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50875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210561379.8
申请日:2022-05-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IPC: G06F30/27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钻前测井曲线预测方法,该基于深度学习的钻前测井曲线预测方法包括:步骤1,获取测井资料,挑选出有效数据;步骤2,进行数据准备;步骤3,建立数据集,获取预测数据;步骤4,进行模型的搭建、训练及调参;步骤5,根据训练得到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未知段测井数据。该基于深度学习的钻前测井曲线预测方法明显提高了训练网络的性能,可以最大程度地将实际地层变化情况送入神经网络中进行训练。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可以明显增加钻前曲线预测数据的准确率,进而更加精确求取地层及压力等相关的重要力学参数。因此,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0261909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572703.4
申请日:2019-06-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IPC: G01V1/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野外一次覆盖采集室内多次覆盖技术处理的方法,包括:步骤1:输入地震数据;步骤2:选择地震数据的第一道数据;步骤3:计算该道地震数据的炮点和检波点位置对应的cmp号;步骤4:把该道地震数据的炮点和检波点位置之间的cmp号对应的地震道分别变成该地震道;步骤5:生成所有的cmp道集;步骤6:把所有cmp道集重排得到新的cmp道集;步骤7:利用新的cmp道集得到地震数据的叠加剖面。该野外一次覆盖采集室内多次覆盖技术处理的方法克服了现有处理技术需要多次覆盖的野外地震数据和以前野外一次覆盖采集一次叠加处理的缺陷,能够利用野外一次覆盖地震数据进行室内的多次覆盖叠加成像。
-
公开(公告)号:CN117148448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210562080.4
申请日:2022-05-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IPC: G01V1/5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灰质概率体的砂岩储层去灰质预测方法,包括:确定井上目的层段岩性、成分、厚度及对应的速度和密度;确定单井不同岩性速度及交汇分析;确定灰质对井旁地震道振幅的影响程度;通过井地震剖面分析含灰质储层段地震剖面形态,反射结构特征;根据井上灰质影响度,在平面上确定灰质对地震振幅的影响程度;按照地震解释层位提取研究目标区振幅类地震属性;将岩层振幅类属性去除灰质影响;利用井上砂厚数据作为控制点,沿层去灰属性作为约束控制面,绘制储层的砂体厚度图。该灰质概率体的砂岩储层去灰质预测方法突出了储层的特征,提高去灰质浊积岩描述精度,解决了薄层浊积岩砂体描述的地质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520408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210072172.4
申请日:2022-01-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参数的储层渗透率预测方法,该基于多参数的储层渗透率预测方法包括:步骤1,孔隙度和孔隙结构相乘后耦合在一起的孔构耦合参数与横波速度和密度参数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通过建立它们之间的拟合关系计算孔构耦合参数;步骤2,基于岩石物理理论建立孔隙度参数与孔构耦合参数之间的近似关系,基于孔构耦合参数反演孔隙度;步骤3,利用纵横波速度比划分不同储层的基础上,开展不同孔渗关系的渗透率预测。该基于多参数的储层渗透率预测方法充分考虑孔隙结构特征的影响,确保计算出的孔隙度参数更具合理性,并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不同类型储层的敏感弹性参数特征,分类构建更加合理的孔渗关系,提高渗透率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169957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210566068.0
申请日:2022-05-23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薄板样条基函数的地震属性融合方法,包括:步骤1,计算所有参与融合的地震属性的属性值集合X;步骤2,定义薄板样条基函数;步骤3,建立初始网络;步骤4,计算样本数据到聚类中心的距离;步骤5,计算第k个样本数据xk的最近邻聚类;步骤6,形成薄板样条基函数的激活函数;步骤7,建立网络学习误差判断函数;步骤8,修正训练权系数,根据训练后的权系数wi,完成地震属性融合计算。该基于薄板样条基函数的地震属性融合方法更加符合地质特征,达到了非线性地震属性融合对数学模型的要求,解决了地震属性数据的非线性关系融合处理,能够增强地震属性在储层预测中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261905B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1910572782.9
申请日:2019-06-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IPC: G01V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倾角控制的复值相干微断层识别方法,该基于倾角控制的复值相干微断层识别方法包括:步骤1,对原始地震记录应用地层倾角公式,得到地层倾角数据;步骤2,使用局部复值相关算子处理模型道数据体,计算并输出相关系数体和相移数据;步骤3,使用相关系数数据和倾角数据,计算并输出沿倾角约束的相关系数数据;步骤4,通过对比相关系数属性变化特征,研究和分析地质目标‑微断层的地震信号响应特征。该基于倾角控制的复值相干微断层识别方法不依赖在倾角扫描等复杂运算,便可以同时提供用于相干分析的相关系数属性和与地层视倾角有关的相移属性,显示出比传统相干算法更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10389378A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910343233.4
申请日:2019-04-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震资料零相位校正方法,该地震资料零相位校正方法包括:步骤1:在研究工区地震剖面上选择合适的地震资料同相轴作为相位校正参考同相轴;步骤2:选择合适的质控地震剖面或地震数据体;步骤3:计算不同校正角度对应的同相轴均衡振幅能量;步骤4:针对步骤3中记录的均衡振幅能量,选定最大均衡振幅能量对应的角度作为地震数据体的零相位校正角度;步骤5:将步骤4中计算的零相位校正角度应用于地震数据体,从而进行地震资料的零相位校正。该地震资料零相位校正方法原理清晰,操作简单,尤其适用于地震地质解释技术人员。
-
公开(公告)号:CN106351625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510422724.X
申请日:2015-07-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IPC: E21B43/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个油田注水开发动态系统分析方法,其总体方案包括:1)选取一个注采开发系统的注采井作为分析对象;2)动态数据处理,计算综合参数;3)综合参数与注水量相关性分析,计算水驱油系数和水驱水系数;4)绘制水驱图;水驱效果分析,提出调整措施。本发明的方法在应用开发动态数据进行系统分析时,首先引入动液面参数对采油量和采水量进行处理,即将采油量和采水量除以动液面,产生一个新的参数,然后应用这个综合参数和注水量等进行相关性分析,最后进行水驱效果分析,提出调整措施。
-
公开(公告)号:CN104570124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310520254.1
申请日:2013-10-2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IPC: G01V1/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合井间地震大角度反射条件的延拓成像方法,在去除直达波的情况下,震源波场向检波器方向横向延拓,检波器接收波场向震源方向横向延拓,当两者波场延拓到同一位置时利用相关成像条件进行成像,从而实现横向延拓成像;对所有炮点成像并叠加即可获取井间地震深度域偏移成像剖面。本发明将大角度传播信息在横向延拓方向上转化为小角度,从而改善垂向大角度区域的成像效果。无需分离上下行反射波,避免了上下行反射波分离效果不佳的对成像结果的影响;既考虑了井间地震反射波资料的运动学特征(时间信息等),又考虑了井间地震反射波资料的动力学特征(振幅信息等)及井间地震观测方式的特殊性,成像准确、精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520397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210072193.6
申请日:2022-01-21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物探研究院
Abstract: 发明涉及勘探地球物理地震流体识别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频变固液解耦粘弹性流体因子叠前地震反演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地震资料进行等间隔分频处理;步骤2.利用步骤1中的分频地震数据开展分频弹性阻抗反演;步骤3.频变固液解耦流体因子反演方程构建;步骤4.针对每一个叠前角度叠加、采样点开展频变固液解耦流体因子反演方程系数反演;步骤5.频变固液解耦流体因子反演。本发明方法在常规固液解耦流体因子反演的基础上,建立参考频率、分频频率计算流程,提高了流体因子反演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