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25834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1106918.0
申请日:2021-09-22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IPC: H02H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海缆环形直流恒流供电系统的触电保护器。该触电保护器包括:第一电流取样模块、第二电流取样模块、误差电压放大模块和保护电路模块;所述第一电流取样模块将获得的海缆环形直流恒流供电系统的第一恒流源的供电电流检测值输出到所述误差电压放大模块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二电流取样模块将获得的海缆环形直流恒流供电系统的第二恒流源的供电电流检测值输出到所述误差电压放大模块的第二输入端;所述保护电路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误差电压放大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恒流源的正极电连接,第三端与所述第二恒流源的负极电连接。本发明能够实现海缆环形直流恒流供电系统的防触电(漏电)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12327989A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2011306232.1
申请日:2020-11-19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IPC: G05F1/5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恒压源的等效负载平衡电路,包括检测电路、第一电子负载M1和第二电子负载M2;其中,第一电子负载M1的源极连接恒压源的负极,漏极连接恒压源的正极;第二电子负载M2的源极连接恒压源的负极,漏极与恒压源的正极作为输出端口,用于连接负载;检测电路用于监测负载的阻抗值变化,其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电子负载M1、第二电子负载M2的栅极;本发明通过控制电路控制电子开关M1、M2的工作状态,且M1、M2源‑漏极之间的阻抗值随着负载的变化而进行调节,从而达到维持电路整体等效负载对电源而言稳定的目的,该等效负载平衡电路在直流恒压供电系统要求实际负载变化时等效负载维持基本稳定的场合均可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371311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318762.1
申请日:2020-04-21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容传递能量的电流转换电路,包括电子开关、储能及能量转换电容、续流电感和续流二极管;电子开关的第一端、第二端用以接收输入电流,第三端接收脉冲宽度控制信号;储能及能量转换电容的第一端耦接于电子开关的第一端,第二端耦接于续流电感的第一端;续流二极管的正极耦接于储能及能量转换电容与续流电感之间,负极耦接于电子开关的第二端;续流电感的第二端作为负极输出端以及电子开关的第二端作为正极输出端,用以提供输出电流;通过控制电子开关在单个开关周期内的通断时间比调节输出电流与输入电流的比值;本发明简化了电路结构,降低输出电流纹波,扩大输出电流动态范围;电路本身元器件少、简单实用、便于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715884B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410009977.X
申请日:2014-01-09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IPC: H02M3/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电子变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PWM调制的恒流恒压变换器。它包括供电模块、脉宽调制控制芯片U1、辅助电路、开关管、储能电容C6和采样电阻,所述供电模块连接脉宽调制控制芯片U1输入端、辅助电路和采样电阻,所述辅助电路输出端连接脉宽调制控制芯片U1另一输入端,所述脉宽调制控制芯片U1控制端连接开关管,所述开关管另一端连接储能电容C6,所述储能电容C6与采样电阻并联,所述脉宽调制控制芯片U1同相输入端连接采样电阻。本发明变换器设计简单实效,恒流恒压转换过程简单,不含高损耗器件,效率较高,同时具有开路与短路自我保护机制,在开路或短路故障情况下,可自我调制,可靠性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327195B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010128316.4
申请日:2020-02-28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IPC: H02M3/1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恒流源的等效负载功率稳定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第二稳压二极管,第一、第二限流电阻及第一、第二电子开关;第一稳压二极管的负极与恒流源正极相连,正极接第一限流电阻后与恒流源负极相连;第一电子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一稳压二极管的正极相连,第二端与恒流源负极相连,第三端与恒流源正极相连;第二稳压二极管的负极与恒流源正极相连,正极接第二限流电阻后与恒流源负极相连;第二电子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二稳压二极管的正极相连,第二端与恒流源负极相连,第三端与恒流源正极作为输出端口,用于连接外部负载;本发明可根据负载的变化改变自身功率损耗,保证对恒流源而言其供电功率基本保持不变,具有稳定可靠、外围元件少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327195A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2010128316.4
