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765569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658296.1
申请日:2020-07-09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综合供能系统,太阳能集热系统、地源热泵系统、空气源系统分别用于与室内供热制冷系统连接,沼气供能系统用于与用气系统连接;太阳能集热系统和地源热泵系统与空气源系统连接,为空气源系统提供热源;太阳能集热系统和空气源系统的第一冷凝器与地源热泵系统连接,以将太阳能集热系统的热量和空气能系统的热量传递至地源热泵系统;太阳能集热系统和地源热泵系统分别与沼气发酵池连接,以将太阳能系统和地源热泵系统的能量传递至沼气发酵池。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冬季供暖、夏季制冷、全年提供生活热水、供电、供气,满足用户生活能源需求;同时实现多能源互补、多层次能源化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346532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481068.9
申请日:2019-06-04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二氧化碳爆破致裂干热岩的室内模拟试验系统,包括二氧化碳加压充装模块、声发射模块和物理爆破模块;二氧化碳加压充装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二氧化碳储藏罐、气体压缩机和加压泵;声发射模块包括若干个声发射探头;物理爆破模块包括二氧化碳储液管、活化器、剪切片和试样放置室;声发射探头位于试样放置室内;试样放置室内放置试样,二氧化碳储液管的一端与加压泵连接,其另一端与试样放置室连接,二氧化碳储液管储存二氧化碳液体,活化器位于二氧化碳储液管内;剪切片位于二氧化碳储液管内;二氧化碳液体吸收热能后迅速气化,体积膨胀产生高压使剪切片破断,剪切片破断后,高能二氧化碳气体作用于试样使其产生裂隙。
-
公开(公告)号:CN108331566B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810185454.9
申请日:2018-03-07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E21B43/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干热岩储层裂缝形成方法,包括:S1确定注入井位置并于干热岩内钻凿注入井,注入井包括竖直井段和n个水平井段,其中n≥1;S2围绕注入井钻凿n个生产井,生产井包括竖直井段和与水平井段,n个所述生产井的水平井段与注入井的n个水平井段一一对应且分别设置于注入井的n个水平井段正下方;S3于注入井的水平井段构造竖直向下的若干起爆孔腔,且于每一生产井的水平井段构造竖直向上的若干起爆孔腔;S4于注入井的n个水平井段和n个生产井的水平井段均下放爆破装置,引爆爆破装置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膨胀产生压力使干热岩内产生裂隙。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具有破岩能力强,造缝均匀,爆破压力可控,装置简易,环保经济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331566A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810185454.9
申请日:2018-03-07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E21B43/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43/26 , E21B43/25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干热岩储层裂缝形成方法,包括:S1确定注入井位置并于干热岩内钻凿注入井,注入井包括竖直井段和n个水平井段,其中n≥1;S2围绕注入井钻凿n个生产井,生产井包括竖直井段和与水平井段,n个所述生产井的水平井段与注入井的n个水平井段一一对应且分别设置于注入井的n个水平井段正下方;S3于注入井的水平井段构造竖直向下的若干起爆孔腔,且于每一生产井的水平井段构造竖直向上的若干起爆孔腔;S4于注入井的n个水平井段和n个生产井的水平井段均下放爆破装置,引爆爆破装置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膨胀产生压力使干热岩内产生裂隙。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具有破岩能力强,造缝均匀,爆破压力可控,装置简易,环保经济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4330311B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410654329.X
申请日:2014-11-17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IPC: G01N3/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力管道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装置包括管道系统和检测控制系统,管道系统设有通过管道连接的蓄水槽,多级离心泵,单向阀,两个电磁阀,压力控制阀和手动压力阀,两个电磁阀与被测管道连接。检测控制系统设有通过电缆连接的直流稳压电源、24V直流电源、压力传感器、操作面板、控制主板和监视器,检测方法是根据对被测压力管道的工作条件、特点进行工况模拟,设计出模拟参数在脉冲高压循环加载情况下进行疲劳测试,从而获得比较精确的压力管道的耐久性和可靠性的定量检测数据,经计算机处理后得出预算的被测管道在其工作条件下的使用寿命。本装置及检测方法可以应用于自来水管道、石油及天然气管道等压力管道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010442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034243.0
