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853922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068818.7
申请日:2014-02-27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气田相似性的可视化定量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分别计算目标油气田的六项静态参数在类比油气田中的百分比排序;2)绘制目标油气田静态参数百分比排序的雷达图,形成目标油气田的特征多边形,同时将类比油气田的特征多边形也绘制在同一个雷达图中;3)在雷达图上判断研究目标油气田百分比排序低于5%的参数,也称为“主控因素”;4)计算目标油气田与每一个类比油气田之间的相似度;5)当目标油气田存在“主控因素”时,将主控因素相同、相似度排序在前5且相似度在50%以上的油气田评价为最佳相似油气田;当目标油气田不存在“主控因素”时,则仅以相似度为依据进行评价;6)将步骤5)确定的类比油田的基础数据以表格形式输出,并按照各参数的绝对数值绘制雷达图,供油藏工程研究人员分析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021497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510398173.8
申请日:2015-07-08
IPC: G01N1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合物溶液视粘度的定量表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聚合物溶液在岩石多孔介质内渗流时的有效剪切速率;2)确定聚合物溶液在岩石多孔介质内渗流时的剪切稀化视粘度;3)确定聚合物溶液在岩石多孔介质内渗流时的剪切增稠视粘度;4)确定聚合物溶液在岩石多孔介质内渗流时全流速范围内统一的聚合物溶液视粘度。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油田开发研究领域中聚合物溶液在岩石多孔介质内渗流时视粘度的确定,或应用于其它与渗流有关的研究领域中。本发明适用于聚合物溶液在岩石多孔介质内渗流时的全部流动速率范围,克服了现有表征方法聚合物溶液视粘度无限增大的缺点,能更准确地确定聚合物溶液视粘度,可操作性更强,成本更低。
-
公开(公告)号:CN103853922A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410068818.7
申请日:2014-02-27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气田相似性的可视化定量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分别计算目标油气田的六项静态参数在类比油气田中的百分比排序;2)绘制目标油气田静态参数百分比排序的雷达图,形成目标油气田的特征多边形,同时将类比油气田的特征多边形也绘制在同一个雷达图中;3)在雷达图上判断研究目标油气田百分比排序低于5%的参数,也称为“主控因素”;4)计算目标油气田与每一个类比油气田之间的相似度;5)当目标油气田存在“主控因素”时,将主控因素相同、相似度排序在前5且相似度在50%以上的油气田评价为最佳相似油气田;当目标油气田不存在“主控因素”时,则仅以相似度为依据进行评价;6)将步骤5)确定的类比油田的基础数据以表格形式输出,并按照各参数的绝对数值绘制雷达图,供油藏工程研究人员分析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092785B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510398626.7
申请日:2015-07-08
IPC: G01N3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聚合物粘弹性的注聚井注入能力评价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聚合物溶液在岩石多孔介质内渗流时的有效剪切速率模型;2)建立聚合物溶液粘弹性视粘度模型;3)给出注聚井聚合物驱注入能力评价模型建立条件;4)建立单油层注聚井地质模型,给出模型参数;5)建立注聚井流动控制方程、油层渗流控制方程和注聚井与油层接触面连续性方程;6)列出注聚井和油层边界条件;7)由有效剪切速率模型、粘弹性视粘度模型、注聚井流动控制方程、油层渗流控制方程及注聚井与油层接触面连续性方程成立方程组,在不同注聚井注入压力下求解方程组;8)根据求解结果计算注入量和注入强度,由注入强度评价注聚井的注入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5888631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10305492.4
申请日:2016-05-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裂缝性稠油油藏热水驱物理模拟相似准数的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裂缝稠油油藏热水驱渗流特点,建立基本假设条件;2)根据裂缝中的物质平衡方程、裂缝中的能量平衡方程,并结合压力、温度初始条件以及内外边界条件,获得裂缝稠油油藏热水驱数学模型;3)将裂缝稠油油藏热水驱数学模型中的相关变量无量纲化,并化简得到裂缝稠油油藏热水驱无量纲数学模型;4)列出裂缝稠油油藏热水驱数学模型、裂缝稠油油藏热水驱无量纲数学模型中的物理量;5)列出步骤4)中全部物理量所包括的基本量纲;6)根据裂缝稠油油藏热水驱无量纲数学模型,结合π定理及相似理论分析,获取相似准数。
-
