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777057A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510131256.0
申请日:2015-03-2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徐州唐人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CO2注入与煤层气强化驱替模拟试验装置,属于煤层气开采领域,包括样品室(3)、参照缸(4)、超临界二氧化碳生成与注入系统(1)、恒温系统、抽真空系统(6)、气体样品采集系统(7)、环压跟踪与测量系统(8)和电气控制及监控系统,由超临界二氧化碳生成与注入系统(1)提供超临界CO2,由加压系统(2)和恒温系统提供压力和温度,由电气控制及监控系统监控试验,由气体样品采集系统(7)采集样品,由环压跟踪与测量系统(8)测量煤样膨胀量及系数。本装置能够在试验室内实现模拟超临界CO2注入与煤层气强化驱替的过程,并能够测量煤岩体积膨胀量。本装置控温精度高、温度波动性小、便于控制、容易安装、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20014812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469902.8
申请日:2025-04-15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徐州供电分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 应急管理部沈阳消防研究所 , 燔石高端装备制造江苏有限公司 , 江苏费尔曼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锂离子电池储能电站的热灾害报警系统及电子设备,涉及热灾害监测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电站划分模块,用于将锂离子储能电站划分为M个热灾害风控监测区域;节点配置模块,用于配置M个边缘热失控预测节点;热失控抑制决策模块,用于输出实时热失控防控策略;决策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演化结果生成实时灭火风控决策;风险等级映射模块,用于获得实时风险等级;报警信号发送模块,用于将热灾害报警信号发送至电站运维中心。本发明解决了锂离子电池储能电站火灾风险预警及防控反应速度慢的技术问题,达到了基于边缘节点实时预测与云端决策优化的精确热失控风险预测与及时防控,提高电站火灾预警和应急响应效率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318785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437849.5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深圳研究院 , 燔石高端装备制造江苏有限公司
IPC: A62C3/16 , A62C31/00 , F25D3/10 , H01M10/0525 , H01M50/24 , H01M50/244 , G08B17/06 , G08B21/16 , G08B21/18 , G08B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储能电站pack级与空间级的液氮灭火消防联动系统及方法,旨在解决目前灭火方法无法实现快速扑灭明火、持续冷却降温和抑制爆炸等灭火需求的问题。所述系统包括储能舱;所述储能舱内部各存放电池簇的储能房间为独立防火分区,所述分区内部安装有风机、若干个复合探测器和控制阀,所述分区外壁安装有声光报警器、消防警铃和紧急启停开关;所述电池簇各pack盒面板上侧开有两个圆孔,一个圆孔安装有火灾探测器,另一个圆孔布设有pack级液氮消防支管路。本发明不仅保证了各分区中系统的独立性,而且实现了液氮灭火装置一用一备、交替联动的安全冗余,提高了灭火装置的可靠性;本发明在提高灭火效率的同时兼具可靠性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097871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455263.1
申请日:2024-10-1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深圳研究院 , 燔石高端装备制造江苏有限公司
IPC: A62C3/16 , A62C35/64 , H01M10/613 , H01M10/65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液氮灭火装置产生的介质耗损及热量再利用的装置和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液氮灭火装置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资源浪费的问题。所述装置包括液氮灭火装置和储能舱;所述液氮灭火装置内安装有三个氮气瓶和自增压液氮罐,自增压液氮罐上设有补液口、电磁阀、电磁式液位计、压力表,制冷机的冷头与自增压液氮罐顶部通过法兰连接,所述自增压液氮罐的顶部侧方连接泄压阀,所述氮气泄压阀的输出端连接管路;所述储能舱内部安装电池管理系统;所述储能舱内部安装液冷系统,位于每个pack级电池箱体的底部。本发明用于液氮灭火装置介质的重复利用和降低控制空间环境温度,可减少能耗、节能,提高系统的效率和经济性,同时满足特定应用领域对环境温度的控制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855061B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0038264.6
申请日:2021-01-12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IPC: E21B29/08 , E21B47/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面瓦斯抽采剪切失效钻井水力切割恢复系统及方法,水力切割恢复系统包括井孔修复部分和地面控制部分;井孔修复部分包括主撑杆和水力切割修复装置,水力切割修复装置包括上定位部、下回转部和水射流喷枪;地面控制部分包括水射流高压泵站、主撑杆回转装置和集中电控单元。本发明根据视频探测反馈的图像数据通过计算机建模确定错断变形区域的深度以及需切除端面和孔壁的具体切割高度和切割方位角后,采用对瓦斯抽采钻井错断变形区域进行水力切割的修复方式,使瓦斯抽采钻井错断变形区域的错断井孔通过水力切割面形成的倾斜过渡通道实现错断变形段的连通,特别适用于对已发生严重错断变形的瓦斯抽采钻井的井孔进行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10835573A
