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溶型油藏单井油气产能预测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093313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395511.2

    申请日:2015-07-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溶型油藏单井油气产能预测方法及装置,本方法包括:针对岩溶型油藏目标区采集三维地震资料;将目标区划分为多个地质单元;以地质单元为研究单位提取各样本井的M个地质参数;从M个地质参数中选择出与初期产量相关程度最高的N个地质参数作为优选地质参数;建立初期产量与重要储层属性的对应关系;设定优选地质参数与重要储层属性为线性关系;建立起初期产量数据与优选地质参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方程;使用麦夸尔特法确定出关系方程中的待定系数,从而确定出非线性关系方程;根据此关系方程和优选地质参数的值预测出各样本井的产能。本发明可以精确预测岩溶型油藏内单井的产能,有效促进岩溶型油藏的合理开发。

    一种构建模型动态计算井间连通参数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40476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0940239.0

    申请日:2024-07-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构建模型动态计算井间连通参数的方法,包括依次建立平衡方程、流量方程和动量方程并推导获得静态电容模型;定义静态电容模型的状态变量并融合构建状态变量模型;将状态变量模型进行扩展卡尔曼滤波化建立动态电容模型;将具有相同时间周期的注入量和产液量数据,作为输入参数,运用动态电容模型计算获得根据相应时间步动态变化的状态变量的参数。本发明通过构建静态电容模型后定义其状态变量,并将状态变量与静态电容模型融合构建状态变量模型,再将状态变量模型扩展卡尔曼滤波化建立动态电容模型,以在输入具有相同时间周期的注入量和产液量数据后,获得根据时间步动态变化的状态变量的参数。

    宏微观参数共同控制的大尺度非均质孔喉网络生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2283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707605.4

    申请日:2024-1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宏微观参数共同控制的大尺度非均质孔喉网络生成方法,包括对设定的模拟区域进行分区,并在各个分区内随机生成多个矿物颗粒核心,利用四参数随机生长法模拟矿物颗粒核心的生长,并将每个矿物颗粒核心矿物的交界视为潜在的孔隙和喉道,反演得到每个孔隙和喉道的位置分布;利用遗传算法提取优化孔隙和喉道的位置分布,为每个孔隙和喉道匹配配位数,并通过设定各个分区的微观孔喉结构参数为每个匹配配位数的孔隙和喉道分配目标生长半径值;利用四参数随机生长法模拟每个分区中的孔隙和喉道中流体向矿物颗粒核心进行溶蚀,直至每个分区中的孔隙、喉道的半径一一达到目标生长半径值,生成设定的模拟区域的孔喉网络图像。

    一种基于井间内源化合物定量分析表征井间连通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21320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870093.3

    申请日:2024-12-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井间内源化合物定量分析表征井间连通性的方法,包括步骤:采集各注采井的内部溶液制作样本溶液;将样本溶液处理分析获得色谱数据和质谱数据,并推断各样本溶液的化合物组分数据;将样本溶液编号作为样品,化合物组分数据作为变量,对其进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以获得得分图以及S‑plot图。本发明采用分析各注采井内源化合物的方法,通过采集各注采井内部溶液作为样本并通过液相色谱和质谱处理分析获得各注采井溶液的内源化合物及其含量数据,利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的方式对各注采井和其内源化合物及其含量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以分离出各注采井的相关和不相关成分,从而表征各注采井之间的连通关系。

    一种纳米通道内可压缩流体的相态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07701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594042.8

    申请日:2020-06-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通道内可压缩流体的相态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第一六通阀分别连接实验气体气瓶、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六通阀以及中间容器;中间容器另一端连接高精度流量泵;第二六通阀分别连接高温高压仓、第二压力传感器、氮气气瓶以及真空泵;高温高压仓设有进液管线、出液管线以及围压流体注入口;进液管线一端与微流体芯片的入口端相连,另一端与通过第一压力传感器与第一六通阀连接;出液管线与第二六通阀连接;数字化采集系统分别与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以及成像系统连接。本发明解决了压力表无法准确测量纳米通道中可压缩流体的压力这一难题,可以直接测试纳米通道中流体的相态变化时温度压力。

