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465814B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1810274019.3
申请日:2018-03-29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摘要: 本发明涉及原位合成TiC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激光制备装置及方法,包括数控系统、气氛控制系统、送粉铺粉系统、激光系统和成形室,其中送粉铺粉系统下端设置有铺设钛合金球形粉末的刮刀;该装置结合选区激光熔化与激光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利用激光束的高能高温特性裂解碳源气体,裂解产物碳与基体钛原位反应生成均匀分散的TiC增强相,并与熔化–凝固过程中的基体钛进行复合,通过SLM逐层工作的方式最终制备出TiC增强钛基复合材料。原位生成的TiC增强相和基体钛之间的界面清洁干净,可有效解决现有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强度差、增强相团聚等问题。通过气态碳源扩散‑反应原位生成的TiC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组织可控,力学性能显著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1289586A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2010088299.6
申请日:2020-02-12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大学
IPC分类号: G01N27/26 , C12Q1/68 , C12Q1/6886
摘要: 本发明属于分子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态监测G-四联体构象变化的纳米孔体系和调控和动态监测G-四联体构象变化的方法及应用。所述体系包括氮化硅纳米孔、端粒序列DNA、电导液和光控纳米器件,所述动态监测在基于光控纳米器件的光学调控下进行,所述氮化硅纳米孔置于电导液中,所述端粒序列DNA在过所述氮化硅纳米孔时会产生离子电流变化。本发明所述调控和动态监测G-四联体构象变化的方法可研究金属离子和偶氮苯对G-四联体构象的共同作用,利用氮化硅固态纳米孔在单分子水平对该过程进行动态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09301073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1233861.9
申请日:2018-10-23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锌纳米线/二茂铁基聚噻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利用合成的双炔基二茂铁和叠氮化的噻吩通过点击反应制备炔基二茂铁噻吩;另一方面,将采用化学气相沉积制备的氧化锌纳米线活化和叠氮化,得到末端带叠氮基团的氧化锌,再将其与制备的炔基二茂铁噻吩通过点击反应结合,得到了带噻吩的氧化锌;最后通过氧化聚合方式制备带噻吩聚合物的氧化锌纳米线复合材料。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得到的复合材料不仅能保护氧化锌在两性下不被腐蚀,也能有效提高它的光电响应,与传统的物理修饰相比,基于该复合材料所制得的器件性能更稳定。相应地,本发明将制备得到的氧化锌纳米线/噻吩聚合物复合材料分散在金电极,从而得到基于氧化锌的金电极。
-
公开(公告)号:CN108465813A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810274011.7
申请日:2018-03-29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摘要: 本发明涉及金属基碳纳米复合材料零部件的一体化成形装置及方法,包括控制系统、成形腔、真空系统、碳源气体供给及检测系统、气体循环系统、激光器及光学系统、送铺粉系统和尾气处理系统。该装置采用刮刀均匀地铺设金属粉末于基板上,然后激光束聚焦到金属粉末上,通过控制气态碳源在激光束作用下裂解并在基体表面沉积出碳纳米材料,再通过选区激光熔化成形技术逐层工作的方式直接成形出金属基碳纳米复合材料零部件。该装置能准确地获取碳源气体和氢气浓度值,可定量控制碳纳米材料的含量,也可实现成形装置中杂质气体的实时监测和排放。以气态碳源扩散-裂解-沉积的方式生成的碳纳米增强相均匀分散、不易团聚,可有效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490262B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1811233842.6
申请日:2018-10-23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IPC分类号: G01N21/6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氧化锌纳米线的微囊藻毒素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通过化学共价链接方式将带末端氨基和荧光基团的微囊藻毒素适配体DNA固定在具有生物相容性且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的氧化锌纳米线表面,制得具有荧光活性的氧化锌纳米线,即微囊藻毒素传感器,从而当带有荧光基团的氧化锌纳米线与微囊藻毒素结合后,由于微囊藻毒素与微囊藻毒素适配体DNA特异性结合使荧光淬灭,进而建立一套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水体藻毒素传感体系。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微囊藻毒素传感器及其在检测MC‑LR中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891006B
