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81453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363048.4
申请日:2023-10-2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浮选药剂乳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无乳化剂的煤浮选O/W乳液型捕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由以下组分构成:捕收类药剂10‑50%,多糖类添加剂0.01‑2%,其余为水,各原料的总重量为100份。在制备O/W乳液型捕收剂时,多糖类添加剂与捕收类药剂中的疏水碳链间产生主客体包合超分子作用,形成类似表面活性剂两亲特性的超分子结构,进而实现在无乳化剂的条件下将捕收类药剂制备成均匀分散、粒径细小的O/W乳液。同时后续浮选过程中加入微量α‑淀粉酶可将O/W乳液迅速破乳,解决传统捕收类药剂乳化后油滴外表面亲水而降低煤颗粒捕收性能的问题,进而显著提升低阶煤浮选效率,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7138963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363049.9
申请日:2023-10-2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浮选药剂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动态共价键的微乳液型煤浮选捕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捕收剂由以下组分构成:烃油类捕收剂20‑40份,乳化剂8‑20份,水22‑60份,碱0.5‑2份。该微乳液型煤浮选捕收剂的乳化剂由常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与基于动态共价键形成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共同构成,具有优异的乳化性能。制备出的微乳液平均液滴尺寸小于100nm,并且用水稀释1‑100倍后仍能保持在纳米级别,相较于常规乳液型捕收剂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在煤浮选过程中能够显著提升捕收剂油滴与煤颗粒的接触概率,提升浮选效果的同时,有利于降低捕收剂的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515027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010233860.5
申请日:2020-03-3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B03D1/02 , B03D10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阶煤纳米气泡浮选方法,适用于低阶煤浮选使用。将低阶煤粒加入冰水中,通过温差法用搅拌器加热煤浆溶液制备纳米气泡;煤浆溶液加入浮选槽内进行浮选。其通过温差法制备纳米气泡的分布更加均匀,气泡体积更小,浮选过程中低阶煤回收率提高,灰分减少,捕收剂用量减少,因此低阶煤分离效率和矿物资源的回收利用效率提高,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8925947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206847.5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细粒矿物浮选过程强化装置及方法,属于矿物分选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细颗粒浮选装备中较粗粒跑粗,细粒碰撞概率低、产品灰分高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浮选槽体、差速机构和刮板机构,所述差速机构和所述刮板机构均与所述浮选槽体连接,所述差速机构包括传动组件、转子组件和定子组件,所述传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转子组件相对所述定子组件转动,所述定子组件设于所述浮选槽体的内腔中。本发明的差速机构的外轴转速高于内轴转速,内轴的底部设有吸浆循环叶轮来搅动液面,产生旋流及上升流,维持矿浆悬浮,外轴的中部设有曝气叶轮,定子筒的中部设有循环孔,通过中空的外轴进气,促进了矿化过程,允许更有效的空气分散和气泡生成,进一步增强了矿物颗粒与气泡的接触,提高了细粒碰撞概率,降低了产品灰分,同时也提高了浮选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594785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824942.5
申请日:2024-06-2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B03D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泥浮选药剂精准加药装置及冗余流量计检测校核方法,属于煤炭分选加工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煤泥浮选过程中药剂添加不准的问题。本发明包括第一主管路、第一支路、第二支路、第一缓冲管路、第二缓冲管路和第二主管路,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并联,第一缓冲管路和第二缓冲管路并联,第一支路的前端、第二支路的前端与第一主管路的末端同时连通,第一支路的末端与第一缓冲管路的前端连通,第二支路的末端与第二缓冲管路的前端连通,第一缓冲管路的后端以及第二缓冲管路的后端与第二主管路的前端同时连通。本发明可实现单药剂双泵精密控制、多流量计检测校核,从而实现浮选药剂的精密加药控制,能够精准控制浮选药剂添加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942880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006751.8
申请日:2024-01-0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甲烷干重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热式电磁感应加热强化甲烷干重整流化床反应系统。包括气体进料单元、反应单元、电磁感应加热单元、气液分离单元和控制单元;甲烷和二氧化碳的气源经气体进料单元预热后,进入反应单元,反应单元的流化床通过电磁感应加热单元进行加热反应,反应过程中通过控制单元来调节电磁感应加热单元参数,反应产物经气液分离单元,分别得到气体产物和液体产物。本发明采用内热式电磁感应加热技术代替传统的外加热方式,采用流化床替代固定床,两种方式有机结合从而解决甲烷干重整过程中的热量快速传递和抑制积碳的关键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920467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65597.9
申请日:2024-02-0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抽真空法析出纳米气泡的煤气化飞灰浮选装置及方法,属于煤气化飞灰浮选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煤气化飞灰浮选精矿产率低、药剂量消耗高的问题。本发明包括CO2气体存储罐、CO2气体溶解装置、纳米气泡真空生成装置和浮选设备,CO2气体存储罐与CO2气体溶解装置连通,CO2气体溶解装置与纳米气泡真空生成装置连通,纳米气泡真空生成装置与浮选设备连通。本发明通过在纳米气泡真空生成装置对煤气化飞灰矿浆抽真空处理,煤气化飞灰表面丰富的孔隙被CO2纳米气泡填充,避免了孔隙对浮选药剂的吸附,大幅降低了浮选药剂消耗量;在CO2纳米气泡表面和煤气化飞灰表面会形成HCO3‑离子,在浮选气泡‑煤气化飞灰颗粒间碰撞黏附过程中,该HCO3‑离子将破坏液膜内水分子结构,诱发浮选气泡‑煤气化飞灰间液膜的破裂,提高矿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816380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165598.3
申请日:2024-02-0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CO2纳米气泡的粉煤灰浮选装置及方法,属于粉煤灰浮选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粉煤灰浮选脱碳效果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CO2纳米气泡的粉煤灰浮选装置,包括浮选柱、表面活性剂蒸发器和二氧化碳气罐,所述二氧化碳气罐与所述表面活性剂蒸发器连通,所述表面活性剂蒸发器与所述浮选柱连通;所述二氧化碳气罐中的二氧化碳气体与所述表面活性剂蒸发器内的表面活性剂蒸汽混合后输向所述浮选柱。本发明通过颗粒表面的二氧化碳纳米气泡,在二氧化碳纳米气泡表面和粉煤灰表面会形成HCO3‑离子,在浮选气泡‑粉煤灰颗粒间碰撞黏附过程中,该HCO3‑离子将破坏液膜内水分子结构,诱发液膜破裂,强化浮选气泡‑粉煤灰颗粒间的黏附,显著提高粉煤灰浮选效果。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