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13161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377214.6
申请日:2023-10-2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构网型储能接入新能源电力系统的短路比计算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压支撑能力分析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针对构网型储能在离网及并网工作模式下虚拟同步控制策略,基于有功功率控制和无功功率控制,分别构建构网型储能的等值电势相角计算模型和等值电势幅值计算模型;基于所述等值电势相角计算模型和等值电势幅值计算模型,构建构网型储能接入新能源电力系统的短路比计算模型;得到构网型储能接入新能源电力系统的短路比。本发明通过计算短路比,可以有效的评估构网型储能接入后新能源电力系统的电压支撑强度,定位系统的薄弱点,对未来大规模新能源友好接入电网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674070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354038.4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判别电力系统有功功率扰动类型的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基于所述频率变化数据,计算出所述电力系统有功功率扰动开始时刻的频率变化率,基于频率变化率确定所述有功功率扰动是否为暂态频率扰动;若判断所述有功功率扰动为暂态频率扰动,则构建电力系统的频率响应模型,基于所述频率响应模型,计算用于电力系统的安控措施量;当对所述电力系统施加所述安控措施量后,确定电力系统的频率最低点时间,对所述频率最低点时间与预设值进行比较,以确定所述电力系统有功功率扰动的类型。本发明能够快速的在电力系统发生扰动后,判断出扰动类型。
-
公开(公告)号:CN117613990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606825.3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直流受端电网系统电压响应模型SVR建立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保留交直流受端电力系统的发电机、动态负荷和直流三个节点,在保留交直流受端电力系统动态的前提下简化网络,得到交直流受端电力系统聚合模型;确定交直流受端电力系统聚合模型的直流等效电路、发电机聚合模型的等值电抗以及等效负荷;对交直流受端电力系统按照发电机节点、负荷节点、直流节点、其他节点的顺序对电网进行节点编号,获得网络方程,对发电机节点、负荷节点和直流节点进行聚合,得到聚合后阻抗模型并对其进行△‑Y变换,获得发电机支路阻抗ZS、直流支路阻抗ZD、负荷支路等值阻抗ZM。
-
公开(公告)号:CN117293799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219499.0
申请日:2023-09-2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评估电力系统暂态功角稳定的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分析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获取电力系统的网络节点信息;根据获取的电力系统的网络节点信息,计算得到电力系统网络支路的暂态能力输电指数,并根据所述网络支路的暂态能力输电指数,识别出所述电力系统的关键支路;基于所述关键支路的暂态能力输电指数,计算得到所述关键支路的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MLE;根据所述最大李雅普诺夫指数MLE的曲线和所述关键支路的暂态能力输电指数的值,确定所述电力系统暂态功角是否稳定。本发明兼顾保守性,准确率高,能够有效的电力系统暂态功角的稳定性进行判断,以防止电力系统故障。
-
公开(公告)号:CN116960937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752502.9
申请日:2023-06-2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区域电网电磁暂态初始化的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获取区域电网机电暂态的潮流数据和稳定数据,基于所述潮流数据和稳定数据,确定所述区域电网新能源机组和柔直换流站的初始化原则;基于所述初始化原则,建立区域电网子系统的电磁暂态模型;基于钳位电压源对所述区域电网子系统边界进行等效,以对所述电磁暂态模型进行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校核,以确定所述电磁暂态模型初始化程序的有效性;若所述有效性符合预设标准,则去除区域电网子系统的钳位电压源,基于所述电磁暂态模型,进行电磁暂态初始化。本发明能够完成含大型清洁能源基地经柔直送出的区域电网的电磁暂态建模及初始化。
-
公开(公告)号:CN109921375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1910106646.0
申请日:2019-02-0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H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电压响应特征的短路电流消纳支路退出控制方法及装置。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在检测到监控的交流母线的电压特征值高于预先设定的电压门槛值且短路电流消纳支路中的电流大于预先设定值时,生成短路电流消纳支路退出指令;响应于所述短路电流消纳支路退出指令,控制所述短路电流消纳支路从电网中退出。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在电力系统中的短路故障隔离后,及时将短路电流消纳支路从电力系统中退出,使得系统尽快恢复到正常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6799744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844720.5
申请日:2023-07-1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间隙和断路器的短路电流实时控制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数据量测模块,控制处理模块,开关执行模块和限流模块,通过控制处理模块对数据量测模块获取的节点信号进行判断,生成间隙和断路器动作信号,实现所述短路电流实时控制系统的投入和切出。所述系统和方法采用并联接入结构,通过间隙实现故障后快速投入系统分流,从而实现了以“疏解”的方式抑制短路电流,解决了串联型短路电流抑制设备在故障期间削弱系统网架强度、在正常运行状态下存在通态损耗的问题,具备响应速度快,对系统影响小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6581757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863493.0
申请日:2023-07-1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考虑高比例电力电子化设备的负荷模型建模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针对包含高比例电力电子化设备的变电站,首先建立了包含等值分布式新能源发电模块和等值变频负荷模块的综合负荷模型,通过等值分布式新能源发电模块和等值变频负荷模块来等值模拟负荷站点所供配电区域里面数量众多的分布式新能源发电设备和变频负荷的动态特性,进一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统计综合的确定等值分布式新能源发电模块和等值变频负荷模块模型参数的方法,实现准确地模拟含高比例电力电子化设备的配电网综合负荷动态特性,提高了电力系统仿真计算的可信度,为电网稳定性运行和经济性规划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6523367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224332.7
申请日:2023-03-0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山东大学
IPC: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3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实时评估新能源电压支撑强度的方法及系统,属于大电网稳定分析与控制应用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基于所述交流电网等值阻抗矩阵计算得到新能源多场站的短路比;建立新能源多场站临界短路比的数据集;得到预测模型;实时获取新能源多场站的目标量测数据,将所述目标量测数据输入至预测模型进行计算,以得到新能源多场站的实时临界短路比,并获取目标量测数据的实时短路比,根据所述实时短路比与实时临界短路比的差值,实时评估新能源的电压支撑强度。本发明仅需要实时测量新能源多场站的实时数据,即可实时评估新能源的电压支撑强度,适用性较好,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437763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110535001.6
申请日:2021-05-1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新能源场站的极限接入规模的方法及系统,包括:建立新能源单场站并网系统发生低电压时,新能源单场站并网点的第一低电压数学模型;基于第一低电压数学模型,建立新能源多场站并网系统发生低电压时,各个新能源场站并网点的第二低电压数学模型;根据第二低电压数学模型,基于低电压限制确定目标新能源多场站并网系统中每个新能源场站的极限接入规模。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确定新能源多场站并网系统中的交流系统极限短路容量的方法及系统,包括:建立第一低电压数学模型;基于所述第一低电压数学模型,建立第二低电压数学模型;根据第二低电压数学模型,确定已运行的新能源多场站并网系统中交流系统需要提供的极限短路容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