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埃米级分辨力水平的石英电容式位移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10440836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571285.7

    申请日:2019-06-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埃米级分辨力水平的石英电容式位移传感器,其技术特点在于:包括上定极板、动极板、下定极板、多个隔离垫片、上防贴环、下防贴环和连接部件;所述上定极板、动极板和下定极板均制有中心通孔,在上定极板下表面、下定极板上表面、动极板的上、下表面和外侧面均镀覆金膜;所述上定极板和下定极板相互平行重叠,在上定极板和下定极板之间等间距地布设有多个可拆卸隔离垫片,在隔离垫片内侧的上定极板和下定极板中间活动安装有动极板;在上定极板和下定极板的中心通孔上分别固装有尾部有翻边的圆筒形上防贴环和下防贴环;在上、下防贴环筒状通孔形成的空腔内穿装有连接部件。本发明可提高位移分辨能力并减小电容器非线性产生误差。

    一种重力仪用检测模块夹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061214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210607570.1

    申请日:2022-05-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力仪用检测模块夹持装置,包括组合式驱动机构和两组夹持作用机构;所述组合式驱动机构包括电机、传动轴、传动块、两个限位叉、主传动杆、限位轴、两个固定座、副传动杆、两个簧片;电机输出轴与传动轴连接,传动轴与传动块螺纹连接,传动块通过两侧的圆柱凸起可滑动式卡装在两个限位叉之间,两个限位叉左端与主传动杆右端固定连接,主传动杆左端及副传动杆左端与限位轴固定连接,两个簧片分别固定在主传动杆和副传动杆上;每组夹持作用机构包括限位套、上夹块、上限位杆、下限位顶丝、下夹块、固定支架和连杆;上限位杆下端和下限位顶丝上端分别形成与上触点和下触点,两组夹持作用机构的上限位杆的上端分别可滑动式卡装在两弹片的长圆孔内。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和夹持可靠的优点。

    一种适应宽温环境的超高稳定性双极性电流源电路

    公开(公告)号:CN115480612A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10086890.7

    申请日:2022-01-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应宽温环境的超高稳定性双极性电流源电路,包括:电压基准电路、运算放大器、MOSFET、采样电阻、低导通电阻模拟开关电路和负载;所述电压基准电路与运算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相连接,该运算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与采样电阻相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MOSFET的栅极相连接,所述负载接入低导通电阻模拟开关电路,所述低导通电阻模拟开关电路与MOSFET的漏极相连接,该MOSFET的源极与采样电阻相连接。本发明能够实现双极性电流源电路功能。

    一种重力仪安装误差角标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33600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698171.6

    申请日:2021-06-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力仪安装误差角标定方法,步骤为:1、进行标定测试前的准备工作;2、调整调平支架改变重力仪倾斜角度,记录下在三个X轴角度位置对应的敏感器输出电压值VXi,i=1,2,3;3、计算出X轴方向安装误差角θX;4、重复步骤2和3测量N次,N≥5,计算出X轴方向平均安装误差角5、调整调平支架改变重力仪倾斜角度,记录下三个Y轴角度位置对应的敏感器输出电压值VYi,i=1,2,3;6、计算出Y轴方向安装误差角θY;7、重复步骤5和6测量N次,N≥5,计算出Y轴方向平均安装误差角本发明可以快速测量并计算出重力仪安装误差角。

    一种改善高精度温控线路温度漂移性能的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17969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111012005.2

    申请日:2021-08-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高精度温控线路温度漂移性能的系统及方法,采用电路组件的形式进行设计,将桥路精密电阻放置在温控环境中优化其桥路供电、前置放大器和ARM均放置在温控环境中,同时在温控环境中包含避免如DC‑DC及MOS管等的大功率发热器件,合理分配系统热源的方式,将整合温控线路按温度环境不同需求拆分为一级温控及二级温控。本发明降低了整体温控线路温度漂移,解决了在极有限空间内通过优化布局减少温控级数。本发明能够提升重力仪的测试性、维修性和可靠性;同时不仅局限于提升重力仪的性能,还可广泛用于在有限空间内实现高精度温控的场合。

    一种重力敏感器低频频率响应误差在线建模及补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85098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111041178.7