申请日:2024-01-09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河南省地质研究院 , 河南省地质局生态环境地质服务中心
IPC: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弱固结砂岩人造岩心样品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测定弱固结砂岩样品的组成矿物的质量分数;S2:测定弱固结砂岩样品的各组成矿物平均粒径;S3:获取平均粒径与样品相同的组成矿物;S4:制备岩心浆料;S5:将岩心浆料制成人造岩心预制料:S6:检测各人造岩心预制料以及弱固结砂岩样品的孔隙率、渗透率,挑选出孔隙率、渗透率误差在预定范围内的人造岩心预制料,即为人造岩心样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经过上述方法即可制备一种重复性强、成本低、可控性强的弱固结人造岩心,其与天然岩心十分相似,为研究化学堵塞过程提供了均一性强、可重复性高的实验材料,从而可以更好地模拟实际地层中的条件,得到更准确的实验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76784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765515.6
申请日:2023-12-19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废弃矿井的风光能存储系统及方法,属于能源的转化和储存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矿井、风能或太阳能发电设备、热能发电设备、电加热模块以及回注组件;矿井的井口设有封井器,矿井内设有储能腔以及回填腔;矿井内的储能腔内填充有储能介质;电加热模块设置于储能腔内,加热模块与风能或太阳能发电设备相连;回注组件连接储能腔和回填腔,热能发电设备利用储能介质的热能发电。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该风光能存储系统及方法能获取太阳能或风能,并利用该太阳能或风能输出稳定的电能,达到将不稳定的能源转换成稳定的能源,解决了风能和太阳能等不能稳定持续发电的问题,对提高清洁能源利用率具有重大的技术进步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6399042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432549.7
申请日:2023-04-18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舟山市普陀区启迪海洋科技产业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聚光太阳能地热电池,涉及新能源开发应用领域,具体包括:熔盐单元、聚光太阳能集中器、地热储能单元和蒸汽发电单元;熔盐单元设置于聚光太阳能集中器的聚光点处,地热储能单元与熔盐单元连接,熔盐单元用于通过吸收太阳光,将熔盐单元内设置的熔盐加热到液态,并将液态的熔盐输入至地热储能单元进行储能;蒸汽发电单元与地热储能单元连接,蒸汽发电单元用于通过与地热储能单元输出的熔盐热交换进行蒸汽发电。本发明通过吸收太阳光对熔盐进行加热,并利用地热对熔盐进行储能,实现了熔盐热交换发电,能量转换更为平稳,缓解淡季用电高峰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878168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657389.2
申请日:2020-07-09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利用废弃矿井储存天然气及供暖的系统,包括废气矿井、气源热泵和热交换系统,所述废气矿井具有采空区、天然气注气井和天然气采气井,所述天然气注气井和所述天然气采气井均与所述采空区连通,且其内均配置有井下安全阀,所述气源热泵的进气端与所述天然气注气井连通,其可实现对废气矿井资源的充分利用,有效解决了现有煤矿井被弃用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提高了废弃矿井重复利用率,推动了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可实现对夏季过剩的天然气进行储存,并于冬季用气时取出,不仅扩大了天然气的存储空间,还能有效缓解天然气需求高峰期的保供压力,带来更多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9763792A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910145639.1
申请日:2019-02-27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随钻式的振动俘能器,包括上缸体、下缸体和俘能盘,上缸体包括上壳体,上壳体上端设有上钻杆接头,内部设有上部井管,下缸体包括下壳体,下壳体下端设有下钻杆接头,内部设有下部井管,俘能盘固定于下部井管上,下部井管上端连接上部井管下端,且上壳体连接下壳体形成壳体,俘能盘位于壳体内,俘能盘包括内环,内环表面设有电容器,环绕内环设有多个悬臂梁,每一悬臂梁上设有一压电片,且每一悬臂梁一端连接一质量块,另一端均连接电容器,上钻杆接头用于连接一钻杆下端,下钻杆接头用于连接另一钻杆上端,电容器收集所有压变片产生的电荷。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高效产生电能,更适合于钻探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