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87678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210456501.5
申请日:2022-04-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乙酰丙酮裂解酶突变体及一种胞外酶反应生成2‑乙酰基环己酮的方法,属于物工程技术领域。为了解决如何提高胞外酶反应生成2‑乙酰基环己酮产量的技术问题,对于解决全细胞合成体系中Dke1底物种类受限问题以及2‑乙酰基环己酮对于细胞的毒性抑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乙酰丙酮裂解酶突变体,所述突变体是以氨基酸序列如SEQ IDNO.3所示的乙酰丙酮裂解酶为出发序列,突变第105位的氨基酸获得的突变体,将105位的甘氨酸突变为丙氨酸。在体外突变体发生酶反应将1,2‑环己二酮和乙酸转化为2‑乙酰基环己酮,产量达到14.22mg/L。
-
公开(公告)号:CN112011523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1910463361.2
申请日:2019-05-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乙酰丙酮合成效率的乙酰丙酮裂解酶突变体、其基因、表达载体、细胞及应用,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定点突变的方法,将乙酰丙酮裂解酶第15位的赖氨酸变为谷氨酰胺,将乙酰丙酮裂解酶突变体用于乙酰丙酮的合成后,提高了乙酰丙酮的产量,达到94.8mg/L,对乙酰丙酮裂解酶的工程改造和乙酰丙酮的生物合成提供了良好范例。
-
公开(公告)号:CN112011578B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1910464183.5
申请日:2019-05-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胞外酶反应生成乙酰丙酮的方法,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乙酰丙酮裂解酶突变体基因Dke1K15Q连接到表达载体,获得重组载体;2)将步骤1)所得重组载体转化宿主菌中,获得重组菌,重组菌发酵培养,获得培养液;3)将步骤2)所得培养液经过处理,获得酶液;4)将步骤3)所得酶液与反应底物混合后反应,制备得到乙酰丙酮。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在体外利用酶反应将甲基乙二醛和乙酸铵转化为乙酰丙酮,产量达到388.9mg/L,对于解决全细胞合成体系中乙酰丙酮对于细胞的毒性抑制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3444699A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010221260.7
申请日:2020-03-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提高乙酰丙酮合成效率的乙酰丙酮裂解酶突变体、核苷酸、表达载体、重组菌及应用,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定点突变的方法,将乙酰丙酮裂解酶第60位的丙氨酸变为天冬氨酸,将乙酰丙酮裂解酶突变体用于乙酰丙酮的合成后,提高了乙酰丙酮的产量,达到86.7mg/L,本发明对乙酰丙酮裂解酶的工程改造和乙酰丙酮的生物合成提供了良好范例。
-
公开(公告)号:CN112011578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1910464183.5
申请日:2019-05-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胞外酶反应生成乙酰丙酮的方法,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乙酰丙酮裂解酶突变体基因Dke1K15Q连接到表达载体,获得重组载体;2)将步骤1)所得重组载体转化宿主菌中,获得重组菌,重组菌发酵培养,获得培养液;3)将步骤2)所得培养液经过处理,获得酶液;4)将步骤3)所得酶液与反应底物混合后反应,制备得到乙酰丙酮。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在体外利用酶反应将甲基乙二醛和乙酸铵转化为乙酰丙酮,产量达到388.9mg/L,对于解决全细胞合成体系中乙酰丙酮对于细胞的毒性抑制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2011523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1910463361.2
申请日:2019-05-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乙酰丙酮合成效率的乙酰丙酮裂解酶突变体、其基因、表达载体、细胞及应用,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定点突变的方法,将乙酰丙酮裂解酶第15位的赖氨酸变为谷氨酰胺,将乙酰丙酮裂解酶突变体用于乙酰丙酮的合成后,提高了乙酰丙酮的产量,达到94.8mg/L,对乙酰丙酮裂解酶的工程改造和乙酰丙酮的生物合成提供了良好范例。
-
公开(公告)号:CN107119002B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710291755.5
申请日:2017-04-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 燃点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合成3‑羟基丙酸的重组菌及其构建方法和制备,属于基因工程领域和发酵工程领域,所述重组菌宿主菌为大肠杆菌,表达编码ATP依赖的蛋白酶水解亚单位的基因clpP、编码乙酰辅酶A羧化酶的基因accABCD和编码丙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的基因mcr。制备方法为:获得重组载体pETDuet‑clpP‑mcr、重组载体pACYCDuet‑accADBC;转化到宿主感受态细胞中。本发明解决了微生物发酵过程中,随着3‑羟基丙酸的浓度增加,抑制微生物生长影响产量的问题,相对于没有表达编码ATP依赖的蛋白酶水解亚单位的菌株提高了116%,是已知的摇瓶发酵最高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0791466A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810863069.5
申请日:2018-08-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成丁三醇油酸酯的重组菌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所述重组菌是以大肠杆菌为出发菌株,将编码酰基转移酶的基因、编码脂酰CoA合成酶的基因、编码烯酰ACP还原酶的基因、编码甘油激酶的基因、编码3-磷酸甘油酰基转移酶的基因和编码DAGP磷酸酶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得到重组菌。经过发酵,实现了1,2,4-丁三醇油酸酯的首次合成。本发明所构建的重组菌,在LB培养基中发酵24h,可以实现丁三醇和油酸钠的酯化,得到丁三醇油酸酯,为丁三醇的分离纯化提供新的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06282083B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610851557.5
申请日:2016-09-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葡萄糖合成D‑乳酸的重组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属于基因工程领域。本发明提供的重组菌,是缺失了乙酰乳酸合成酶基因budB的肺炎克雷伯氏菌。本发明实现了以葡萄糖底物合成D‑乳酸,在摇瓶水平,产量和转化率分别达到11.4g/L和67.2%,具有副产物少、转化率高、生产成本低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282083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851557.5
申请日:2016-09-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葡萄糖合成D-乳酸的重组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属于基因工程领域。本发明提供的重组菌,是缺失了乙酰乳酸合成酶基因budB的肺炎克雷伯氏菌。本发明实现了以葡萄糖底物合成D-乳酸,在摇瓶水平,产量和转化率分别达到11.4g/L和67.2%,具有副产物少、转化率高、生产成本低的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