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131731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468362.X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钙质砂室内注浆加固装置,包括动力驱动系统、浆液储存系统、浆液输送系统以及试件模具系统;所述动力驱动系统与所述浆液输送系统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浆液输送系统运转;所述浆液输送系统分别与所述浆液储存系统和试件模具系统相连通,用于将所述浆液储存系统中的浆液输送至所述试件模具系统中;所述试件模具系统包括多套模具;所述模具内能够装入钙质砂,用于制备注浆结石体试件。通过动力驱动系统驱动浆液输送系统,将浆液储存系统中的浆液输送至试件模具系统中,与模具中的钙质砂混合,制备成注浆结石体试件,制备过程高效自动,有效提高了制备效率和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257119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952420.4
申请日:2022-08-09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IPC: B32B27/40 , B32B3/08 , B32B3/06 , B32B7/12 , B32B27/06 , B32B27/20 , B32B15/08 , B32B15/18 , B32B15/20
Abstract: 一种轻质抗冲击保温夹芯结构及连接装置,涉及结构工程中新材料、新结构的技术领域。包括至少两层纤维金属板层,两层纤维金属板层之间夹持两层间隔织物增强复合材料层,两层间隔织物增强复合材料层之间夹持聚氨酯泡沫材料层;纤维金属板层与间隔织物增强复合材料层之间布置有树脂胶层;聚氨酯泡沫材料层中填充有连接纱线。本发明的夹芯结构具有高冲击抗力、高承载力、质量轻、保温效果好,模块化程度高、连接快速高效、保温效果好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980736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121756.0
申请日:2019-11-15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IPC: C01B32/956 , C01B32/15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化硅-多孔碳一维纳米吸波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吸波材料由碳化硅纳米线和多孔碳组成,整体呈灰黑色粉末状,所述的多孔碳在碳化硅纳米线表面,与内核碳化硅纳米线形成一种核壳结构。本发明的吸波材料在与石蜡混合均匀后,在占总质量10%的情况下,当匹配厚度为2.69mm时,于2-18GHz频率范围内,反射损失低于-10dB的频率带宽可达7.16GHz;当匹配厚度为2.38mm时,最低反射损耗出现在15.24GHz时,此时反射损失为-56.34dB。
-
公开(公告)号:CN11961878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26330.9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岩土工程注浆加固试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压注浆脱模试验系统及方法。包括注浆模具和脱模装置;注浆模具包括一体成型的外模和拼接设置在外模内的内模,内模外部形状和外模相匹配,内模内部形状根据要制备的试件确定,将待注浆结石体装配于内模内密封后注浆;脱模装置包括伸缩顶杆和模具夹板,将注浆后的内外模组合体置于脱模装置中,模具夹板卡设外模,控制伸缩顶杆实现注浆的内模的脱模,拆除拼接的内模,实现脱模。本发明拥有能够承受足够注浆压力的模具且能重复使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取芯扰动”以及模具操作不便等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14088421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111468467.5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IPC: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轮式车辆通过性评估试验装置,可实现低成本、高效率、多种工况的车辆通过性可重复试验,包括压力机、轮式加载系统、土槽以及计量系统;所述压力机与轮式加载系统连接,用于向轮式加载系统施加压力;所述土槽内能够盛装有砂土;所述轮式加载系统能够设置在所述砂土上,用于在压力机的作用下模拟轮胎行驶;所述计量系统用于测量所述轮式加载系统模拟运转时,不同深度的土体压力值,并记录压力机作动器压力值和位移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880482B
公开(公告)日:2023-02-21
申请号:CN202110103817.1
