承载力和第二极限承载力获得考虑基础尺寸效应的地基承载力。本申请地基承载力探测方法操作简单,使用的微型探测装置结构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6973270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750199.9
申请日:2023-06-25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G01N9/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层泥浆比重自动检测装置,包括工控主机、检测探头和收放模块,收放模块用于下放或提升检测探头,检测探头内设有压力传感器和温度补偿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温度补偿传感器,工控主机连接所述温度补偿传感器。本发明的检测方法原理简单可靠,可自动进行检测,不受人为操作的影响;本发明的检测装置一次入槽即可对槽孔内全深度泥浆进行两次检测,相比传统取浆检测的复杂操作,更适合于工程应用;本发明的检测装置采用了高精度压力传感器,检测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843137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758131.5
申请日:2023-06-26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E02D27/42 , E02D23/00 , G06Q10/0635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多个预制装配式沉井组合的大型基础施工的控制方法,大型基础分为若干个小型沉井进行施工,每个小型沉井采用装配式结构,整个大型基础施工过程采用智能化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地层性质模块、沉井几何姿态监测模块、泥面标高监测模块、结构应力监测模块、土压力监测模块、环境监测模块等采集模块、反演分析模量、智能决策模块、系统控制客户端。采集模块安装于沉井结构及周边地层上,反演分析模量、智能决策模块集成于服务器上。本发明智能化施工控制方法能够对沉井施工的重要参数进行实时监测,根据对数据的分析及时调整沉井管片接高、取土及下沉方案,达到提高施工效率、确保施工安全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6479894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509305.4
申请日:2023-05-08
Applicant: 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武汉大通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 中国葛洲坝集团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赵峰 , 夏欢 , 曾旭涛 , 钟永新 , 王通 , 周宴平 , 付金磊 , 戴俊平 , 阮静 , 罗会东 , 魏胜新 , 徐杰 , 李琦 , 顾健 , 周腾龙 , 马超 , 屈成 , 朱俊涛 , 纪晓宇 , 谭炜 , 范金柱 , 栾寿福 , 饶为胜 , 徐滔 , 李靖 , 徐博 , 江船 , 张洋 , 郭龙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连墙碎石回填装置及其回填施工方法,其装置包括装载架、用来传送回填碎石的送料结构以及用于对应地连墙槽段槽口处设置的入槽漏斗;所述装载架包括支撑架和设在支撑架上的下料漏斗,所述送料结构设置在下料漏斗和入槽漏斗之间。碎石回填装置可在一定时间区间内自动回填,其回填速率高而且可连续工作,避免了人工参与回填时可能触发的偶发性时间,回填效率可得到保障;即通过碎石回填装置代替传统的碎石回填手段,可极大地缩减人力成本,提高施工效率,改善碎石回填质量,降低施工风险,且适用性强,对于优化地连墙施工具有积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6479862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321496.1
申请日:2023-03-29
Applicant: 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 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武汉大通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Inventor: 朱其敏 , 李洪涛 , 戴俊平 , 阮静 , 夏欢 , 钟永新 , 马超 , 王通 , 魏胜新 , 饶为胜 , 周宴平 , 徐杰 , 李琦 , 谭炜 , 付金磊 , 屈成 , 朱俊涛 , 曾旭涛 , 纪晓宇 , 贺祖浩 , 范金柱 , 徐滔 , 李靖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连墙接头防绕流柔性水囊系统及施工方法,其系统包括柔性水囊、顶底口密封结构、柔性水囊保护结构、水泵、流量计、压力表以及控制柜;将顶底口密封的柔性水囊固定于地连墙接头处钢板外侧,柔性水囊随钢筋笼同步安装,在混凝土浇筑前,利用增压泵同步向柔性水囊内注水,同时利用流量计、压力表监测注入水量及水压,采用水量、压力两个指标控制停止注水时机;后行幅混凝土浇筑前,将柔性水囊内的水抽出,抽出的水可重复利用。