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806855B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410044810.7
申请日:2014-02-07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中海油研究总院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巨厚盐岩地层钻井液密度的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钻取巨厚盐岩层某一深度的岩心,对其进行蠕变试验,计算该岩心的蠕变参数A、B和Q;2)对岩心进行矿物成分测试,测出NaCl的体积分数VNaCl;3)选取其它几个深度重复步骤1)和2),得到巨厚盐岩层相应深度下的蠕变参数A、B和Q,以及对应的NaCl在盐岩中的体积分数VNaCl;4)根据步骤3)获得的数据,建立蠕变参数A、B、Q与NaCl的体积分数VNaCl之间的相关关系;5)利用测井数据计算出巨厚盐岩层连续变化深度下的NaCl体积分数VNaCl;6)利用建立的A、B、Q与VNaCl的相关关系,计算出巨厚盐岩连续变化的深度下的蠕变参数A、B和Q;7)确定巨厚盐岩地层全井段用于控制井眼缩径速率的钻井液密度,并绘制钻井液密度图版。
-
公开(公告)号:CN102797451B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210311578.X
申请日:2012-08-29
IPC: E21B44/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深水表层钻井井下环空压力自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其系统包括重浆池、海水池和处理剂池中的三个管线,每一管线连接混合器的输入端,混合器的输出端连接出流管线,出流管线连接海底井下PWD的短节。每一管线中设置动力泵、调节阀和入口流量计,出流管线中设置出口流量计。井下PWD连接MWD,MWD的信号接收装置通信连接远程计算机控制系统,远程计算机控制系统通过数据总线连接录井系统和PLC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数据连接调节阀、入口流量计、混合器和出口流量计。本发明通过远程计算机控制系统和PLC控制系统构建二级微机控制系统实现重浆和海水混合比例自动调节,配置所需密度和流量的钻井泥浆输入井下,进行井底压力平衡调节,实现安全钻进。
-
公开(公告)号:CN203758981U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320832718.8
申请日:2013-12-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视化天然气水合物模拟试验装置,该装置包括一高低温试验箱,一设置在高低温试验箱内的高压反应釜,一与高压反应釜的进料口相连的进料系统,一与高压反应釜的进气口相连的气体增压系统,一与高压反应釜的出气口相连的分离系统,一设置在高压反应釜上端的成像系统,一设置在高压反应釜内的磁力搅拌系统,以及一用来监测高压反应釜内的温度和压力及监测高压反应釜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处流量的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本实用新型能够模拟真实海洋深水井的温压条件,并能精确监测反应釜内的温度和压力,通过计算机进行数据采集,能实时监测水合物生成及分解时的热力学变化,从而更精确的测量出钻井液的流变性参数。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测量准确度高,它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类钻井液的流变性测量过程中。
-
公开(公告)号:CN202850970U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20434553.4
申请日:2012-08-29
IPC: E21B44/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深水表层钻井井下环空压力自动控制系统,它包括重浆池、海水池和处理剂池中的三个管线,每一管线连接混合器的输入端,混合器的输出端连接出流管线,出流管线连接海底井下PWD的短节。每一管线中设置动力泵、调节阀和入口流量计,出流管线中设置出口流量计。井下PWD连接MWD,MWD的信号接收装置通信连接远程计算机控制系统,远程计算机控制系统通过数据总线连接录井系统和PLC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数据连接调节阀、入口流量计、混合器和出口流量计。本实用新型通过远程计算机控制系统和PLC控制系统构建二级微机控制系统实现重浆和海水混合比例自动调节,配置所需密度和流量的钻井泥浆输入井下,进行井底压力平衡调节,实现安全钻进。
-
公开(公告)号:CN105781502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244704.2
申请日:2016-04-18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IPC: E21B4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B43/1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上深水表层套管固井阶段的提升力控制方法,固井用导管包括表层套管和套设在表层套管外的表层导管,表层套管的外壁和表层导管的内壁之间留有空隙。表层套管在固井过程中对导管施加的向上的提升力Qc满足以下公式:Qc≥Wca sin g+Wslurry,其中,Qc?对导管施加的向上的提升力;Wca sin g—导管重量;Wslurry?固井水泥浆重量。本发明的控制方法是通过理论研究和现场作业分析根据导管在下入后的受力情况而得出的,从下入到固井期间,施加到导管的提升力在不同阶段对应的调整变化,保持导管不会下沉,确保井口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894488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010730425.3
