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196514A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11060231.3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热重分析仪测量稠油注空气开发燃料沉积量的方法,属于石油开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采用热重分析仪得到原油与空气反应动力学特征曲线;(2)分析所述原油与空气反应动力学特征曲线,以热对流曲线划定温度区间;(3)根据所述温度区间进行试验求得燃料沉积量。本发明的方法只需要利用热重分析仪即可求得燃料沉积量,同时利用了原油注空气开发的原理,实验步骤符合逻辑、计算方法较为简便,完全取代了利用高温驱替反应装置产出气体反推燃料沉积量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1894488B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010730425.3
申请日:2020-07-27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深海开发有限公司 ,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21B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隔水管悬挂固定装置,包括隔水管接头、环状液压缸、固定机构,其中,连接有隔水管接头的隔水管穿过环状液压缸的中心通孔,使得环状液压缸和隔水管接头同时与固定机构连接;隔水管接头与隔水管顶部固定连接,隔水管接头包括至少一个与固定机构配合连接的连接件;环状液压缸包括容设有液压油的腔体,以及设于腔体内的活塞;连接件和活塞通过固定机构固定连接。本发明通过使用环状液缸代替若干均布的独立液缸,防止当个别液缸失效或运动不同步时,发生倾覆的风险。同时,设置隔水管接头固定隔水管,并通过连接机构固定连接隔水管和环状液缸,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快速实现隔水管与环状液缸的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2196514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011060231.3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热重分析仪测量稠油注空气开发燃料沉积量的方法,属于石油开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采用热重分析仪得到原油与空气反应动力学特征曲线;(2)分析所述原油与空气反应动力学特征曲线,以热对流曲线划定温度区间;(3)根据所述温度区间进行试验求得燃料沉积量。本发明的方法只需要利用热重分析仪即可求得燃料沉积量,同时利用了原油注空气开发的原理,实验步骤符合逻辑、计算方法较为简便,完全取代了利用高温驱替反应装置产出气体反推燃料沉积量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1894488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730425.3
申请日:2020-07-27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深海开发有限公司 ,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21B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隔水管悬挂固定装置,包括隔水管接头、环状液压缸、固定机构,其中,连接有隔水管接头的隔水管穿过环状液压缸的中心通孔,使得环状液压缸和隔水管接头同时与固定机构连接;隔水管接头与隔水管顶部固定连接,隔水管接头包括至少一个与固定机构配合连接的连接件;环状液压缸包括容设有液压油的腔体,以及设于腔体内的活塞;连接件和活塞通过固定机构固定连接。本发明通过使用环状液缸代替若干均布的独立液缸,防止当个别液缸失效或运动不同步时,发生倾覆的风险。同时,设置隔水管接头固定隔水管,并通过连接机构固定连接隔水管和环状液缸,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快速实现隔水管与环状液缸的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9505537A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811587778.1
申请日:2018-12-25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海石油深海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隔水管悬挂装置及悬挂方法。所述隔水管悬挂装置包括一悬挂短节;所述悬挂短节包括中间段和设于其两端的过渡段,所述过渡段的壁厚小于所述中间段的壁厚;所述悬挂短节的外壁上设有扶正器;由所述中间段至所述悬挂短节的两端,所述过渡段的壁厚逐渐变薄。本发明通过加厚悬挂隔水管以及变截面的设计,提高了悬挂隔水管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在悬挂短节和常规隔水管之间安装球接头,避免了悬挂短节和隔水管之间的结构刚度差异可能产生的局部的应力集中,而且当悬挂隔水管在海流作用下发生倾斜时,弯矩在球接头位置得以释放,悬挂短节仍然能基本保持竖直的状态,确保了系统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336545A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2010146102.X