采用注水柔性水囊隔断了混凝土绕流路径,同步注水系统可保证柔性水囊对地连墙接头的荷载均匀变化,确保钢筋笼始终处于槽段中央,柔性水囊中的水可重复使用,可有效提高工程质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112719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764834.4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姬付全 , 杨钊 , 李雪松 , 李勇智 , 陈培帅 , 杨睿 , 黄威 , 任梦 , 曾德星 , 李德杰 , 罗会武 , 李嘉成 , 饶为胜 , 邱敏 , 邓志强 , 张瑞元 , 肖靖 , 赵旭 , 曾旭涛 , 朱俊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电阻率法检测顶管壁后泥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顶管内沿环向、纵向均间隔预埋有钢材质的注浆管,通过注浆管对顶管进行壁后注浆;S2.在顶管待检测区域环向设置或纵向设置供电电极A、B以及测量电极M、N;S3.在供电电极A、B之间设置电源用于对壁后泥浆施加电场,测定供电电极A、B之间的电流I,测定电极M、N之间的电位差ΔUMN;S4.计算供电电极A、B间的电阻率ρs;S5.将S4测得的电阻率ρs与预先测得的泥浆电阻率标准范围进行对比,判断是否符合标准。本发明整个测试过程对顶管无破坏无污染,与标准电阻率范围进行对比即可快速、准确判定该区域壁后注浆是否完整,检测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112719B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210764834.4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姬付全 , 杨钊 , 李雪松 , 李勇智 , 陈培帅 , 杨睿 , 黄威 , 任梦 , 曾德星 , 李德杰 , 罗会武 , 李嘉成 , 饶为胜 , 邱敏 , 邓志强 , 张瑞元 , 肖靖 , 赵旭 , 曾旭涛 , 朱俊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电阻率法检测顶管壁后泥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顶管内沿环向、纵向均间隔预埋有钢材质的注浆管,通过注浆管对顶管进行壁后注浆;S2.在顶管待检测区域环向设置或纵向设置供电电极A、B以及测量电极M、N;S3.在供电电极A、B之间设置电源用于对壁后泥浆施加电场,测定供电电极A、B之间的电流I,测定电极M、N之间的电位差ΔUMN;S4.计算供电电极A、B间的电阻率ρs;S5.将S4测得的电阻率ρs与预先测得的泥浆电阻率标准范围进行对比,判断是否符合标准。本发明整个测试过程对顶管无破坏无污染,与标准电阻率范围进行对比即可快速、准确判定该区域壁后注浆是否完整,检测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734553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760258.5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13 , G06T17/00 , G06F119/1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沉井下沉自动化分析系统,包括:土层参数模块,其可根据土地物理力学指标自动计算地层的承载力特征值和土体‑混凝土结构间的侧阻力特征值;沉井模型构建模块,其用于搭建沉井结构模型,并生成可视化图像,其可赋予沉井结构模型相应的物理参数;沉井接高下沉组合模块,其可根据不同工况设置相应的施工工况参数;沉井下沉及接高计算模块,其计算沉井下沉系数和接高稳定性系数,本发明可以自动计算土体力学参数、沉井结构参数,并可以自动识别沉井与土层的相对位置关系和接触条件,根据开挖及接高组合,计算沉井的下沉系数和接高稳定性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17328479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334471.1
申请日:2023-10-16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沉井基础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预制首节沉井,将首节沉井放置于井口位置;挖除首节沉井内侧一定区域土体形成环槽,向环槽内注入高密度稳定液,使首节沉井下沉至指定深度;以首节沉井为基础拼接接高沉井,挖除沉井内侧一定区域土体继续形成环槽,继续向环槽内注入高密度稳定液,直至沉井到达设计深度;对环槽底部进行进行第一次封底,开挖环槽内侧土体,对沉井底部进行第二次封底。本发明所设计的沉井基础施工方法大大减小了沉井涌土/砂的风险,降低了沉井基础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减少了沉井基础的侧摩阻力,提高了沉井基础的下沉效率。沉井基础施工方便,结构稳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