申请日:2020-02-28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IPC: H02M3/1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恒流源的等效负载功率稳定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第二稳压二极管,第一、第二限流电阻及第一、第二电子开关;第一稳压二极管的负极与恒流源正极相连,正极接第一限流电阻后与恒流源负极相连;第一电子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一稳压二极管的正极相连,第二端与恒流源负极相连,第三端与恒流源正极相连;第二稳压二极管的负极与恒流源正极相连,正极接第二限流电阻后与恒流源负极相连;第二电子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二稳压二极管的正极相连,第二端与恒流源负极相连,第三端与恒流源正极作为输出端口,用于连接外部负载;本发明可根据负载的变化改变自身功率损耗,保证对恒流源而言其供电功率基本保持不变,具有稳定可靠、外围元件少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715884A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410009977.X
申请日:2014-01-09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IPC: H02M3/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电子变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PWM调制的恒流恒压变换器。它包括供电模块、脉宽调制控制芯片U1、辅助电路、开关管、储能电容C6和采样电阻,所述供电模块连接脉宽调制控制芯片U1输入端、辅助电路和采样电阻,所述辅助电路输出端连接脉宽调制控制芯片U1另一输入端,所述脉宽调制控制芯片U1控制端连接开关管,所述开关管另一端连接储能电容C6,所述储能电容C6与采样电阻并联,所述脉宽调制控制芯片U1同相输入端连接采样电阻。本发明变换器设计简单实效,恒流恒压转换过程简单,不含高损耗器件,效率较高,同时具有开路与短路自我保护机制,在开路或短路故障情况下,可自我调制,可靠性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216508902U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23090266.4
申请日:2021-12-09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IPC: B63B22/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下定位打捞浮标控制系统,属于水下设备维护技术领域,其通过对应水下节点设置由绳索牵引的浮标,使得水下节点需要被打捞时可以由浮标准确定位,再通过对应绳索设置固定装置和/或加固装置,使得浮标可以在水下节点正常工作时被可靠固定在水底,浮标可在水下节点需要被定位时释放而上浮至水面,避免因浮标设置于水面而导致的浮标丢失、干扰行船、暴露设备位置等缺陷的同时,充分保证浮标设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本实用新型的水下定位打捞浮标控制系统,其结构简单,控制准确,能够给对应水下节点设置浮标,为水下节点的定位、检修、维护提供保障,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209981041U
公开(公告)日:2020-01-21
申请号:CN201921009355.1
申请日:2019-07-01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IPC: H01H9/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开关领域,并公开了可防止误操作造成同时断开或同时闭合的互锁联动开关,包括壳体、第一自锁推动板、第一自锁复位弹簧、第二自锁推动板、第二自锁复位弹簧、阀珠和中间板,中间板上设有作为阀珠移动通道的通孔,阀珠设置在通孔内;第一自锁推动板靠近中间板的一侧作为第一推动侧,第二自锁推动板靠近该中间板的一侧作为第二推动侧,第一推动侧上设有第一曲面槽,第二自锁推动板靠近中间板的一侧设有第二曲面槽;第一自锁复位弹簧与第一自锁推动板连接,第二自锁复位弹簧与第二自锁推动板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使两个自锁推动板处于不同的位置并通过阀珠实现互锁,使得电路保持一个闭合一个断开的状态,防止同时断开或同时闭合。
-
公开(公告)号:CN203660879U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420013169.6
申请日:2014-01-09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IPC: H02M3/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电子变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PWM调制的恒流恒压变换器。它包括供电模块、脉宽调制控制芯片U1、辅助电路、开关管、储能电容C6和采样电阻,所述供电模块连接脉宽调制控制芯片U1输入端、辅助电路和采样电阻,所述辅助电路输出端连接脉宽调制控制芯片U1另一输入端,所述脉宽调制控制芯片U1控制端连接开关管,所述开关管另一端连接储能电容C6,所述储能电容C6与采样电阻并联,所述脉宽调制控制芯片U1同相输入端连接采样电阻。本实用新型变换器设计简单实效,恒流恒压转换过程简单,不含高损耗器件,效率较高,同时具有开路与短路自我保护机制,在开路或短路故障情况下,可自我调制,可靠性较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