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739665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010644915.1
申请日:2020-07-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球慢化熔盐堆,其包括容纳于包壳中的反射层,该反射层限定活性区,活性区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液态燃料熔盐自下而上流动充满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起到慢化作用的多个石墨球仅堆积在第一区域中。根据本发明的石墨球慢化熔盐堆,使用液态熔盐作为燃料,石墨球作为慢化剂,其一方面继承了熔盐堆的优点,降低了换料成本和技术难度,另一方面简化了制作过程,因为石墨球形状简单,制作设备小型化,入堆和出堆更加灵活,操作技术难度也大大下降。
-
公开(公告)号:CN114350997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11493781.9
申请日:2021-12-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铀钼铌合金燃料芯块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应用,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氢化去氢的方法将金属铀锭制备成铀粉末;S2:向铀粉末中添加钼粉末和铌粉末并混合均匀,形成一种铀钼铌金属粉末,其中钼的含量为6‑8wt.%,铌的含量为1‑2wt.%,然后在5‑8吨压力下将铀钼铌金属粉末压制成毛坯;S3:将毛坯放入氩气气氛的高温加热炉中,以7‑10℃/min的速度升温到1200‑1450℃,保温1.5h‑3h,再以7‑10℃/min的速度降温到800‑1000℃,保温3‑5h,随炉冷却,最终获得γ‑U的铀钼铌合金燃料芯块。本发明的制备工艺周期短,实现了γ相稳定的铀钼铌合金的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09900849B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1910208911.6
申请日:2019-03-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IPC: G01N30/9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凝胶相中有机添加剂降解效果的判定方法及系统,根据有机添加剂中是否包括多羟基聚合物,判定时采用不同步骤:当凝胶相中有机添加剂不包括多羟基聚合物时,判定步骤如下:S01,分别获取待评估凝胶相和对应的对比凝胶相的热解全二维色谱图;S02,判断待评估凝胶相总气相产物含量是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S03,当总气相产物含量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判定凝胶相中有机添加剂降解效果达标。本发明通过全二维气相色谱仪或全二维气质联用仪分析凝胶相中有机添加剂的热解气相产物的种类和含量,来考察降解方法对凝胶相中有机物含量的影响,从而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凝胶相中有机添加剂降解效果的判定方法及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9321210A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811197058.4
申请日:2018-10-1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IPC: C09K5/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金属包壳高温相变储热微胶囊的方法,包括:提供直径为20-2000μm的金属相变材料微球;将所述金属相变材料微球装入高温流化床化学气相沉积装置的反应管中,通入惰性气体以使得所述金属相变材料微球形成稳定的喷动状态,调节温度至第一裂解温度;切换氢气和第一金属前驱体的混合气体,使得所述第一金属前驱体在所述第一裂解温度下裂解以形成第一金属,且该第一金属沉积包覆在金属相变材料微球的外表面以形成第一金属包壳微球;切换惰性气体并降低温度至室温,得到金属包壳高温相变储热微胶囊。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由此制备的金属包壳高温相变储热微胶囊。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工艺简单、成品率高,适合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8179432A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711445518.6
申请日:2017-12-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IPC: C25B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氟化铀的电沉积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提供熔融的含四氟化铀的氟化物熔盐作为电解液;S2,提供活性金属作为阳极,提供石墨或惰性金属作为阴极;S3,在阳极施加正向电流或在阳极和阴极间施加正向电压,使得阳极的活性金属发生氧化反应而溶解生成金属离子,四氟化铀在阴极发生还原反应而沉积生成三氟化铀。根据本发明的三氟化铀的电沉积方法,采用活性金属为阳极在氟化物熔盐中电沉积三氟化铀,具有制备条件温和、易于控制、操作简便和省时高产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782716B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611082015.2
申请日:2016-11-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球环形燃料元件的芯球定位装置,包括试验台;可旋转地设置于桌面上的工位旋转组件,具有旋转台面、用于支撑芯球的芯球支架和用于承载基体粉末的底模;固定于所述桌面上的工件夹持组件,具有第二支架、第一伺服电机、第一伺服螺杆、第一上下移动组件、空压机气缸和气动手指;以及固定于所述桌面上的旋转成槽部件,具有第三支架、第二伺服电机、第二伺服螺杆、第二上下移动组件、旋转电机和可拆卸旋转手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上述的芯球定位装置制备球环形燃料元件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球环型燃料元件的芯球定位装置和制备方法可以在芯球的外表面包覆球壳,使得芯球和球壳形成完整的同心球体并确保球壳与芯球的高度同心。
-
公开(公告)号:CN107010955A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710316195.4
申请日:2017-05-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IPC: C04B35/50 , C04B35/624 , C04B35/626 , G21C2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35/50 , C04B35/624 , C04B35/62695 , G21C2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氧化钍的陶瓷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氨水滴加到硝酸钍溶液中形成水解溶液,滴加冰醋酸调节pH,在搅拌的情况下加入聚乙烯醇,形成氧化钍胶体溶液;将氧化钍胶体溶液分散成液滴后依次通过氦气区、氨气区、氨水区;将该分散的凝胶颗粒置于浓氨水中陈化;将陈化的凝胶颗粒和去离子水加入水热反应釜中升温反应;将水热反应后的凝胶颗粒放于干燥炉中,控制湿度升温干燥,形成干燥后的凝胶颗粒;将干燥后的凝胶颗粒放置于焙烧炉中,通入空气升温焙烧,形成焙烧后的凝胶颗粒;将该焙烧后的凝胶颗粒放置于烧结炉中,通入空气升温烧结得到陶瓷微球。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通过简单的工艺制备氧化钍的陶瓷微球。
-
公开(公告)号:CN101323851B
公开(公告)日:2011-01-26
申请号:CN200710041865.2
申请日:2007-06-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IPC: C12N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DNA分子的微/纳米图形的构建方法,其包括将DNA分子分散吸附于高序热解石墨基底上,采用液体扰动使DNA分子规则排布成纳米或微米图形。本发明可以高效地构建复杂的DNA分子的微/纳米图案,操作手段简单,成本低廉;构成的DNA分子的纳米图案可以为设计基于DNA分子的纳米器件和纳米层次的可控反应提供良好的模板。
-
公开(公告)号:CN101109675B
公开(公告)日:2010-12-15
申请号:CN200610029275.3
申请日:2006-07-2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AFM研究的病毒样品的制备方法及制得的病毒样品,该病毒样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病毒溶液滴加在云母衬底表面上形成病毒液滴;B)用干净气体吹开云母衬底表面上的病毒液滴;C)用双蒸水冲洗云母衬底表面;D)干燥;其中,步骤A)中,该病毒溶液含有甘油,该甘油的体积浓度为0.5%~5%。本发明通过在病毒溶液中添加甘油从而使得云母衬底表面上的病毒样品均匀分散,试验重复率高,而且病毒溶液中的病毒不易受到破坏。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的试剂造价低廉,无毒无害可轻易获得。
-
公开(公告)号:CN101323851A
公开(公告)日:2008-12-17
申请号:CN200710041865.2
申请日:2007-06-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IPC: C12N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DNA分子的微/纳米图形的构建方法,其包括将DNA分子分散吸附于高序热解石墨基底上,采用液体扰动使DNA分子规则排布成纳米或微米图形。本发明可以高效地构建复杂的DNA分子的微/纳米图案,操作手段简单,成本低廉;构成的DNA分子的纳米图案可以为设计基于DNA分子的纳米器件和纳米层次的可控反应提供良好的模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