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65471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533830.6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中煤(鄂尔多斯市)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牟亮 , 朱磊 , 韩刚 , 刘虎 , 解嘉豪 , 刘洋 , 曹京龙 , 郝晓琦 , 赵毅 , 靳俊晓 , 王渊 , 孙明明 , 孙俊彦 , 窦勇 , 李娟 , 吴晓茹 , 张浩 , 段玉清 , 李皓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冲击地压矿井机械扩孔卸压扩孔段留设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步骤1、获取巷道高度或煤层开采厚度并计算卸压钻孔垂高位置,步骤2、根据卸压钻孔垂高位置,确定常规卸压钻孔各项参数并完成常规卸压钻孔,步骤3、根据常规卸压钻孔的各项参数、煤层巷道帮部锚固区、锚杆长度及弱化巷帮高应力区,确认机械扩孔卸压钻孔的浅部钻孔直径φ1、深部钻孔直径φ2扩孔范围、初次扩孔点位置、扩留比和扩孔段,步骤4、在常规卸压钻孔的基础上利用扩孔钻头对常规卸压钻孔内进行扩孔,完成机械扩孔卸压。本发明可使巷道煤壁侧应力峰值向更深部转移,同时当高位顶板破断产生动载震源时,起到弱化高位顶板动载对巷道的影响,卸压效果显著。
-
公开(公告)号:CN118980448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0991552.7
申请日:2024-07-23
Applicant: 中煤(鄂尔多斯市)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三维地应力监测装置,包括圆环形的底座,底座内沿上方同轴固定有支撑筒,底座外沿上方同轴固定有顶端密封至支撑筒外壁上的弹性筒,弹性筒与支撑筒之间形成有加压腔,支撑筒顶端开设有向下贯通至加压腔的连通孔,支撑筒顶端内设置有沿其径向向外伸出的定位组件,弹性筒外壁上设置有应变组件,底座下方对应加压腔设置有与连通孔相适应的连接组件。本发明通过定位组件对装置进行初步定位,之后对加压腔进行加压使弹性筒膨胀形变并与钻孔的孔壁相贴合,通过应变组件对不同方位的应变和应力数值进行长期监测,同时可通过连接组件将多个装置串联,达到对不同长度的监测范围进行监测的效果,从而提高了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精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27572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578566.6
申请日:2024-05-11
Applicant: 中煤(鄂尔多斯市)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厚硬关键层区域性冲击地压防治方法,通过确定采煤工作面的厚硬关键层,对厚硬关键层进行压裂测试,确定顶板水力压裂钻孔的压裂半径R;再沿盘区工作面倾向划分若干个压裂单元,在每个压裂单元内沿盘区工作面走向划分若干个压裂区段;对应首个压裂单元内每个压裂区段内安装压裂设备,压裂设备对压裂区段的厚硬关键层沿工作面倾向进行钻孔及水力压裂;最后沿盘区工作面开采方向依次对后续压裂单元内的压裂区段进行压裂作业。本发明解决了现有井下顶板水力压裂时压裂作业与开采作业位于同一工作面巷道导致开采工期紧张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73866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410008952.1
申请日:2024-01-02
Applicant: 中煤(鄂尔多斯市)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煤矿巷道深部煤体的水力割槽装置及防冲卸压方法,包括若干根导水管,导水管一端连接有出水管,另一端连接有注水泵,出水管侧壁沿径向对称设有若干组出水孔,每组出水孔等间距设置,且出水孔沿出水管周向均匀分布;出水管通过信号线连接有监测控制仪。方法为在巷道帮部施工若干个钻孔,依次将出水管和导水管连接后插入钻孔,出水管位于初始位,将导水管与注水泵连接,向出水管内注入高压水,使出水管在钻孔内进行一次往复运动,形成矩形卸压槽;取下出水管,将导水管推至孔底,向导水管内注入低压水,对钻孔进行冲洗。本发明能够在钻孔内切割出矩形卸压槽,保护了巷道表面的完整性的同时大大增加了巷道帮部煤体的卸压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522129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530532.1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中煤(鄂尔多斯市)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郝晓琦 , 朱磊 , 韩刚 , 刘虎 , 解嘉豪 , 刘洋 , 曹京龙 , 牟亮 , 赵毅 , 靳俊晓 , 王渊 , 孙明明 , 孙俊彦 , 窦勇 , 李娟 , 吴晓茹 , 张浩 , 段玉清 , 李皓
IPC: G06Q10/0635 , G06Q10/0639 , G06Q50/02 , G06F17/16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基于灰色关联法和层次分析法的煤矿矿震预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采集矿震发生状态时的各项评价参数,并构建评价体系;步骤2、将步骤1中的评价体系作为标准层,将矿震发生的状态作为目标层,并根据灰色关联法确定标准层各项评价参数和目标层之间的关联度;步骤3、确定各项评价参数对目标层的权重;步骤4、构建矿震风险性综合预警评价模型;步骤5、计算矿震风险指数,并根据矿震风险指数判断矿震发生风险;该方法通过分析矿震规律,采用与矿震发生状态具有一定关联度各项评价参数,建立矿震风险性综合预警评价模型,通过该模型可以在一定周期内预测矿井不同区域矿震发生的可能性,从而预先采取针对性的减震降能技术措施。
