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570156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310518817.3
申请日:2013-10-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IPC: G01V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角洲前缘相沉积地层底面等高程精度对比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在三角洲前缘相沉积地层剖面中确定若干等时面;在沉积补偿原理控制下分析单砂体底面与其最近的等时面之间的高程,高程相等的即为同一砂体或同时期沉积的砂体;进行闭合检查和平面检查。本发明能科学合理的确定单砂体级别的地层时间,划分更加准确,所对比结果更加符合地下地质情况,对油藏开发及提高采收率更具有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6500681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210072414.X
申请日:2022-01-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IPC: G01V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三维构造解释方法,包括:步骤1、在研究工区的不同位置设置三维自动追踪初始种子点;步骤2、基于确定的种子点开展交互式三维追踪构造解释;步骤3、计算各个追踪层位平面位置处的置信度;步骤4、通过置信度阈值调整三维解释层位的自动追踪范围;步骤5、计算不同三维追踪层位间的矛盾关系;步骤6、如果步骤5中矛盾关系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则针对三维自动追踪层位开展矛盾调整;步骤7、将调整后的三维解释层位合并,形成统一的解释层位。该快速三维构造解释方法通过追踪多个独立的构造解释层面,分析其之间的矛盾关系,形成针对性的解释方案,有效解决构造解释中的“反复调整”问题,提升了构造解释精度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594528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011419309.6
申请日:2020-12-0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IPC: G01V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类适配的河流相砂体高效对比方法,该对比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基于井震联合精细解剖的河流相砂体类型细分;步骤2,确定砂体精细对比评价参数;将井网密度与所述砂体的所述精细对比评价参数进行对比,得出精确性研究成果;基于所述井网密度的所述研究成果建立高精度原型模型;基于所述原型模型指导其他地层的对比工作。该河流相砂体对比方法针对东部整装老油田密井网工区井数多、地层对比工作量大、效率低的问题,优选目标区块,利用井震联合实现砂体精细解剖,通过分析井网密度与对比精度的关系,建立高精度的原型模型,进而为其他同类型河流相砂体的精细地层对比提供指导,提高河流相砂体对比的准确性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175825B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010012667.9
申请日:2020-01-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深度域速度建模方法,包括:进行声波测井速度预处理;利用地层品质因子Q进行频散校正得到基于地震频段的声波速度;对声波速度进行基于地震尺度的匹配处理;利用井点处的地震处理分析速度和处理后的声波速度进行分析分别获得目的层段两个速度曲线交点的最小深度和最大深度;构建全深度段地震波速度;综合应用地震解释和地质研究成果建立精细地层框架模型;在精细地层框架模型控制下,以全深度段地震波速度为条件数据,以地震处理分析速度为趋势约束,进行精细插值,实现速度纵横向平滑过渡,建立全区的深度域速度模型。该深度域速度建模方法提高深度域速度模型的垂向精度和横向精度,进而改善复杂构造的深度偏移成像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6351625B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1510422724.X
申请日:2015-07-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IPC: E21B43/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个油田注水开发动态系统分析方法,其总体方案包括:1)选取一个注采开发系统的注采井作为分析对象;2)动态数据处理,计算综合参数;3)综合参数与注水量相关性分析,计算水驱油系数和水驱水系数;4)绘制水驱图;水驱效果分析,提出调整措施。本发明的方法在应用开发动态数据进行系统分析时,首先引入动液面参数对采油量和采水量进行处理,即将采油量和采水量除以动液面,产生一个新的参数,然后应用这个综合参数和注水量等进行相关性分析,最后进行水驱效果分析,提出调整措施。
-
公开(公告)号:CN111209671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010012256.X
申请日:2020-01-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T17/05 , G06T17/2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藏数值模拟网格设计方法,该油藏数值模拟网格设计方法包括:步骤1,进行优化模型区优选,制定选区准则;步骤2,建立不同网格步长的油藏模型,并开展数值模拟研究;步骤3,动静态综合评价参数优选,建立模型网格步长评价参数库;步骤4,基于油藏类型的网格步长评分及优选,建立适用于特定研究区油藏类型的评分标准。本发明的油藏数值模拟网格设计方法借鉴典型体积单元的概念,针对大步长网格不能准确描述小地质体及其空间变化,小步长网格计算时间大幅上升及收敛性问题,通过建立动静态综合评价参数体系,对不同网格步长模型进行综合评分,实现网格步长的定量优选。
-
公开(公告)号:CN116520397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210072193.6
申请日:2022-01-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Abstract: 发明涉及勘探地球物理地震流体识别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频变固液解耦粘弹性流体因子叠前地震反演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地震资料进行等间隔分频处理;步骤2.利用步骤1中的分频地震数据开展分频弹性阻抗反演;步骤3.频变固液解耦流体因子反演方程构建;步骤4.针对每一个叠前角度叠加、采样点开展频变固液解耦流体因子反演方程系数反演;步骤5.频变固液解耦流体因子反演。本发明方法在常规固液解耦流体因子反演的基础上,建立参考频率、分频频率计算流程,提高了流体因子反演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984979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2010012200.4
申请日:2020-01-0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角度不整合油藏建模数模的网格设计方法,包括:步骤1,进行油藏地质层面建模,获取顶底剥蚀线真实位置;步骤2,建立沿剥蚀线的虚拟断层;步骤3,在小层厚度及露头宽度分析基础上,计算纵横向网格尺度;步骤4,建立纵横网格合理匹配的油藏地质模型;步骤5,进行网格转换及数值模拟。该针对角度不整合油藏建模数模的网格设计方法,针对常规建模难以精确描述剥蚀线、网格厚度突变以及倾斜网格下数模不准的问题,提出了虚拟断层控制的剥蚀线精细刻画、基于储层厚度和露头宽度的纵横网格匹配方法以及网格转换技术,提高角度不整合油藏建模数模精度和剩余油预测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314032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310855815.7
申请日:2023-07-1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
IPC: G06V20/10 , G06V10/52 ,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N3/0455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井震结合智能地层对比的方法,该井震结合智能地层对比的方法包括:步骤1,进行测井曲线样本集的制作;步骤2,将原始数据进行编码和解码,搭建深度学习框架;步骤3,进行不同比例数据集实验及误差分析;步骤4,对智能地层划分结果进行优化校正得到最终层位划分,实现井震联合智能化地层对比。该井震结合智能地层对比的方法利用井震结合的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与优化,既能实现地质分层的准确划分,又能提高运算效率,缩短研究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8962790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310543906.7
申请日:2023-05-15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地震倾角导向的构造模型建立方法,该基于地震倾角导向的构造模型建立方法包括:步骤1,进行基础数据的复查和矛盾修正;步骤2,以地震解释数据作为趋势约束建立大层面模型;步骤3,计算得到地震倾角体;步骤4,进行地震倾角导向下的纵向网格细分;步骤5,进行趋势线约束和网格步长控制下的网格模型建立;步骤6,在精细地层格架和网格模型的基础上,建立构造模型。该基于地震倾角导向的构造模型建立方法不仅在井点处与井分层数据一致、在无井控制区与地震趋势吻合,网格质量优,层面矛盾少,且能够实现微幅构造和地质特点的准确表征,对于提高构造建模精度具有重要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