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07164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0528167.9
申请日:2024-04-29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G06F30/20 , G06F30/2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储层数值模拟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考虑垂向平衡机理的数值模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进行油水两相垂向平衡时间测试实验,分析得出垂向平衡时间计算公式;建立疏松砂岩储层数值模拟垂向平衡判别条件;构建多尺度垂向平衡计算模型;引入压力重构函数,并结合多尺度垂向平衡计算模型依次求解得到粗尺度相压力、细尺度的相饱和度分布;基于细尺度的相饱和度分布更新垂向压力分布。本发明中,考虑到垂向动态变化,在粗尺度垂向积分后平面二维域上增加细尺度垂向范围一维域,构建得到多尺度垂向平衡计算模型,通过动态重构对细尺度维度的数值模拟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考虑垂向平衡的数值模拟方法可以更准确的描述疏松砂岩储层中的油水两相运动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18940476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940239.0
申请日:2024-07-15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构建模型动态计算井间连通参数的方法,包括依次建立平衡方程、流量方程和动量方程并推导获得静态电容模型;定义静态电容模型的状态变量并融合构建状态变量模型;将状态变量模型进行扩展卡尔曼滤波化建立动态电容模型;将具有相同时间周期的注入量和产液量数据,作为输入参数,运用动态电容模型计算获得根据相应时间步动态变化的状态变量的参数。本发明通过构建静态电容模型后定义其状态变量,并将状态变量与静态电容模型融合构建状态变量模型,再将状态变量模型扩展卡尔曼滤波化建立动态电容模型,以在输入具有相同时间周期的注入量和产液量数据后,获得根据时间步动态变化的状态变量的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7664804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38526.X
申请日:2024-02-01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端面效应的相对渗透率曲线校正方法及其应用,包括如下步骤:开展相对渗透率测试实验以获得岩心的相对渗透率曲线数据;开展岩心压汞实验以获得岩心的毛细管力数据;建立润湿相在岩心出口段聚集的一维两相渗流过程中的饱和度剖面方程;在获得水相渗透率模型、油相渗透率模型以及毛细管力模型之后,利用校正公式计算得到校正后的油相渗透率和/或水相渗透率。本发明基于常规的测试利用校正公式计算得到校正后的油相渗透率或水相渗透率,可推广于多储层类型岩心,且不限制岩心长度,不仅可以克服对于岩心样品的需求,还可以克服端面效应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7065546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0991046.3
申请日:2023-08-08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山东省中地易采石油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业氨水的应用及二氧化碳埋存方法,将工业氨水注入地层,使地层流体改质以增加二氧化碳的埋存量,并提供了具体的埋存方法,包括:选定地质封存场地,并形成注入井连通地质封存层;通过压力注入设备将工业氨水通过注入井注入地质封存层,使工业氨水和地层流体混合后的浓度达到指定范围,改变地层流体性质;再次通过压力注入设备将二氧化碳通过注入井注入地质封存层,在注入时基于压力监控反馈曲线调整注入压力和注入量控制井底压力,最终完成二氧化碳封存过程。本发明对满足条件的地质封存层,能够利用工业氨水及相关工艺,使地层流体对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增加3‑5倍,提高埋存效率,解决了二氧化碳埋存空间与埋存量的平衡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940476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0940239.0
申请日:2024-07-15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构建模型动态计算井间连通参数的方法,包括依次建立平衡方程、流量方程和动量方程并推导获得静态电容模型;定义静态电容模型的状态变量并融合构建状态变量模型;将状态变量模型进行扩展卡尔曼滤波化建立动态电容模型;将具有相同时间周期的注入量和产液量数据,作为输入参数,运用动态电容模型计算获得根据相应时间步动态变化的状态变量的参数。