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73177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11685413.3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模态融合的凝汽器污垢热阻预测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核电冷端系统的历史运行数据以及凝汽器清洗周期数据;将历史运行数据的数据量和凝汽器清洗周期数据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根据比较结果,确定目标预测模型;利用目标预测模型对凝汽器的污垢热阻进行预测,本发明通过将历史运行数据的数据量和凝汽器清洗周期数据的数据量进行比较,以根据不同历史运行数据的数据量选择不同的目标预测模型,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预测策略实现凝汽器的污垢热阻预测,无需积累历史数据,考虑到历史运行数据的数据量选择不同的预测模型,利用预测模型进行预测,提高了凝汽器的污垢热阻预测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108977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1724287.3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F18/214 , G06F18/25 , G08B21/10 , G08B2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滨海核电站冷源致灾物报警预警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建立基于风场下的潮流场及致灾物预测模型,并选定代表性生物;融合集群爆发模型,进行堵塞物轨迹模拟,预测堵塞物的运动轨迹和数量;根据取水口一定范围内的即时堵塞物位置,通过致灾物运动轨迹模型,并融合集群爆发模型,判断堵塞物到取水口的警戒区及其数量。本发明将环境数据与生物生长爆发相结合为估算生物爆发的数量提供重要依据,提高模型预测准确性和灵敏度,通过水文动力模型的正反演技术,可预测堵塞物到取水口6‑72小时警戒区以及其数量,扩大了致灾物预测的时间及空间跨度,通过水文动力模型与生物爆发模型的融合,为致灾生物数量的估算提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5186428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402357.7
申请日:2022-04-18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1/16 , G06F113/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电机组海水冷却水系统快速定制设计平台及方法。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核电机组海水冷却水系统快速定制设计平台及方法,通过运用平台中设置的产品族模块、主工艺方案生成模块、设备参数优化模块、安全冗余分析模块,能够提高设计过程自动化程度,通过多目标优化算法快速得出最优方案。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核电机组海水冷却水系统快速定制设计平台及方法,设计人员能够快速上手进行设计,在系统设计参数众多、工况繁复多变的情况下,能够在新工程中快速响应设计,根据不同的因素对核电机组系统进行适应性修改,进而实现核电机组海水冷却水系统快速定制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3868837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031249.5
申请日:2021-09-03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凝土蜗壳泵壁面磨损的在线监测方法,包括:获取混凝土蜗壳泵在流量Q工况下的实际扬程H′,预设警戒粗糙度,根据流量‑扬程‑粗糙度的关系式计算所述流量Q处的警戒扬程,或,将预设的警戒粗糙度换算为粗糙度系数,根据流量‑扬程‑粗糙度系数的关系式计算所述流量Q处的警戒扬程,当实际扬程H′低于警戒扬程时,对混凝土蜗壳磨损情况发出警报。实践表明,混凝土蜗壳泵的比转速在300~900范围时,本发明对混凝土蜗壳壁面粗糙度的预测值误差可以保持在±2%以内,可见,本发明能够在混凝土蜗壳泵运行过程中快速、便捷且准确地监测混凝土蜗壳壁面的磨损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3255097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368374.9
申请日:2021-04-06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Q50/06 , G06F16/2457 , G06F16/2455 , G06F16/28 , G06K9/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冷源取水系统的定制平台,包括资料库、输入模块和匹配模块。资料库,用于存储冷源取水系统定制所需的设备的设备信息,设备信息包括设备名称、设备功能、设备的设计运行参数。输入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目标冷源取水系统的定制参数需求。匹配模块,与资料库和输入模块连接,用于从资料库匹配出可满足定制参数需求的设备集合,以构成目标冷源取水系统的配置方案。相应地,还提供一种冷源取水系统的定制方法。该平台和方法能够基于不同厂址条件、安全性要求等定制参数自动进行冷源取水系统的智能化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3868837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111031249.5