-
公开(公告)号:CN222881845U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421881865.9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中煤(鄂尔多斯市)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煤矿巷道顶板爆破自动装药设备,属于煤矿安全技术领域,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底端连接有移动车轮,所述移动车轮轴心固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上设置有底板固定器,所述支架顶端焊接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活动连接有动力箱,所述动力箱一端连接有装药器,所述动力箱另一端连接有炸药输送管,所述装药器与所述炸药输送管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自动化装药,提高了施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856691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210611140.7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赵毅 , 张寅 , 韩刚 , 刘虎 , 李超 , 吕玉磊 , 潘涌治 , 白俊杰 , 靳俊晓 , 刘洋 , 郝晓琪 , 曹京龙 , 解嘉豪 , 王渊 , 牟亮 , 孙俊彦 , 李娟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矿安全开采领域,公开了一种冲击地压矿井孤岛工作面安全回采方法,通过将井底产生的煤矸石破碎制浆,对孤岛工作面相邻采空区设计范围内进行注浆充填,充填体凝固后可充当工作面两侧支撑煤岩体,对孤岛工作面顶板进行两侧支撑,解决孤岛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应力集中程度较高的问题,防止孤岛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发生如冲击地压等高应力引发的灾害事故。本发明利用矿井自产煤矸石破碎制浆对孤岛工作面两侧采空区一定范围内进行充填,然后对孤岛工作面安全回采。与现有条带式充填开采方法对比,充填工作可一次性连续完成,工作面出煤效率高。与现有固体充填和膏体充填相比,充填成本低且可以处理井下采掘活动产生的煤矸石。
-
公开(公告)号:CN116671685A
公开(公告)日:2023-09-01
申请号:CN202310534987.4
申请日:2023-05-12
Applicant: 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牟亮 , 朱磊 , 韩刚 , 刘虎 , 解嘉豪 , 刘洋 , 曹京龙 , 郝晓琦 , 王渊 , 靳俊晓 , 赵毅 , 孙明明 , 段玉清 , 李皓 , 高丽艳 , 孙俊彦 , 李娟 , 吴晓茹
Abstract: 本发明具有抗强冲击能力的防冲服,包括防冲服本体,防冲服本体的两侧均连接有防冲服衣袖,防冲服本体内部从上之下依次设置有若干组合护板,每个组合护板远离防冲服本体的一侧均设置有防冲击吸能层,每个防冲服衣袖外侧设置有若干防护机构。本发明防冲服能够对人员躯干及臂膀进行有效保护,并且抗冲击能力更强。
-
公开(公告)号:CN118911681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99357.9
申请日:2024-07-24
Applicant: 中煤西北能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乌审旗蒙大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王朝引 , 靳俊晓 , 王崇斌 , 韩刚 , 戴鹏程 , 李照军 , 陈国华 , 刘虎 , 吕玉磊 , 赵毅 , 潘涌治 , 李皓 , 张振配 , 张帝 , 段玉清 , 周林 , 邵亚武 , 王海 , 高擎 , 刘凤洲 , 石义恒 , 杨振 , 任瑞华 , 魏强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冲击地压矿井煤层分叉区顶板结构改造方法,包括:研判煤层分叉区冲击风险,不可控时确定煤岩体优势破坏面;根据煤岩体优势破坏面影响范围LP确定顶板结构改造区域长度L;根据煤岩体优势破坏面在顶板结构改造区域内最大高度H2确定顶板结构改造区域高度H;测试顶板水力压裂钻孔压裂半径R;确定顶板定向水力压裂的压力P,保障顶板结构改造区域高度H=2R;确定定向压裂钻场布置巷道;将顶板结构改造区域岩层压裂成连续性介质,注浆充填预裂裂隙和原生裂隙。本发明既可以降低工作面回采期间冲击风险,也可以人工改造顶板岩性,避免因地质弱面产生的结构失稳,对工作面安全高效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7390734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093283.4
申请日:2023-08-28
Applicant: 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变径扩孔卸压参数设计方法,包括:确定工作面施工巷道,且只在巷道回采帮煤体内施工;根据有无实测工作面侧向支承压力峰值距巷道回采帮距离来确定工作面侧向支承压力峰值距巷道回采帮距离LS;根据步骤二确定结果,通过公式二L=3Ls确定钻孔长度L;根据有无实测工作面侧向支承压力峰值距巷道回采帮距离来确定变径位置距巷道回采帮部距离Lb;根据煤体普适硬度系数确定巷道浅部小孔径钻孔直径Lq;根据煤体普适硬度系数确定巷道深部大孔径钻孔直径Ln;确定钻孔间距B。本发明为煤体变径扩孔卸压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可靠的设计指导,保障了该技术应用于不同工程地质条件矿井时,对其参数设计选择不再盲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