公开(公告)号:CN104912551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10231207.4
申请日:2015-05-08
IPC: E21B4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水相渗曲线和驱油效率的标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进行室内油水相渗实验,结合实验基础参数,获得不同采样时刻下含水率、累计产油量、累计产水量等实验数据,绘制标定前的油水相渗曲线;2)采用张型广适水驱曲线对累计产油量和累计产水量进行拟合,求解可采储量;3)将可采储量和实验基础参数代入残余油饱和度表达式中,求解残余油饱和度;4)根据残余油饱和度和直线形式的水相相渗曲线指数式表达式,求解残余油饱和度对应的水相相对渗透率;5)将求解出的残余油饱和度及其对应的水相相对渗透率替换标定前油水相渗曲线中的残余油饱和度及其对应的水相相对渗透率,获得标定后的油水相渗曲线;6)根据求解出的残余油饱和度标定驱油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835708A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410063531.5
申请日:2014-02-25
IPC: E21B4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气田类比开发指标定量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由油藏的运动方程、物质平衡方程、饱和度辅助方程、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建立油藏三维渗流数学模型;2)对油藏三维渗流数学模型进行无量纲化,获得油藏三维渗流数学模型的无量纲形式;3)根据油藏渗流数学模型的无量纲形式的方程结构和相似理论分析,得到油藏三维渗流的相似准则,并将相似准则简化为πI和πII;4)判断待开发油气田和已开发油气田是否满足相似准则πI和和πII;5)对满足相似准则πI和πII的油气田,使用预测公式根据已开发油气田的产能Q已开发和采收率R已开发对待开发油气田的产能Q待开发和采收率R待开发进行预测;6)经计算,即可得到开发指标中待开发油气田的产能Q待开发和采收率R待开发的定量预测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05021497B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510398173.8
申请日:2015-07-08
IPC: G01N1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合物溶液视粘度的定量表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聚合物溶液在岩石多孔介质内渗流时的有效剪切速率;2)确定聚合物溶液在岩石多孔介质内渗流时的剪切稀化视粘度;3)确定聚合物溶液在岩石多孔介质内渗流时的剪切增稠视粘度;4)确定聚合物溶液在岩石多孔介质内渗流时全流速范围内统一的聚合物溶液视粘度。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油田开发研究领域中聚合物溶液在岩石多孔介质内渗流时视粘度的确定,或应用于其它与渗流有关的研究领域中。本发明适用于聚合物溶液在岩石多孔介质内渗流时的全部流动速率范围,克服了现有表征方法聚合物溶液视粘度无限增大的缺点,能更准确地确定聚合物溶液视粘度,可操作性更强,成本更低。
-
公开(公告)号:CN106761733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09434.1
申请日:2017-01-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49/087 , E21B4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稠油油藏水平井蒸汽吞吐初期产能预测方法,属于油气田开发领域,其包括以下步骤:1)基于渗流理论,建立稠油油藏热力采油数学模型;2)基于步骤1)的稠油油藏热力采油数学模型建立无因次产能曲线;3)识别影响步骤2)中无因次产能曲线的重要因素;4)绘制水平井无因次产能图版;5)基于步骤4)的水平井无因次产能图版来预测待测水平井蒸汽吞吐初期的产油量。本发明有着以下优点,根据影响水平井蒸汽吞吐产能的因素进行多元初步回归,得到水平井最大日产油量峰值计算公式;根据本发明给出的无因次产能图版,能够方便准确的预测水平井蒸汽吞吐初期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044283B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510398172.3
申请日:2015-07-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聚合物粘弹性的多油层注聚井注入能力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聚合物溶液在岩石多孔介质内渗流时的有效剪切速率模型;2)建立聚合物溶液粘弹性视粘度模型;3)给出注聚井聚合物驱注入能力评价模型建立条件;4)建立多层油藏注聚井地质模型,给出模型参数;5)建立注聚井流动控制方程、多油层渗流控制方程和注聚井与各油层接触面连续性方程;6)列出注聚井和各油层边界条件;7)由有效剪切速率模型、粘弹性视粘度模型、注聚井流动控制方程、各油层渗流控制方程及注聚井与各油层接触面连续性方程成立方程组,在不同注聚井注入压力下求解方程组;8)根据求解结果计算注入量和注入强度,由注入强度评价注聚井的注入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