申请日:2020-07-27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深海开发有限公司 ,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21B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隔水管悬挂固定装置,包括隔水管接头、环状液压缸、固定机构,其中,连接有隔水管接头的隔水管穿过环状液压缸的中心通孔,使得环状液压缸和隔水管接头同时与固定机构连接;隔水管接头与隔水管顶部固定连接,隔水管接头包括至少一个与固定机构配合连接的连接件;环状液压缸包括容设有液压油的腔体,以及设于腔体内的活塞;连接件和活塞通过固定机构固定连接。本发明通过使用环状液缸代替若干均布的独立液缸,防止当个别液缸失效或运动不同步时,发生倾覆的风险。同时,设置隔水管接头固定隔水管,并通过连接机构固定连接隔水管和环状液缸,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快速实现隔水管与环状液缸的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2196514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011060231.3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热重分析仪测量稠油注空气开发燃料沉积量的方法,属于石油开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采用热重分析仪得到原油与空气反应动力学特征曲线;(2)分析所述原油与空气反应动力学特征曲线,以热对流曲线划定温度区间;(3)根据所述温度区间进行试验求得燃料沉积量。本发明的方法只需要利用热重分析仪即可求得燃料沉积量,同时利用了原油注空气开发的原理,实验步骤符合逻辑、计算方法较为简便,完全取代了利用高温驱替反应装置产出气体反推燃料沉积量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1894488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730425.3
申请日:2020-07-27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深海开发有限公司 ,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21B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隔水管悬挂固定装置,包括隔水管接头、环状液压缸、固定机构,其中,连接有隔水管接头的隔水管穿过环状液压缸的中心通孔,使得环状液压缸和隔水管接头同时与固定机构连接;隔水管接头与隔水管顶部固定连接,隔水管接头包括至少一个与固定机构配合连接的连接件;环状液压缸包括容设有液压油的腔体,以及设于腔体内的活塞;连接件和活塞通过固定机构固定连接。本发明通过使用环状液缸代替若干均布的独立液缸,防止当个别液缸失效或运动不同步时,发生倾覆的风险。同时,设置隔水管接头固定隔水管,并通过连接机构固定连接隔水管和环状液缸,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快速实现隔水管与环状液缸的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2196514A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11060231.3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热重分析仪测量稠油注空气开发燃料沉积量的方法,属于石油开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采用热重分析仪得到原油与空气反应动力学特征曲线;(2)分析所述原油与空气反应动力学特征曲线,以热对流曲线划定温度区间;(3)根据所述温度区间进行试验求得燃料沉积量。本发明的方法只需要利用热重分析仪即可求得燃料沉积量,同时利用了原油注空气开发的原理,实验步骤符合逻辑、计算方法较为简便,完全取代了利用高温驱替反应装置产出气体反推燃料沉积量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9505537A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811587778.1
申请日:2018-12-25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海石油深海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隔水管悬挂装置及悬挂方法。所述隔水管悬挂装置包括一悬挂短节;所述悬挂短节包括中间段和设于其两端的过渡段,所述过渡段的壁厚小于所述中间段的壁厚;所述悬挂短节的外壁上设有扶正器;由所述中间段至所述悬挂短节的两端,所述过渡段的壁厚逐渐变薄。本发明通过加厚悬挂隔水管以及变截面的设计,提高了悬挂隔水管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在悬挂短节和常规隔水管之间安装球接头,避免了悬挂短节和隔水管之间的结构刚度差异可能产生的局部的应力集中,而且当悬挂隔水管在海流作用下发生倾斜时,弯矩在球接头位置得以释放,悬挂短节仍然能基本保持竖直的状态,确保了系统的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