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真三轴试验条件下煤岩体冲击破坏过程的能量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84553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248469.3

    申请日:2021-1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真三轴试验条件下煤岩体冲击破坏过程的能量计算方法,采用真三轴压力机对煤岩体试样进行加卸载,真三轴压力机上安装有引伸计和钢板,引伸计用于测量所述煤岩体试样的变形量,钢板用于对煤岩体试样进行加卸载,能量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计算真三轴压力机各方向上的对外做功;计算真三轴压力机对外做功总和;计算真三轴压力机各方向上的内部储存能量;计算真三轴压力机内部存储能量之和;分别计算煤岩体试样在各方向上吸收的能量和煤岩体试样吸收能量总和。本发明方法能够模拟深部煤岩体复杂多变的应力环境,指导现场煤矿在采掘过程中对能量吸收和转移释放进行精准调控,为防冲工作与采掘作业的协调开展提供指导。

    一种煤矿掘进巷道过断层防治冲击地压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14859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044435.2

    申请日:2021-09-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矿掘进巷道过断层防治冲击地压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掘进巷道过程中,临近断层时在掘进工作面上部布置顶部扇形爆破孔,在掘进工作面底角的煤层区域布置底部爆破孔;通过顶部扇形爆破孔对待掘进区域顶部进行爆破卸压,并通过底部爆破孔对待掘进区域底部进行爆破卸压;根据已布置的顶部扇形爆破孔是否覆盖断层顶部区域确定是否继续间隔布置顶部扇形爆破孔并对顶部扇形爆破孔进行爆破,根据已布置的底部爆破孔是否覆盖断层底部区域确定是否继续布置底部爆破孔并对底部爆破孔进行爆破。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降低断层影响区域应力集中程度,使得掘进巷道围岩处于低应力状态,显著降低冲击地压显现的可能。

    一种煤层盘区巷道群卸压布置防治冲击地压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82718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110927396.4

    申请日:2021-08-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层盘区巷道群卸压布置防治冲击地压的方法,包括:基于待掘进盘区巷道的规格参数确定煤层顶分层开采工作面的开采参数;依据煤层顶分层开采工作面的开采参数在煤层中开采煤层顶分层以形成顶分层采空区;预设时间段后在顶分层采空区下方掘进符合待掘进盘区巷道规格参数的多条盘区巷道,多条盘区巷道组成盘区巷道群。通过提前开采煤层顶分层形成顶分层采空区,利用顶分层对煤层下分层起保护作用,从而使得煤层下分层处于应力降低区,在将盘区巷道群布置在顶分层采空区下方后,盘区巷道群近场围岩可处于低应力状态,盘区巷道在掘进及使用期间均处于应力降低区,降低了诱发冲击地压启动的动静载荷源,提高了冲击地压发生门槛。

    一种坚硬顶板中水射流预制裂缝位置的判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79084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770220.1

    申请日:2023-06-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坚硬顶板中水射流预制裂缝位置的判定方法,包括:步骤1:在矿井的顶板上间隔施工N个钻孔;步骤2:采用钻孔窥视仪对每个所述钻孔的孔壁进行窥视,获取所述钻孔在不同深度处的多张全景成像图;步骤3:根据步骤2中获得的全景成像图,分析获得每个钻孔在不同深度处的岩层的坚硬程度等级并进行赋值f;步骤4:选择n个钻孔样本,根据步骤3中获得的各个钻孔内不同深度处的岩层坚硬程度赋值f,获得顶板岩层不同深度处的平均坚硬程度赋值。本发明提供的坚硬顶板中水射流预制裂缝位置的判定方法步骤科学性高、客观性强,与传统采用经验判定水射流预制裂缝位置的方式相比,可靠性更强,也更具有普适性,能够为预制裂缝位置判定提供更加科学有效优化方案。

    一种顶板深孔预裂爆破立柱式送药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440722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210103091.6

    申请日:2022-01-27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顶板深孔预裂爆破立柱式送药系统,包括:立柱;支架,支架设置在立柱上;推送座,推送座滑动设置在支架上;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分别与推送座及支架连接,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推送座在支架上移动;夹持装置,夹持装置设置在支架上,夹持装置上设置有夹持孔,夹持孔的中心轴与推送座的滑动方向平行,且夹持孔沿推送座滑动方向的投影与推送座沿推送座滑动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本申请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通过推送座及夹持装置的配合,实现顶板的钻孔及装药,整体机械化程度高,有效减少了钻孔装药的作业人员,不仅提高了装药的施工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而且减少了安全隐患,提高了装药施工的安全性。