申请日:2020-03-05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F23Q13/00 , E21B43/24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火烧油层物理模拟模型的可植入式多点点火装置,包括加热控温组件、温度压力隔离组件、高温高压注入组件和高压仓穿越组件,所述加热控温组件和高温高压注入组件均套设在温度压力隔离组件内,高压仓穿越组件的一端与温度压力隔离组件相连,另一端与高压仓相连接。本发明通过本多点点火器的盘管注入端管线的高温、高压注入和外围的保温层作用配合仓壁上的多个金属密封接头,可以将多点点火器的注入端即高温高压注入组件连接到模型的任意位置,根据实验需要实现单点和多点注入。
-
公开(公告)号:CN212927749U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21502010.2
申请日:2020-07-27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石油深海开发有限公司 ,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21B19/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隔水管悬挂固定装置,包括隔水管接头、环状液压缸、固定机构,其中,连接有隔水管接头的隔水管穿过环状液压缸的中心通孔,使得环状液压缸和隔水管接头同时与固定机构连接;隔水管接头与隔水管顶部固定连接,隔水管接头包括至少一个与固定机构配合连接的连接件;环状液压缸包括容设有液压油的腔体,以及设于腔体内的活塞;连接件和活塞通过固定机构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环状液缸代替若干均布的独立液缸,防止当个别液缸失效或运动不同步时,发生倾覆的风险。同时,设置隔水管接头固定隔水管,并通过连接机构固定连接隔水管和环状液缸,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快速实现隔水管与环状液缸的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212188599U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1922435081.9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火烧油层物理模拟实验的气体处理装置,包括:组合式烟气处理器,所述组合式烟气处理器为上端设有烟气出口,下端设有烟气进口的中空罐体,所述罐体内由下至上一次连接有氨水喷洒装置、催化剂层和吸附剂层,氨水喷洒装置的高度高于烟气进口的高度;氨水箱,所述氨水喷洒装置穿过罐体侧壁与氨水箱相连通。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烟气处理器、氨水提升泵、氨水箱的组合方式,可以高效处理火烧油层实验产出的尾气中有害成分。
-
公开(公告)号:CN209539286U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822181704.X
申请日:2018-12-25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海石油深海开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隔水管悬挂装置。所述隔水管悬挂装置包括一悬挂短节;所述悬挂短节包括中间段和设于其两端的过渡段,所述过渡段的壁厚小于所述中间段的壁厚;所述悬挂短节的外壁上设有扶正器;由所述中间段至所述悬挂短节的两端,所述过渡段的壁厚逐渐变薄。本实用新型通过加厚悬挂隔水管以及变截面的设计,提高了悬挂隔水管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在悬挂短节和常规隔水管之间安装球接头,避免了悬挂短节和隔水管之间的结构刚度差异可能产生的局部的应力集中,而且当悬挂隔水管在海流作用下发生倾斜时,弯矩在球接头位置得以释放,悬挂短节仍然能基本保持竖直的状态,确保了系统的安全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10831045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1911073133.0
申请日:2019-11-05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
Inventor: 董星亮 , 刘正礼 , 张红生 , 孙东征 , 苏峰 , 赵景芳 , 顾纯巍 , 金学义 , 田波 , 邓文杨 , 宋林松 , 冼敏元 , 赵春燕 , 付金宝 , 夏强 , 李梦博 , 金勇 , 王海燕 , 申晓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隔水管遥控监测系统信息双向传输方法,涉及隔水管疲劳监测技术领域,包括:数据接收控制节点与第一数据采集发射节点握手,并在握手完成后向第一数据发射点发送第一控制指令;第一数据采集发射节点接收到第一控制指令后向数据接收控制节点发送第一数据;当第一数据小于第一设定阈值时,数据接收控制节点与第二数据采集发射节点握手;数据接收控制节点在握手完成后向第二数据采集发射节点发送第二控制指令;第二数据采集发射节点接收第二控制指令后,第二数据采集发射节点向数据接收控制节点发送第二数据。本发明实施例完全避免了不同数据采集发射节点发送数据时可能发生的碰撞冲突,提升了隔水管疲劳监测网络的利用率和传输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