申请日:2021-09-03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凝土蜗壳泵壁面磨损的在线监测方法,包括:获取混凝土蜗壳泵在流量Q工况下的实际扬程H′,预设警戒粗糙度,根据流量‑扬程‑粗糙度的关系式计算所述流量Q处的警戒扬程,或,将预设的警戒粗糙度换算为粗糙度系数,根据流量‑扬程‑粗糙度系数的关系式计算所述流量Q处的警戒扬程,当实际扬程H′低于警戒扬程时,对混凝土蜗壳磨损情况发出警报。实践表明,混凝土蜗壳泵的比转速在300~900范围时,本发明对混凝土蜗壳壁面粗糙度的预测值误差可以保持在±2%以内,可见,本发明能够在混凝土蜗壳泵运行过程中快速、便捷且准确地监测混凝土蜗壳壁面的磨损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7685237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11723514.5
申请日:2023-12-14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F04D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核电站循环水泵的状态监测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首先,采集核电站循环水泵的振动加速度信号。其次,利用滑动窗口切分振动加速度信号,并将切分后重叠的振动加速度信号确定为重叠采样样本。然后,对重叠采样样本进行包络分析以得到包络信号。接下来,根据包络信号得到行矩阵。然后,根据行矩阵生成热力图数据集。接下来,利用热力图数据集训练神经网络模型。最后,利用训练后的神经网络模型对核电站循环水泵进行状态监测。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核电站循环水泵的状态监测方法和装置,能够根据精准的特征信息,快速、便捷、高效、准确地进行故障诊断,有效提高了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保障了核电站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6070521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310106168.X
申请日:2023-01-31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F119/08 , G06F119/14 , G06F119/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凝汽器污垢热阻变化趋势的预测方法及装置、设备、介质,预测方法包括:获取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核电机组的第一历史运行数据,第一历史运行数据包括核电冷端设备的状态参数和凝汽器清洗设备的使用次数;根据状态参数和使用次数,从预置的多个预测模型中选择第一目标模型,以及对第一目标模型进行训练;利用训练后的第一目标模型对凝汽器污垢热阻变化趋势进行预测。本发明通过状态参数和使用次数,从预置的多个预测模型中选择第一目标模型,以及对第一目标模型进行训练,能够根据历史数据有针对性地选择预测模型,以达到提高凝汽器污垢热阻变化趋势的预测准确性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5248957A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210395502.3
申请日:2022-04-15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 G06F111/04 , G06F11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厂重要厂用水系统泵及管道参数的设计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或更新设计知识库,知识库包括:水力计算公式及其参数集、泵特性曲线集、成本相关计算公式集、智能决策算法集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输入设定个性化设计信息参数;调用输入设定的个性化设计信息参数、知识库的参数,通过泵及管道参数选型多目标计算的智能决策算法、公式调用,使用智能算法计算重要厂用水系统泵及管道参数;输出重要厂用水系统泵及管道参数。本发明中的方法及装置能够基于不同厂址条件、设计要求等个性化参数帮助设计人员进行重要厂用水系统智能化定制设计,在保证取水安全性的前提下,基于成本优化得出经济性最佳的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219345058U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20175101.7
申请日:2023-01-19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F04D29/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离心泵口环结构,包括离心泵泵体、离心泵叶轮、静口环和动口环,离心泵泵体内设有流道,离心泵叶轮设于流道内,以驱动流道内液体从叶轮进口处向叶轮出口处运动,静口环设于叶轮进口处且与离心泵泵体固定连接,动口环设于叶轮进口处且与离心泵叶轮固定连接,静口环与动口环相互靠近且两者之间设有配合间隙,其中,静口环在动口环侧设有若干第一径向导流槽,动口环在静口环侧设有若干第二径向导流槽,在当离心泵泵体流道内部分高压液体经静口环和动口环配合部位处的间隙时,设置在静口环上的第一径向导流槽和设置在动口环上的第二径向导流槽能够对经过的高压液体进行阻挡,进而减少叶轮出口处液体回到叶轮进口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