公开(公告)日:2020-02-25
申请号:CN201911149825.9
申请日:2019-11-21
Applicant: 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 江苏碳氢元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煤炭脱硫领域,涉及一种化学键断裂重排与有机反应结合的脱硫方法,具体为一种煤中有机硫的脱除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该发明的步骤为先对煤样进行汽爆反应,汽爆后的煤样加入萃取釜与超临界流体体系进行反应,反应前对反应器进行抽真空处理,超临界流体配合形成一个极性强、反应活性好、选择性高的体系对煤中有机硫进行脱除,收集反应之后的样品进行分析和检测。本方法在强化萃取传质效果的同时,伴随着微热解反应的发生,大分子热解,小分子萃取,脱硫效果显著;反应前后对煤本身粘结性能影响不大,只针对含硫物质进行有效脱除,安全环保型溶剂选择简单,反应机理清楚,降低了有机溶剂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0835572A
公开(公告)日:2020-02-25
申请号:CN201911148841.6
申请日:2019-11-21
Applicant: 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 江苏碳氢元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原煤的燃前脱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极性超临界流体对煤中有机硫的脱除方法,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原煤燃前脱硫的问题,该方法的步骤为:煤样破碎至合适粒度;测定煤样全硫含量和有机硫,确定有机硫中-C-S-键的化学键种类与极性,确定极性超临界流体与反应条件;反应前对反应器进行抽真空处理;极性超临界流体配合形成一个极性强、反应活性好、选择性高的体系对煤中有机硫进行脱除;收集反应之后的样品进行分析和检测。本方法根据煤样中有机硫结构不同选定合适的极性超临界流体,将制备好的煤样在极性超临界流体中进行脱硫反应,极性强、针对性好、选择性强、反应活性高且脱硫效果好,对于原煤燃前脱硫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0835570A
公开(公告)日:2020-02-25
申请号:CN201911148453.8
申请日:2019-11-21
Applicant: 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 , 江苏碳氢元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溶胀反应协助超临界流体萃取传质作用对煤脱除有机硫试验方法,涉及煤炭燃前脱硫领域。本发明以溶胀反应协助超临界流体萃取传质为核心工艺,首先进行煤的溶胀预处理,煤与极性较强的溶剂混合,在外力作用下离心搅拌,可使大分子与小分子间的作用力减弱,煤中的共价键断裂,将预处理后的煤样放入萃取釜中,进行超临界流体的萃取传质反应,其分离过程主要是利用超临界流体的溶解能力与密度的关系,即利用压力和温度对超临界流体溶解能力的影响进行的。本发明煤样经预处理后再进行萃取实验,可大幅度提高萃取过程的转化率和轻油组分的回收率;而且工艺简单,成本较低,能够实现对煤中复杂有机硫组分大幅度脱除,平均脱硫率为20%。
-
公开(公告)号:CN104569316B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510036505.8
申请日:2015-01-2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徐州联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N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O2注入与煤层气强化开采地球化学效应模拟试验装置,属于煤层气开采领域,包括高压试验容器(2)、加压系统(1)、升温系统(3)、抽真空系统(4)、液体样品采集系统统,由加压系统(1)、升温系统(3)向高压试验容器(2)提供压力和温度,由电气控制及监控系统进行整个试验过程的监控,通过液体样品采集系统(5)以及气体样品采集系统(6)完成试验中与试验后试验样品的采样。本装置能够在试验室内模拟深部煤层高温高压的环境,实现超临界CO2/H2O体系与煤岩样品在深部煤层条件下地球化学反应的模拟试验。本装置控温精度高、温度波动性小、便于控制、容易安装、安全可靠。(5)、气体样品采集系统(6)和电气控制及监控系
-
公开(公告)号:CN104777269B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510130087.9
申请日:2015-03-24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 , 徐州联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N3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临界CO2注入与煤层气强化驱替模拟试验方法,属于煤层气开采领域,在样品室(3)和参照缸(4)中模拟深部煤层高温、高压、密封环境,由加压系统(2)和恒温系统提供压力、气源和温度,由超临界二氧化碳生成与注入系统(1)提供超临界CO2,由环压跟踪与测量系统(8)提供环压,由电气控制及监控系统监控试验过程,通过气体样品采集系统(7)完成试验气体样品的收集及组分分析,方法的具体步骤为:试样装罐、气密性检查、进行驱替试验、采集试验中的气体样品、试验系统清理。本方法能够在试验室内实现超临界CO2注入与煤层气强化驱替模拟试验,且控温精度高、温度波动性小、安全可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