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212460B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1811032823.7
申请日:2018-09-0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5/04 , G01R22/0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信单元检测工装及检测方法,该检测工装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通信单元接口,壳体内设置有控制模块,以及与控制模块连接的电压电流采样模块、电平时序模拟检测模块、串口数据收发模块和节点模拟器,所述电压电流采样模块、电平时序模拟检测模块、串口数据收发模块和节点模拟器还均通过通信单元接口和通信单元通信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通信单元检测方法。本发明能够对通信单元本身进行单独全检测试,利于保证通信单元的性能和电能表数据的有效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09357704B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1811088124.4
申请日:2018-09-1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对供能流量过低进行判断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对能源计量管理系统主站针对同一能源输送主线路的所有分支线路进行独立采集的任一次数据进行判断:当所述所有分支线路计量设备的供能强度值不低于供能强度阈值,并且不高于标准供能强度值的90%时;当所述所有分支线路计量设备中至少有1条分支线路的计量设备供能流量小于标准供能流量的0.5%时;当所述所有分支线路计量设备中至少有1条分支线路的计量设备供能流量不小于标准供能流量的10%时;则确定供能流量过低。
-
公开(公告)号:CN109283880B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1811087163.2
申请日:2018-09-1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5B19/048 , G06Q10/00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对供能流量差值过大进行判断的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对能源计量管理系统主站针对同一能源输送主线路的所有分支线路进行独立采集的任一次数据进行判断:当所述所有分支线路计量设备的供能流量值均大于0,并且不小于标准供能流量值的6倍时;计算各分支线路计量设备的供能流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获取所述各分支线路计量设备的供能流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值,所述差值与所述各分支线路计量设备的供能流量的最大值的比值大于计量设备的阈值时;当所述所有分支线路计量设备的供能流量值均小于标准供能流量值的5%,或当所述所有分支线路计量设备的供能流量值均不小于标准供能流量值的0.5%时;则确定供能流量差值过大。
-
公开(公告)号:CN112419697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138060.1
申请日:2020-10-2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标识ID和IMEI的用电信息采集远程通信模块管理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为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的远程通信模块分配惟一的标识ID,并将所述标识ID写入所述远程通信模块的内存区域;将所述远程通信模块的初始状态设置为未激活状态;将分配的所述远程通信模块标识ID同步至生产调度平台,通过所述生产调度平台建立包括所述远程通信模块的标识ID的合法库。
-
公开(公告)号:CN110995396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315950.2
申请日:2019-12-1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重庆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层级结构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报文的压缩方法,该方法将用户侧采集到的用电协议数据拆分为控制型数据和数值型数据。控制型数据大多为对下行召测信息的响应,因此具有强随机性,且不允许出差错,找不到彼此相关性,所以直接进行最末层的整体压缩处理;至于数值型数据,将其解析分类,分为四子类,据其分布和相关特性分别采用自编码网络、差分编码等算法进行压缩。因为数值型数据内部存在相互规律,相关性算法总结这些规律可对数据进行异常分析并缺失补偿,使接收端的解压数据更加合理可靠,保障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稳定性,最后,进行对重整合的数据进行无损压缩,符合传输系统的原始规则,提高了效率,节省了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9656588A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811353041.3
申请日:2018-11-1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远程快速实现用电信息采集终端软件更新的方法及系统,包括:利用远程网络通信建立服务器和终端设备之间的远程通信链路,以获取所述终端设备上的在运行软件包的控制信息;根据在运行软件包的控制信息,确定与在运行软件包匹配的更新软件包;对更新软件包进行解包以获取控制信息;将更新软件包的控制信息和在运行软件包的控制信息进行比对获取差异信息,并根据差异信息从更新软件包中提取待升级的程序文件以生成补丁文件;将所述补丁文件通过所述远程通信链路下发至所述终端设备,以使所述终端设备根据升级处理逻辑完成软件包更新。本发明明显地减少了网络传输数据量,提高了升级效率;同时有效地解决了软件包版本无法回滚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492721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150268.8
申请日:2018-09-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K17/0022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本地通信单元的资产管理方法,包括:建立本地通信单元的SN码与资产编码的对应关系;本地通信单元插入采集终端时,采集终端采集所述本地通信单元的SN码,并将所述本地通信单元的SN码上传至采集系统主站;采集系统主站通过所述本地通信单元的SN码,识别所述本地通信单元的资产编码,并将采集终端与所述本地通信单元通过资产编码进行绑定,解决了缺少本地通信单元资产管理的手段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472935A
公开(公告)日:2019-03-15
申请号:CN201811150285.1
申请日:2018-09-2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7F15/003 , H04W8/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远程通信单元资产信息进行处理的方法及系统:将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IMEI作为远程通信单元的身份识别码;建立远程通信单元的资产编码;在远程通信单元投入使用前,读取远程通信单元的身份识别码和资产编码,建立远程通信单元的身份识别码和资产编码的对应关系;将身份识别码和资产编码的对应关系发送到采集系统主站,通过采集系统主站对远程通信单元进行管理;在远程通信单元投入使用后,读取远程通信单元的身份识别码,通过采集终端判断身份识别码是否存在更新;当远程通信单元的身份识别码存在更新时,通过采集系统主站查询与新的身份识别码对应的资产编码,并将通信单元与配属终端的资产编码进行绑定。
-
公开(公告)号:CN109443396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088122.5
申请日:2018-09-1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对供能强度差值过大进行判断的方法,方法包括:对能源计量管理系统主站针对同一能源输送主线路的所有分支线路进行独立采集的任一次数据进行判断:当所有分支线路计量设备的供能强度值均大于0,并且小于标准供能强度值的8倍时;当所有分支线路计量设备的供能强度值均不小于供能强度的阈值,或若所有分支线路计量设备的供能强度值均小于供能强度的阈值;计算所有分支线路计量设备的供能强度值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获取所有分支线路计量设备的供能强度值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当差值与所有分支线路计量设备的供能强度值中的最大值的比值大于比值阈值时;则确定供能强度差值过大。
-
公开(公告)号:CN109406869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1088117.4
申请日:2018-09-1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1R22/00 , G01F1/00 , G01F15/075 , G01K1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22/00 , G01F1/00 , G01F15/0755 , G01K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能源使用量的强度持续低下的等级确定方法,包括:获取用户的计量设备的日能源使用量;根据能源使用量的强度持续低下的判断标准,判断所述用户的日能源使用量的强度持续低下状态;根据所述用户的计量设备的能源使用量的强度持续低下的频率,确定所述用户的能源使用量的强度持续低下事件;根据能源使用量的强度持续低下事件的等级,确定所述用户的能源使用量的强度持续低下的等级。解决了通过整合水电气热能源的计量管理系统,自动分析得出用户的能源使用量的强度持续低下的等级的需求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