    申请日:2021-09-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力敏感器低频频率响应误差在线建模及补偿方法,步骤为:1、通过调整重力仪外框架,将重力敏感器敏感轴调整至与水平面呈一小夹角的位置;2、控制重力仪内框按照设定的旋转次序和周期匀速旋转,旋转过程,重力敏感器输出为正弦形式信号,记录敏感器输出的正弦形式比力测量数据;3、在一系列已知理论比力输入和对应采集的敏感器输出数据的基础上,辨识重力敏感器的频率响应,并求得系统低频传递函数;4、通过求逆系统和反卷积运算方法对重力敏感器实时输出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所求的精确的比力信息。本发明能够对重力敏感器的低频频率响应误差进行建模和实时补偿,从而保证了重力敏感器长期的高精度和高分辨率。

    相对重力仪的测温电路和相对重力仪

    公开(公告)号:CN115524756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126558.5

    申请日:2022-09-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相对重力仪的测温电路和相对重力仪,该相对重力仪的测温电路包括:基准电压模块、二元换向恒流模块、电压跟随模块以及电压处理模块;二元换向恒流模块包括二元换向驱动单元和恒流单元;基准电压模块用于给恒流单元和电压处理模块提供基准电压,恒流单元用于根据基准电压产生恒流;电压处理模块用于控制二元换向驱动单元流过恒流的流向交替变化,电压跟随模块用于采集二元换向驱动单元驱动端的电压数据;电压处理模块用于消除电压数据的误差,并根据消除误差后的电压数据得到温度数据。本案的电路结构简单,并且在各模块的协同测温下可以减小电压数据在采集和传输过程中产生的误差,从而提高温度测量精度及温度测量效率。

    一种便携式相对重力仪的恒温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779847B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694097.5

    申请日:2022-06-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相对重力仪的恒温系统,特点为:第一路恒温结构包括重力敏感器外壳、紧粘贴于该外壳外的第一路加热膜带、紧包裹于第一路加热膜带外围的第一路气凝胶隔热层及两个第一热敏电阻构成;第三路恒温结构包括紧贴于电路板安装壳外围的第三路加热膜带、紧包裹于第三路加热膜带外围的第三路气凝胶隔热层及第三路热敏电阻构成;第二路恒温结构包括紧贴于第一和第二气凝胶隔热层的铝屏蔽圆柱薄筒、紧贴于铝屏蔽圆柱薄筒外围的第二路加热膜带、紧包裹于第二路加热膜带外围的第二路气凝胶隔热层和第二路热敏电阻构成;重力敏感器外壳的上下端及外侧四周均与重力仪外框架通过轻型减振器连接。本系统具有低功耗和恒温效果好的优点。

    一种便携式相对重力仪的恒温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779847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694097.5

    申请日:2022-06-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相对重力仪的恒温系统,特点为:第一路恒温结构包括重力敏感器外壳、紧粘贴于该外壳外的第一路加热膜带、紧包裹于第一路加热膜带外围的第一路气凝胶隔热层及两个第一热敏电阻构成;第三路恒温结构包括紧贴于电路板安装壳外围的第三路加热膜带、紧包裹于第三路加热膜带外围的第三路气凝胶隔热层及第三路热敏电阻构成;第二路恒温结构包括紧贴于第一和第二气凝胶隔热层的铝屏蔽圆柱薄筒、紧贴于铝屏蔽圆柱薄筒外围的第二路加热膜带、紧包裹于第二路加热膜带外围的第二路气凝胶隔热层和第二路热敏电阻构成;重力敏感器外壳的上下端及外侧四周均与重力仪外框架通过轻型减振器连接。本系统具有低功耗和恒温效果好的优点。

    一种改善高精度温控线路温度漂移性能的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17969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012005.2

    申请日:2021-08-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高精度温控线路温度漂移性能的系统及方法,采用电路组件的形式进行设计,将桥路精密电阻放置在温控环境中优化其桥路供电、前置放大器和ARM均放置在温控环境中,同时在温控环境中包含避免如DC‑DC及MOS管等的大功率发热器件,合理分配系统热源的方式,将整合温控线路按温度环境不同需求拆分为一级温控及二级温控。本发明降低了整体温控线路温度漂移,解决了在极有限空间内通过优化布局减少温控级数。本发明能够提升重力仪的测试性、维修性和可靠性;同时不仅局限于提升重力仪的性能,还可广泛用于在有限空间内实现高精度温控的场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