    一种万向转换装置及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18650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210283272.1

    申请日:2022-03-2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万向转换装置及安装方法,用于井下安装监测预警探头,所述万向转换装置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内设置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活动设置活动组件,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固定结构,所述活动组件与所述固定结构之间设置有连接球,所述固定结构带动所述连接球与所述活动组件接触,以使所述活动组件固定在预设位置上,所述活动组件的一端伸出所述安装座用于连接探头,所述安装座远离安装所述探头的一侧设置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用于连接锚杆,解决探头在煤矿井下条件限制的情况下,导致安装角度偏差,进而影响各监测预警设备获得数据的准确性的问题。

    煤层大巷群上覆岩巷内分布式深孔爆破防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5399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746088.1

    申请日:2024-11-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层大巷群上覆岩巷内分布式深孔爆破防冲方法,所述煤层大巷群上覆岩巷内分布式深孔爆破防冲方法包括:根据巷道群上覆岩层的特性确定目标层,巷道群包括至少三个大巷,相邻两个大巷之间形成煤柱;在目标层中掘出卸压巷道,卸压巷道沿大巷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位于至少两个大巷之间;在卸压巷道中进行钻孔形成爆破孔,爆破孔沿大巷的倾向方向延伸并穿过大巷上方的目标层;在爆破孔内进行爆破以覆盖至少一个大巷在其倾向方向上的两侧的预设范围,本发明实施例的煤层大巷群上覆岩巷内分布式深孔爆破防冲方法,可以提高巷道的安全性。

    煤层顶板巷道内分布式切缝压裂防治工作面冲击地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33139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746920.8

    申请日:2024-11-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煤层顶板巷道内分布式切缝压裂防治工作面冲击地压方法,所述煤层顶板巷道内分布式切缝压裂防治工作面冲击地压方法包括:根据工作面上覆岩层的特性确定目标层,工作面形成在第一回采巷道和第二回采巷道之间;在目标层中掘出卸压巷道,卸压巷道沿工作面的掘进方向延伸并位于第一回采巷道和第二回采巷道之间;在卸压巷道中进行钻孔形成卸压孔,卸压孔沿工作面的倾向方向延伸并穿过回采巷道上方的目标层;在卸压孔内进行水力压裂以覆盖至少一个回采巷道在其倾向方向上的两侧的预设范围,本发明实施例的煤层顶板巷道内分布式切缝压裂防治工作面冲击地压方法,可以提高卸压效果,提高巷道的稳定性。

    回采工作面间留设小煤柱的巷道布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63950B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111110559.6

    申请日:2021-0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回采工作面间留设小煤柱的巷道布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第一工作面划分为第一段和第二段、将第二工作面划分为第三段和第四段;开掘第二工作面的运输巷、切眼、第三段回风巷、辅助巷道以构建第一回风系统;回采第三段并开掘第四段回风巷,第三段的回采利用第一回风系统通风;保留或充填辅助巷道;若辅助巷道充填,运输巷、切眼、第四段回风巷形成第二回风系统,第四段的回采利用第二回风系统通风,或,若辅助巷道保留,辅助巷道、切眼、第四段回风巷形成第三回风系统,第四段的回采利用第二回风系统和第三回风系统通风。本发明的巷道布置方法提高了回采率,缓解了采掘接续,有利于冲击地压等动力灾害的防治。

    一种回采巷道的宽掘窄充式开掘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109392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111197865.8

    申请日:2021-10-14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回采巷道的宽掘窄充式开掘方法,包括:开掘运输巷道;在运输巷道的非回采侧设置充填体;在运输巷道的回采侧进行回采作业;沿充填体上远离运输巷道的一侧开掘回风巷道;在回风巷道的回采侧进行回采作业,本申请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通过充填体代替窄煤柱对回采巷道进行支撑,避免了煤柱具有的密封性差及承载性差的问题,有效提高了回采巷道的支护质量,减少巷道修复作业量,提升支护效率,同时,充填体代替窄煤柱的方式,还有利于巷道应力的调整,避免充填体的应力集中,有效防治冲击地压,提高回采巷道的安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