    一种基于井间内源化合物定量分析表征井间连通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21320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870093.3

    申请日:2024-12-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井间内源化合物定量分析表征井间连通性的方法,包括步骤:采集各注采井的内部溶液制作样本溶液;将样本溶液处理分析获得色谱数据和质谱数据,并推断各样本溶液的化合物组分数据;将样本溶液编号作为样品,化合物组分数据作为变量,对其进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以获得得分图以及S‑plot图。本发明采用分析各注采井内源化合物的方法,通过采集各注采井内部溶液作为样本并通过液相色谱和质谱处理分析获得各注采井溶液的内源化合物及其含量数据,利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的方式对各注采井和其内源化合物及其含量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以分离出各注采井的相关和不相关成分,从而表征各注采井之间的连通关系。

    一种考虑端面效应的相对渗透率曲线校正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664804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38526.X

    申请日:2024-02-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端面效应的相对渗透率曲线校正方法及其应用,包括如下步骤:开展相对渗透率测试实验以获得岩心的相对渗透率曲线数据;开展岩心压汞实验以获得岩心的毛细管力数据;建立润湿相在岩心出口段聚集的一维两相渗流过程中的饱和度剖面方程;在获得水相渗透率模型、油相渗透率模型以及毛细管力模型之后,利用校正公式计算得到校正后的油相渗透率和/或水相渗透率。本发明基于常规的测试利用校正公式计算得到校正后的油相渗透率或水相渗透率,可推广于多储层类型岩心,且不限制岩心长度,不仅可以克服对于岩心样品的需求,还可以克服端面效应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一种工业氨水的应用及二氧化碳埋存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65546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0991046.3

    申请日:2023-08-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业氨水的应用及二氧化碳埋存方法,将工业氨水注入地层,使地层流体改质以增加二氧化碳的埋存量,并提供了具体的埋存方法,包括:选定地质封存场地,并形成注入井连通地质封存层;通过压力注入设备将工业氨水通过注入井注入地质封存层,使工业氨水和地层流体混合后的浓度达到指定范围,改变地层流体性质;再次通过压力注入设备将二氧化碳通过注入井注入地质封存层,在注入时基于压力监控反馈曲线调整注入压力和注入量控制井底压力,最终完成二氧化碳封存过程。本发明对满足条件的地质封存层,能够利用工业氨水及相关工艺,使地层流体对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增加3‑5倍,提高埋存效率,解决了二氧化碳埋存空间与埋存量的平衡问题。

    一种纳米通道内可压缩流体的相态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07701B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010594042.8

    申请日:2020-06-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通道内可压缩流体的相态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第一六通阀分别连接实验气体气瓶、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六通阀以及中间容器;中间容器另一端连接高精度流量泵;第二六通阀分别连接高温高压仓、第二压力传感器、氮气气瓶以及真空泵;高温高压仓设有进液管线、出液管线以及围压流体注入口;进液管线一端与微流体芯片的入口端相连,另一端与通过第一压力传感器与第一六通阀连接;出液管线与第二六通阀连接;数字化采集系统分别与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以及成像系统连接。本发明解决了压力表无法准确测量纳米通道中可压缩流体的压力这一难题,可以直接测试纳米通道中流体的相态变化时温度压力。

    一种基于凝胶泡沫的数值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99438B

    公开(公告)日:2017-07-25

    申请号:CN201510295337.4

    申请日:2015-06-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凝胶泡沫的数值模拟方法,本方法包括:构建3相9组分形式的数学模型;求解水相、油相、气相压力方程;计算气相流速和凝胶泡沫液膜张力;比较气相流速与临界流速的大小,在比较结果为气相流速大于临界流速时执行泡沫生成反应;比较凝胶泡沫液膜张力与临界压力的大小,并在比较结果为凝胶泡沫液膜张力大于临界压力时执行泡沫破灭反应;求解各组分浓度和各组分的粘度;修正凝胶泡沫的粘度和普通泡沫的粘度,修正气油相对渗透率曲线。本方法在引入凝胶泡沫的基础上建立了用于调驱分析的数学模型,提出了有效表征凝胶泡沫调驱的数值模拟方法,为油藏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的数值模拟提供了有效手段。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