公开(公告)日:2019-04-19
申请号:CN201710254587.2
申请日:2017-04-18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小选区激光熔化增材制造TC4钛合金薄壁件的残余应力的方法,通过精准控制重熔工艺的能量密度输入、重熔次数,实现打印过程自退火的功能,减小选区激光熔化增材制造TC4钛合金薄壁件的残余应力,实现了TC4薄壁件的快速成型,抑制打印过程中的开裂/变形,有利于选区激光熔化制造技术在航空领域精密薄壁件制造中的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465814A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810274019.3
申请日:2018-03-29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摘要: 本发明涉及原位合成TiC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激光制备装置及方法,包括数控系统、气氛控制系统、送粉铺粉系统、激光系统和成形室,其中送粉铺粉系统下端设置有铺设钛合金球形粉末的刮刀;该装置结合选区激光熔化与激光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利用激光束的高能高温特性裂解碳源气体,裂解产物碳与基体钛原位反应生成均匀分散的TiC增强相,并与熔化–凝固过程中的基体钛进行复合,通过SLM逐层工作的方式最终制备出TiC增强钛基复合材料。原位生成的TiC增强相和基体钛之间的界面清洁干净,可有效解决现有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强度差、增强相团聚等问题。通过气态碳源扩散-反应原位生成的TiC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组织可控,力学性能显著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8892760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0949848.2
申请日:2024-07-16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 重庆大学
IPC分类号: B01F29/10 , B01F33/35 , B01F35/93 , B01F35/42 , B01F101/2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仿骨再生修复材料的生产装置,属于医用仿生材料制备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固架构件、混合筒组件、第二方向旋转组件和内混合组件,混合筒体通过底旋转轴旋接在U形连接架中,且可跟随U形连接架进行旋转,并且在U形连接架以主固架体为基准旋转的同时,可带动被动齿轮与固定状态的侧固齿环形成配合传动,从而可带动底旋转轴以U形连接架为基准同步的进行第二方向上的旋转,实现混合筒体自身的多向旋转混合操作;且在在U形连接架以主固架体为基准旋转的同时,还同步的带动混合被动齿轮与固定位置的对向侧固齿环形成配合传动,使得混合被动齿轮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混合旋转锥齿轮的旋转,从而可再次带动内旋轴以及内混合齿的旋转。
-
公开(公告)号:CN114778651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210505887.4
申请日:2022-05-10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IPC分类号: G01N27/447
摘要: 本发明属于分子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同癌基因的单分子拓扑结构鉴别方法。本发明提供的不同癌基因的单分子拓扑结构鉴别方法,采用固态纳米孔平台技术,在施加偏压下获得待测样本通过所述固态纳米孔产生的电学信息,通过分析相对离子阻塞电流值对待测样本进行鉴别。该方法简单灵敏,操作便捷,可靠性好,实现了对不同序列富G癌基因形成的G4拓扑结构的鉴别,对于癌基因的结构分型及在特定生理功能区与特异蛋白的单分子作用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778651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505887.4
申请日:2022-05-10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IPC分类号: G01N27/447
摘要: 本发明属于分子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同癌基因的单分子拓扑结构鉴别方法。本发明提供的不同癌基因的单分子拓扑结构鉴别方法,采用固态纳米孔平台技术,在施加偏压下获得待测样本通过所述固态纳米孔产生的电学信息,通过分析相对离子阻塞电流值对待测样本进行鉴别。该方法简单灵敏,操作便捷,可靠性好,实现了对不同序列富G癌基因形成的G4拓扑结构的鉴别,对于癌基因的结构分型及在特定生理功能区与特异蛋白的单分子作用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