申请日:2021-01-26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IPC: F41H5/04 , F41H3/00 , B32B27/02 , B32B27/32 , B32B27/10 , B32B27/04 , B32B29/06 , B32B3/12 , B32B3/22 , B32B15/20 , B32B15/085 , B32B15/04 , B32B15/18 , B32B9/00 , B32B9/04 , B32B33/00 , B32B37/12 , B32B37/00 , B32B37/06 , B32B37/10 , H05K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军用方舱板及其制备方法,包括顺次设置的透波外壳层、吸波内胆层、抗弹夹层、和电磁屏蔽背板层,方舱板的面密度为35‑50kg/m2。本发明的方舱板材通过将各层板材组合在一起,通过对各层功能板材结构的改进,在性能上,不仅实现了抗弹防护性能,同时兼具了吸波及电磁屏蔽效果;在重量上,减小了板材的总重量,满足了防弹方舱的轻量化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339120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969753.8
申请日:2022-08-12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Abstract: 一种纤维‑金属超混杂槽型构件的成形工艺及质检方法,涉及复合材料板材成形技术领域。采用组合模具与钢制阴模、硅胶气囊软模共同组成固化工装系统,将气囊软模成形工艺与刚性模成形工艺相结合应用于纤维金属超混杂槽型构件的成形中,采用先刚性模预成形、后气囊软模加压固化成形的方式,充分发挥刚性模成形与气囊软模成形的优势,克服了单一刚性模成形超混杂槽型构件时,翼缘部分压力不均、转角部分压力不足的问题,改善了超混杂槽型构件成形后的尺寸精度,提升了层间界面的结合强度,同时降低了纤维层内因成形压力不均造成的空洞、孔隙等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2695518B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011480135.4
申请日:2020-12-15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IPC: D06M11/74 , D06M11/46 , D06M11/79 , D06M15/37 , D06M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剪切增稠流体用分散相粒子、制备方法和应用,分散相粒子的制备包括A:将氧化石墨烯按比例分散于溶液中,在超声的条件下进行破碎;B:在隔绝光线的条件下,加入纳米氧化物粒子,搅拌,直至得到混合均匀的分散液;C:继续向步骤二所得到的混合分散液中加入多巴胺盐酸盐,并用氨水将PH调节至8.5‑9.5,在隔绝光线的条件下充分搅拌至少10h;之后离心、水洗,得到剪切增稠流体用分散相粒子。本发明制备的剪切增稠流体用分散相粒子通过利用聚多巴胺自身的黏附性来包裹纳米颗粒,增强了氧化石墨烯片层和纳米颗粒的连接,同时在剪切增稠流体中聚多巴胺可通过金属离子配位间接吸附其他分子,有利于剪切增稠流体的形成,提高剪切增稠流体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965522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21693.3
申请日:2022-05-13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IPC: G01N23/046 , G01N23/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量复合材料层合板内部分层损伤的方法,包括:选取损伤区域中心点建立坐标系;所建立的坐标系Z轴垂直于复合材料表面;根据所建立的坐标系拍摄CT扫描图;根据所获得的CT截面图像判定分层区域;根据所确定的分层区域确定分层边界点;选取经过Z轴的多个截面重复上述步骤;根据测量到的所有边界点坐标绘制极坐标图;最终得到复合材料内部分层损伤区域。本发明能够直观表征复合材料内部分层损伤,精确测量每层间的分层面积,有效避免复合材料产生二次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114806499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599961.3
申请日:2022-05-30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高原高寒地区存储方舱的隐身覆盖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该覆盖薄膜为新型卤素杂化钙钛矿复合材料,从存储装置表面依次向外分别是微波吸收层、红外光吸收层和可见光波段伪装层。本发明提供的钙钛矿复合材料隐身覆盖层,将三个伪装功能层集成于一体,使得:(1)在可见光波段伪装方面,通过应用与环境背景颜色匹配的发光材料,使得弹药存储方舱装置整体与环境背景融为一体,进而难以在可见光波段被发现;(2)在红外波段伪装方面,通过吸收存储装置自身发射的红外波,从而无法被外界红外探测器识别;(3)在微波段吸收方面,电磁波进入吸波材料内部后可以被耗散掉,因此可以应用于作为电磁保护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