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010808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1910221682.1
申请日:2019-03-2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1M50/204 , A62C3/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消防功能的储能电池簇,该储能电池簇包括:若干个并排设置的储能电池机柜和介质流通管道;其中,各储能电池机柜均包括机柜本体和设置于机柜本体内的电池箱;机柜本体上设有消防管路,并且,电池箱上设有孔道;各消防管路均与介质流通管道相连接,以注入灭火剂和复燃抑制剂,并流经消防管路注入至机柜本体内,并经孔道溢流至电池箱内。本发明通过介质流通管道连接在储能电池机柜的机柜本体的消防管路上,以便向机柜本体内注入灭火剂和复燃抑制剂,使机柜本体内的灭火剂和复燃抑制剂经孔道溢流至电池箱内,进而通过灭火剂对电池箱内的电池进行灭火并通过复燃抑制剂浸没电池箱内的电池,使电池无法复燃。
-
公开(公告)号:CN115902636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401066.2
申请日:2022-11-0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IPC: G01R31/367 , G01R31/385 , G01R31/389 , G01K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交流阻抗谱估测电池内温的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获取待测电池的特征频率,得到特征频率下的数据;所述特征频率下的数据包括实部、虚部与相角;根据特征频率下的数据,利用基于交流阻抗建立的内温估测的模型,获取待测电池的内温。本发明中交流阻抗测试由全谱测试改为特征频率测试,测试时间由原来的十几分钟缩短至1分钟以内;由于交流阻抗测试是小电流或电压对电池进行激励,不会对电池状态产生影响,且不用对电池内部结构进行改动,无损估算锂离子电池内温,不会对电池内部结构和稳定性产生影响;并且本发明的电池内温的估测误差在3%以内,估测精度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562511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010259879.7
申请日:2020-04-0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新源张家口风光储示范电站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1R31/392 , G01R31/38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确定退役动力电池的健康状态的方法及系统,对退役动力电池不同频率范围下的阻抗值进行测量,并与新电池同频率范围下的阻抗值进行对比,并根据对比结果确定退役动力电池健康状态,实现了退役动力电池健康状态的快速准确地评估,大幅度缩短了退役动力电池健康状态评估的时间,节约了电池健康状态评估的成本,提升了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技术的经济性;另外,本发明所采用的方法在工程实施中都比较容易实现,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为退役动力电池的分选重组、系统集成和运维等提供数据支撑,在电动汽车、电化学储能、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773727A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11442727.6
申请日:2022-11-17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储能电池极耳自动识别方法,包括获取每块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响应电压数据,以及每个力敏传感器的力敏信号;依据不同太阳能电池板的响应电压数据、电压分布得到储能电池的电压矩阵,从而判断储能电池的位置;依据力敏传感器产生力敏信号及分布形成的压力矩阵,从而判断储能电池除极耳以外的电池本体的位置;根据压力矩阵和电压矩阵的差异,从而识别电池极耳位置;根据电池极耳距离平台高度存在差异时极耳下方电池板上光照强度不同,反推确定极耳距离太阳能电池板的高度,从而构建电池极耳的三维位置。该方法简单有效,精度高,能够直接得出极耳的三维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5689380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430732.5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18/214
Abstract: 一种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危害量化评价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方法包括获取不同健康状态锂离子电池样品热失控实验中危害性相关评价指标对应参数,建立样品矩阵,将样品矩阵中不同质的评价指标进行同质化,得到参数标准矩阵;通过熵权法计算各危害性相关评价指标所占客观指标权重;根据需求设置各危害性相关评价指标所占主观指标权重,采用博弈论组合赋权法结合主观指标权重对客观指标权重进行修订,获得综合指标权重;根据综合指标权重与参数标准矩阵计算得到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危害度指数,定量评价对应类型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危害。本发明能获得全面考虑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危害指标的评价结果,同时考虑锂离子电池在使用过程中老化造成的指数偏差。
-
公开(公告)号:CN109596993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1811646282.7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G01R31/38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荷电状态检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将所述锂离子电池置于恒温环境中,静置设定时间;再对电池进行恒流充电直至充满;再对电池进行恒流放电,并在放电过程中每当锂离子电池的荷电状态值降低设置值后测量一次电池动态阻抗;根据获得的电池动态阻抗做出不同荷电状态的动态阻抗图;建立等效电路并根据等效电路对电池动态阻抗进行拟合得到拟合数据;提取拟合数据中的常相位角元件参数,并根据常相位角元件参数计算出锂离子电池的荷电状态。本发明提高了电池荷电状态检测的可靠性和准确度,提高了检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467715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010224808.3
申请日:2020-03-2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锂离子储能电池模块的灭火方法和灭火系统。所述方法和系统通过在储能电池模块内部采集电池本体参数和环境参数,将所述采集的参数值与设置的参数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生成不同级别的报警指令,并根据报警指令的级别生成对应级别的灭火指令,执行对应级别的报警操作,最后根据灭火指令的级别执行对应级别的灭火操作。所述方法和系统实现了对储能电池模块的全方位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将储能电池模块内的安全情况进行分级,生成不同级别的报警指令和灭火指令,执行不同级别的报警操作和灭火操作,使灭火的效率更高,而且所述方法和系统在采集到的信号持续一段时间后才会生成报警指令,在火灾可控范围内有效降低了误报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504752A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210190402.7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灭火装置、灭火方法、控制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烟感和温感用于设置在电池的预制舱储能系统的电气区域,烟感和温感均与控制器相连,并将采集的烟感和温感信号发送给控制器;火探管用于伸入到电池的预制舱储能系统的电池区域;控制器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烟感和温感的信号,判断电池的预制舱储能系统的电气区域是否起火,若是起火,则采用七氟丙烷进行灭火;以及用于根据火探管的压力,判断电池的预制舱储能系统的电池区域是否起火,若是起火,则火探管破裂,进行灭火。本发明通过将火探管伸入到电池柜中,前端探测抗干扰强,不会收到外界电磁干扰;灭火装置通过灭火剂可有效快速扑灭电池明火。
-
公开(公告)号:CN114035087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592612.0
申请日:2021-12-2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31/3842 , G01R31/39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储能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储能电池剩余寿命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储能电池工作时的参数,以及搁置状态参数;根据储能电池工作时的参数计算储能电池工作吞吐能量损耗△Q吞吐;根据储能电池搁置状态参数,计算储能电池每次搁置累计损耗的健康状态△SOH搁置损耗;根据储能电池工作吞吐能量损耗△Q吞吐和△SOH搁置损耗计算储能电池当前的健康状态损耗SOHloss;根据储能电池当前的健康状态损耗SOHloss进行剩余运行寿命和剩余搁置寿命的预测。与现有技术相比,准确性更高,实时性更强,普适性更高,可以推广到多种体系的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13809433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1069936.6
申请日:2021-09-1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1M10/613 , H01M10/658 , H01M10/656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储能系统散热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电池散热结构、电池簇散热结构、散热系统及散热方法,包括设置在电池模块一侧壁上的进风口以及设置在电池模块另一侧壁上的出风口,进风口和出风口处均设置有单向阀,电池模块一侧设置有排风管道,出风口与排风管道相连通,排风管道顶部设置有风扇。本发明实现了模块的定向空气流动,避免了区域内大规模空气流动,提高了散热效率,并且不影响电池运行时的正常散热,避免电池热失控的烟气向相连的其余的模块的扩散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