本发明通过构建静态电容模型后定义其状态变量,并将状态变量与静态电容模型融合构建状态变量模型,再将状态变量模型扩展卡尔曼滤波化建立动态电容模型,以在输入具有相同时间周期的注入量和产液量数据后,获得根据时间步动态变化的状态变量的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972283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707605.4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山东省中地易采石油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宏微观参数共同控制的大尺度非均质孔喉网络生成方法,包括对设定的模拟区域进行分区,并在各个分区内随机生成多个矿物颗粒核心,利用四参数随机生长法模拟矿物颗粒核心的生长,并将每个矿物颗粒核心矿物的交界视为潜在的孔隙和喉道,反演得到每个孔隙和喉道的位置分布;利用遗传算法提取优化孔隙和喉道的位置分布,为每个孔隙和喉道匹配配位数,并通过设定各个分区的微观孔喉结构参数为每个匹配配位数的孔隙和喉道分配目标生长半径值;利用四参数随机生长法模拟每个分区中的孔隙和喉道中流体向矿物颗粒核心进行溶蚀,直至每个分区中的孔隙、喉道的半径一一达到目标生长半径值,生成设定的模拟区域的孔喉网络图像。
-
公开(公告)号:CN116307157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19965.9
申请日:2023-03-07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山东省中地易采石油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4 , E21B21/06 , G01N33/24 , G01N33/00 , A01B79/02 , G06Q50/02 , G06Q50/26 , G06F18/23 , G06N3/08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泥浆资源化利用的钻井泥浆原位处理方法,包括以土壤样本的土壤成分特征、泥浆样本的废弃物成分特征、多组泥浆土壤混合样本的混合施用量特征与农作物产量、农作物毒性进行映射关系构建得到农作物生长预测模型。本发明利用农作物生长预测模型测算出最匹配的土壤样本、农作物样本以及土壤样本和泥浆样本混合施用量,以使得每个钻井泥浆池原位处理后的钻井泥浆池农作物生长表现最佳,基于每个钻井泥浆池测算得到土壤样本、泥浆样本以及土壤样本和泥浆样本混合施用量对每个钻井泥浆池进行原位处理,以实现钻井泥浆池最佳复耕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37510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939307.8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山东省中地易采石油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N15/0205 , G01N15/075 ,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基于光散射的纳米气泡水浓度与纳米气泡粒径检测方法,进行地面制备纳米气泡水的实验,测量制备纳米气泡水所用气量、用水量以及生成的纳米气泡水量;通过向制备的纳米气泡水中依次通入不同角度以及不同波长的激光,并利用光强探测器捕捉分别捕捉纳米气泡水中产生的光路的图像和光子数量,将光子数量转换成可读取散射光强的数值;通过假设纳米气泡水中纳米气泡直径,并通过最小二乘法算法调整纳米气泡直径,直至理论散射光强和获取的散射光强之间符合设置的误差;利用调整后的纳米气泡直径,计算无量纲尺寸参数,并基于Mie散射和Rayleigh散射构建用于检测的散射光强、纳米气泡水浓度与纳米气泡半径的关系式。
-
公开(公告)号:CN11898197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0997800.9
申请日:2024-07-24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南京易采石油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28 , G06F30/27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介质微观油水运动及水流路径快速模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基于实验和机器学习方法得到权重模型、剩余油类型饱和度及位置预测模型;将提供的孔喉结构图像分割为孔隙和喉道;根据孔喉属性和预测模型计算路径权重;构建孔喉拓扑结构的带权有向图;基于最短算法计算连通入口和出口的路径及带权长度等关键数据;根据目标采收率计算带权长度阀值,确定水流路径;基于剩余油类型饱和度和位置预测模型得到模型中各类型剩余油分布结果。本发明基于渗流实验和图论理论,技术思路符合渗流规律,物理含义清晰,结果仿真度高;摒除了传统迭代数值求解的大量计算,预测速度提高千倍以上,使微观尺度研究的工程级应用成为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566095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617683.9
申请日:2024-05-17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数字岩心构建岩心模型表征驱替实验的方法,包括步骤:CT扫描岩样获得扫描图像数据;将扫描图像数据数字化处理获得数字岩心图像,并根据数字岩心图像构建孔喉网络模型;基于构建的孔喉网络模型设计岩样仿真模型,并基于此岩样仿真模型设计微流控芯片进行驱替实验并摄像记录。本发明利用CT扫描将岩样数字化处理后,通过分析处理数字化图像构建孔喉网络模型,根据孔喉网络模型设计岩样仿真模型以及制作模拟真实岩心的微流控芯片进行驱替实验,并逐帧记录驱替实验的过程,以将驱替实验的微观渗流过程数值化和具象化,从而提高对岩心分析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